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
背景技术:
1、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起源于古代的砭石,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早期装针灸针的针灸筒,用铁铜等金属材料或竹木等制造,一般针灸针和针灸筒都可反复使用。随着人们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程度的提高以及对于健康和卫生的更高要求,临床上逐渐出现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具,一般只有金针、银针和不锈钢针是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的,而重复使用的针灸针一般都是一个人使用,不会交替使用。
3、目前医院临床一般使用塑料针灸筒或针灸包来放置针灸针,针灸包在使用后不便于清洁,针灸筒一般都是一筒装所有的针灸针,在拿取时十分不便,不同的针灸针相互碰撞会加速针灸针的磨损,并且很容易交叉感染,同时医生在放针过程中也存在刺伤感染的风险,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包括:
3、圆筒盒体,所述的圆筒盒体内侧壁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圆筒盒体内靠下方设置有隔板且隔板将圆筒盒体分成上下两个空间,所述的隔板下方的空间中心设置有微型电机;
4、螺纹杆,所述的螺纹杆底端贯穿所述的隔板与所述的微型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5、内套杆,所述的内套杆套设于所述的螺纹杆外侧且与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的内套杆外侧沿周长方向分布有多列斜向放置管;
6、外套筒,所述的外套筒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块,所述的外套筒套设于所述的斜向放置管外侧且外套筒与斜向放置管相衔接的部位构成插口;
7、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的圆筒盒体顶部配合有盖体。
9、优选的,所述的圆筒盒体上安装有提手。
10、优选的,所述的圆筒盒体底部设置有盛放蓄电池的电池仓。
11、优选的,所述的斜向放置管与所述的内套杆的夹角为45度。
12、优选的,所述的斜向放置管靠近所述的内套杆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垫。
13、优选的,所述的斜向放置管内壁上嵌入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的紫外线消毒灯与所述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的圆筒盒体外侧设置有控制所述的微型电机启闭和所述的紫外线消毒灯闭启的开关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斜向放置管呈45度发散状设置于内套杆外壁,通过微型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使得内套杆上升露出插口,从而对斜向放置管内的针灸针进行取用,拿取方便安全,针灸针独立放置避免磨损和交叉感染,同时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对斜向放置管和针灸针进行杀菌消毒,更加安全卫生。
1.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盒体(1)顶部配合有盖体(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盒体(1)上安装有提手(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盒体(1)底部设置有盛放蓄电池(5)的电池仓(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放置管(9)与所述的内套杆(8)的夹角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放置管(9)靠近所述的内套杆(8)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垫(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放置管(9)内壁上嵌入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11),所述的紫外线消毒灯(11)与所述的蓄电池(5)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器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盒体(1)外侧设置有控制所述的微型电机(6)启闭和所述的紫外线消毒灯(11)闭启的开关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