本发明属于生活电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冷萃茶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泡茶更多为热泡茶,在用热水冲泡时,茶叶中含有的碱类物质,会迅速释放,因此茶叶多少会出现些苦涩味道,尤其是比较粗老的茶叶,苦涩味会更加明显。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泡茶方式——冷泡茶,冷泡可以减少茶多酚、咖啡因等物质的释出,因此减少了苦涩味,同时也增加茶的甘甜口感,且茶香持久,口感更加细腻柔和,并使茶更加耐泡。
2、冷萃茶成为当今更多人追求的一种健康饮品。传统的做法是将茶叶放在冷水中,放入冰箱中静置8小时以上。这样的做法虽然能获得较好的口感,但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不能满足现今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的要求。
3、发明专利cn202210104515.0公开了一种自动冷萃茶机,包括进水箱、茶盘、二级缓存水箱、进水机构、排水机构、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编码器电子板,进水机构包括水泵、出水阀座、水泵进水管、水泵出水管、茶盘进水管,排水机构包括电磁阀、电磁阀进水管、电磁阀出水管。该专利采用进出水泵对水路循环,水路必经管路与水泵活塞机构,易对水质造成污染与茶垢难以清洁。
4、发明专利cn202110979620.4公开了一种冷萃装置,冷萃装置包括:壳体、杯体、超声波发生装置、制冷组件,通过设置超声波发生装置对杯体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萃取,并通过制冷组件对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同步制冷。该专利需要加冷水或冰水萃取,不利于商业化、自动化。并且采用超声波发生装置来对茶叶与水融合,虽茶叶与水溶解效率高,但容易造成上水位茶水浓度低,下水位茶水浓度高,从而使茶与水口感分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冷萃茶系统。能在短时间内让茶叶精华最大限度地和水融合,得到最佳口感的冷萃茶。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自动冷萃茶系统,包括冷萃室、水杯、冷萃管、制冷组件和控制模块;
4、所述冷萃室,冷萃室的开口向下,与所述制冷组件热交换;
5、所述冷萃管,位于冷萃室的下方并与冷萃室连通,冷萃管的下端连接有茶仓,所述茶仓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冷萃管可伸入所述水杯;
6、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水位探针、第二水位探针、正压泵、负压泵、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控制器;
7、所述第一水位探针用于监测水杯内的水位,所述第二水位探针用于监测冷萃室内的水位,所述正压泵和负压泵连接冷萃室的顶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冷萃室内的温度,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水杯注水口的开关;
8、所述制冷组件、正压泵、负压泵和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水位探针、第二水位探针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9、本发明所述负压泵连接引流1号管,正压泵连接引流2号管,所述引流1号管和引流2号管通过三通电磁阀连接引流3号管的一端,所述引流3号管的另一端与水杯相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10、本发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排布于冷萃室内的不锈钢冷凝管和连接冷凝管的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11、本发明所述冷萃管与茶仓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茶叶或者茶粉。
12、本发明所述冷萃管的端部通过连接件与上方的冷萃室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中心设有贯穿两端的中心通道。
13、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内还设置有注水通道,注水通道的出水口为水杯的注水口。
14、优选地,负压泵连接引流1号管,正压泵连接引流2号管,所述引流1号管和引流2号管通过三通电磁阀连接引流3号管;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溢水通道,所述溢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3号管,另一端朝向下方的水杯。
15、本发明所述冷萃室连接有热水管,所述热水管连接加热器,所述热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器和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1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s1.向水杯中注入饮用水,当水位上升到第一水位探针时,停止注水;
18、s2.负压泵开始工作,饮用水在负压作用下经过茶仓和冷萃管,上升至冷萃室,通过与制冷组件热交换,冷萃室内水温急速下降;
19、s3.当冷萃室水位上升到第二水位探针时,负压泵停止工作,同时正压泵开始工作,饮用水在正压作用下经过冷萃管和茶仓,再次返回水杯,当水杯的水位上升到第一水位探针时,正压泵停止工作,同时负压泵开始工作,回到s2步骤,循环往复。
20、优选地,先用80-85℃的热水向水杯内注入5-10s,再向水杯中注入饮用水。
21、优选地,冷萃时间30-60min,正压泵压力>120kpa,负压泵压力<-60kpa。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本发明在冷萃室设置正压泵和负压泵,通过第一水位探针和第二水位探针传送水位信号,实现正压泵和负压泵交替工作的控制,水温快速冷却到指定温度,饮用水不断的经过茶叶进出冷萃室,冷萃过程水流在水杯和冷萃室间保持上-下往复流动,在这个低温环境下冷却水也会反复上-下冲刷茶叶,让茶叶精华最大限度地和水融合,得到最佳口感的冷萃茶。
24、2、本发明采用正负压真空泵,泵体只对水产生正负气压,泵体不循环水流,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并且对水体施加压力能加快水流速度,促进茶叶和水融合,1个小时就能完成冷萃,明显加快融合速度。
25、3、通过引流管将正压泵、负压泵分别与水杯形成闭环连接,在水位探针失灵时,饮用水不会溢出到杯外,系统仍能继续工作,使水流保持循环,维持冷萃过程。另一方面,在正常冷萃过程中,负压泵工作时,引流管会从水杯上方向下引入正压,推动水体更快速地向上进入冷萃管内的负压环境,正压泵工作时,引流管从水杯上方引入负压,冷萃管内的正压环境能加块水体向下回到水杯中,从而进一步加快水流循环速度,更省时节能。
26、4、在冷萃室内采用不锈钢冷凝管给水体换热,不会影响水质,既能快速降低水温,实现瞬间降温,还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27、5、在冷萃室加设热水管,热水进入到下方的茶仓,将茶叶表面浸湿,融化表面的蜡层,再进行冷萃,能更进一步缩短冷萃时间。
1.一种自动冷萃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萃室、水杯、冷萃管、制冷组件和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泵连接引流1号管,正压泵连接引流2号管,所述引流1号管和引流2号管通过三通电磁阀连接引流3号管的一端,所述引流3号管的另一端与水杯相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排布于冷萃室内的不锈钢冷凝管和连接冷凝管的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萃管与茶仓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萃管的端部通过连接件与上方的冷萃室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中心设有贯穿两端的中心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还设置有注水通道,注水通道的出水口为水杯的注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泵连接引流1号管,正压泵连接引流2号管,所述引流1号管和引流2号管通过三通电磁阀连接引流3号管,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溢水通道,所述溢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3号管,另一端朝向下方的水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萃室连接有热水管,所述热水管连接加热器,所述热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器和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自动冷萃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80-85℃的热水向水杯内注入5-10s,再向水杯中注入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