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月前  28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产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产生装置是一种用于加热气溶胶发生介质以产生气溶胶的电子产品,包括气溶胶产生组件和供电组件,气溶胶产生组件用于加热气溶胶发生介质产生气溶胶,供电组件用于给气溶胶产生组件供电。气溶胶产生组件通常包括导油棉和发热丝,发热丝与导油棉接触并用于加热气溶胶发生介质产生气溶胶。现有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丝向气溶胶发生介质供热使其沸腾雾化时,很容易产生糊味等现象,引起消费者体验下降。目前通常采用增大导油棉孔隙或降低发热丝功率的方式来解决发热丝产生糊味的问题。然而,该些方式中发热丝供热量和被加热物质的质量不匹配,导致气溶胶的产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在防止产生糊味现象的同时不会降低气溶胶的产量。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组件,其包括气道管、导油件和发热件。导油件设置于气道管内,导油件具有中空腔室,发热件设置于中空腔室内并与导油件相接触,发热件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沟槽和/或多个凸起。

3、本申请通过在发热件的表面设置多个沟槽和/或多个凸起,增大发热件与气溶胶发生介质的接触面积,使发热件的热量能够更快传递给气溶胶发生介质,进而降低发热件自身温度,防止发热件因过热产生糊味的现象,且增大的接触面积使传热面积增大,提高气溶胶的产量。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沟槽与导油件间隔设置形成间隙。这些间隙可以引导气溶胶发生介质产生毛细力,引起毛细现象,借助于这个毛细现象,可以加快气溶胶发生介质铺满发热件的表面,获得更强的供油能力,防止局部位置因供油不足引起干烧产生糊味的现象。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导油件为导油棉,导油棉的表面具有条纹状的纹路,纹路的延伸方向与气道管的轴线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85°~95°。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沟槽的长度方向相对纹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如此使得沟槽引导相同方向流动的气溶胶发生介质更快铺满发热件的表面,导油效果更好。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凸起包括金字塔状棘突,金字塔状棘突的横边方向相对纹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如此导油效果更好。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发热件由金属片制成,采用滚轧、磨削和拉花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工方式在金属片的表面产生划痕而获得沟槽。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发热件由金属片制成,采用滚轧、喷砂和蚀刻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工方式在金属片的表面形成凸起。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沿沟槽的宽度方向,沟槽的最大宽度为0.001~0.03mm。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02mm。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气道管开设有进油口,导油件覆盖进油口,发热件覆盖至少部分进油口。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进油口沿气道管的径向方向的正投影位于发热件上。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发热件的高度与进油口的高度相等。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发热件包括与导油件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背离导油件的第二表面,沟槽设置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和/或凸起设置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沟槽的深度为0.001~0.03mm,和/或凸起的高度为0.001~0.03mm。

17、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气溶胶产生组件。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道管、导油件和发热件,所述导油件设置于所述气道管内,所述导油件具有中空腔室,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室内并与所述导油件相接触,所述发热件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沟槽和/或多个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与所述导油件间隔设置形成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为导油棉,所述导油棉的表面具有条纹状的纹路,所述纹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气道管的轴线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85°~9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纹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金字塔状棘突,所述金字塔状棘突的横边方向相对所述纹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由金属片制成,采用滚轧、磨削和拉花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工方式在所述金属片的表面产生划痕而获得所述沟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由金属片制成,采用滚轧、喷砂和蚀刻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工方式在金属片的表面形成所述凸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沟槽的宽度方向,所述沟槽的最大宽度为0.001~0.03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02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导油件覆盖所述进油口,所述发热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进油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沿所述气道管的径向方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发热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的高度与所述进油口的高度相等。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包括与所述导油件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背离所述导油件的第二表面,所述沟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和/或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深度为0.001~0.03mm,和/或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001~0.03mm。

15.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气溶胶产生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气溶胶产生组件包括气道管、导油件和发热件。导油件设置于气道管内,导油件具有中空腔室,发热件设置于中空腔室内并与导油件相接触,发热件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沟槽和/或多个凸起。本申请的气溶胶产生组件能够防止发热件因供油不足或因过热产生糊味的现象,且能够提高气溶胶的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飓,姜兴涛,庄梓莹,曾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