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8天前  32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板,尤其涉及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墙板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用于分隔空间、支撑结构和隔热保温,针对环境噪音较大的场所,通常会采用带有隔音功能的建筑墙板,以降低噪音的影响。

2、如公开号为cn219316090u公开了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包括墙板主体,墙板主体底部固接有加固板二,加固板二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水层、隔音层一和吸附层二,防水层一侧复合有吸附层一,吸附层一一侧复合有吸附层二,吸附层二一侧设置有隔音层一和隔音层二,隔音层二与墙板主体固定连接。

3、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建筑墙板对于噪音产生的振动阻断效果较差,外部噪音容易透过墙板,从而产生一定噪音,使得建筑墙板隔音效果较差,影响建筑墙板施工后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建筑墙板对于噪音产生的振动阻断效果较差,外部噪音容易透过墙板,从而产生一定噪音,使得建筑墙板隔音效果较差,影响建筑墙板施工后隔音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包括外板,所述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的内部开设有吸音腔,所述吸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钢板,所述加强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吸音尖劈,所述吸音尖劈固定连接在填充腔的内壁,所述内板的顶面贯穿开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填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棉,另一个所述填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音棉。

3、优选的,所述外板的外壁开设有吸音孔,所述外板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拼接板。

4、优选的,所述拼接板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拼接板的外壁内嵌连接有第二磁吸条。

5、优选的,所述外板的外壁内嵌连接有第一磁吸条,所述第一磁吸条和第二磁吸条的磁性相反。

6、优选的,所述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

7、优选的,所述背板包括蜂窝阻尼片、泡沫板和橡胶板,所述蜂窝阻尼片固定连接在泡沫板的外壁。

8、优选的,所述橡胶板固定连接在泡沫板的内壁。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吸音腔内的吸音尖劈对透过本实用新型的声音进行吸收,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包括低频率在内的宽频带高效能吸声特性,配合吸音腔两侧的第一吸音棉和第二吸音棉,进一步对声音进行阻隔,提高隔音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板两侧的拼接板进行多组拼接,通过安装孔与第一磁吸条的磁吸,使得多组拼接时能够自动吸附固定,从而便于使用者通过安装孔进行螺钉固定,方便操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包括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板(4),所述内板(4)的内部开设有吸音腔(42),所述吸音腔(4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钢板(43),所述加强钢板(43)的两侧均设置有吸音尖劈(44),所述吸音尖劈(44)固定连接在填充腔(41)的内壁,所述内板(4)的顶面贯穿开设有填充腔(41),所述填充腔(41)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填充腔(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棉(5),另一个所述填充腔(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音棉(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的外壁开设有吸音孔(2),所述外板(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拼接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板(3)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安装孔(31),所述拼接板(3)的外壁内嵌连接有第二磁吸条(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的外壁内嵌连接有第一磁吸条(11),所述第一磁吸条(11)和第二磁吸条(32)的磁性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7)包括蜂窝阻尼片(71)、泡沫板(72)和橡胶板(73),所述蜂窝阻尼片(71)固定连接在泡沫板(72)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73)固定连接在泡沫板(72)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建筑墙板结构,涉及建筑墙板技术领域,包括外板,所述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的内部开设有吸音腔,所述吸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钢板,所述加强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吸音尖劈,所述吸音尖劈固定连接在填充腔的内壁,所述内板的顶面贯穿开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填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棉,另一个所述填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音棉,本技术通过利用吸音腔内的吸音尖劈对透过本技术的声音进行吸收,使得本技术具有包括低频率在内的宽频带高效能吸声特性,配合吸音腔两侧的第一吸音棉和第二吸音棉,进一步对声音进行阻隔,提高隔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李志芳,王路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辰天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7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