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无人机自主打击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
背景技术:
1、无人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可以代替飞行员执行枯燥、恶劣、危险任务的飞行器。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机动性强和“零人员伤亡”等优势。
2、无人机主要打击目标为防空导弹发射车、装甲车辆、坦克等小目标,具有目标移动无法预先定位、目标环境复杂检测识别困难、攻击时间窗口小等特点,必须在攻击时间窗口关闭或是被敌方威胁锁定之前的短时间内,完成目标探测定位、分析目标威胁程度、快速攻/防决策和攻击航路规划,对此,当前,依赖地面操作员完成目标识别、评估、规划,难以实现。
3、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包括:
4、s1、无人机领受地面站传输的作战任务;
5、s2、无人机通过侦查获取目标位置及战场态势信息,进行航路规划;
6、s3、无人机按照规划的航路,执行作战任务;
7、s4、无人机通过机载传感器获取威胁信息,判断是否发生突发威胁,若发生突发威胁,则执行s5,若没有发生突发威胁,则执行s11;
8、s5、识别威胁类型、威胁运动性、威胁影响能力范围,进行威胁评估,分析威胁的影响力;
9、s6、无人机对航路进行重规划;
10、s7、判断空地链路是否畅通性,若畅通,则执行s8,若不畅通,则执行s10;
11、s8、无人机将重规划的航路回传至地面站;
12、s9、地面站若认可无人机重规划的航路,则对无人机重规划的航路进行确认,若不认可无人机重规划的航路,则向无人机上传重规划的航路;
13、s10、无人机按照重规划的航路,执行作战任务;
14、s11、无人机实时追踪目标位置,若目标位置发生变化,则返回s6;
15、s12、无人机对目标进行近距攻击;
16、s13、无人机对目标进行毁伤评估,若目标满足毁伤要求,则无人机执行返航,若目标不满足毁伤要求,则返回s12。
17、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中,无人机对航路进行规划,包括:
18、s21、建立威胁源模型,包括建立地形、恶劣气候、禁飞区、雷达和防空武器的威胁模型;
19、s22、建立约束模型,包括建立燃油、时间、最短飞行距离、航迹曲率半径约束和武器投放的约束模型;
20、s23、以启发式搜索算法rrt,进行航路规划,得到初始航路;
21、s24、对初始航路进行优化处理,得到优化航路,其中,对初始航路进行优化处理,包括:
22、自初始航路起点开始,连接当前航路点、当前航路点下一航路点的下一航路点,直至当前航路点下一航路点的下一航路点为初始航路终点;
23、若当前航路点、当前航路点下一航路点的下一航路点的连线,进入威胁源威胁范围,则保留当前航路点的下一航路点;
24、若当前航路点、当前航路点下一航路点的下一航路点的连线,不进入威胁源威胁范围,则删除当前航路点的下一航路点。
25、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中,无人机对航路进行重规划,包括:
26、s31、判断当前航路点qinit是否为航路终点qgoal,若否,则执行s32;
27、s32、采用均匀采样的策略,从未搜索过的空间中选取随机点;
28、s33、寻找随机点中距离航路终点qgoal最近的点qnear;
29、s34、连接qnear、qgoal,在连线上截取步长l,得到新节点qnew;
30、s35、判断新节点qnew是否处在威胁源威胁范围内,若否,则执行s36,若是,则返回s32;
31、s36、判断qnear、qgoal的连线是否进入危险源威胁范围,若否,则执行s37,若是,则返回s32;
32、s37、在新节点qnew中融合无人机的姿态角信息,结合无人机与敌方雷达的空间相对位置,计算雷达波视线方向的方位角和俯仰角,通过rcs椭球模型计算新节点qnew的雷达rcs值,进而根据雷达探测概率公式计算新节点qnew的雷达累积探测概率;
33、s38、判断新节点qnew的雷达累积探测概率是否超过安全允许阈值,若否,则执行s39,若是,则返回s32;
34、s39、以新节点qnew作为下一航路点,并以新节点qnew取代当前航路点qinit,返回s31。
35、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中,无人机对目标进行近距攻击,包括:
36、s51、无人机实时追踪目标位置;
37、s52、基于无人机的武器类型、攻击方式等,结合机动动作库的机动动作类型,对目标进行近距机动;
38、s53、无人机投放武器,对目标进行打击,其后迅速撤离。
39、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中,无人机对目标进行毁伤评估,具体应用基于侦察图像的人机协同毁伤评估方法,融合图像变化检测、模型仿真计算、专家判读手段。
40、本申请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41、提供一种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中,设计以无人机自主识别目标,进行航路的规划,以及实时追踪目标、识别威胁源,与地面站配合高效、有效的对航路进行动态重规划,进而对目标进行近距攻击,且能够自主目标进行毁伤评估,完成作战任务。
1.一种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自主打击方法,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