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34


本技术涉及训练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神经内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诊断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问题,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周围神经和神经肌肉连接,脊髓病变是指脊髓某个区域的损害或病变,脊髓病变可以导致多种症状,其中截瘫和内收肌挛缩是其中两个常见的症状,在对肌挛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经常使用分指板对患者进行辅助训练。

2、专利公告号为cn218247743u所述的神经内科用分指手套,包括套垫,所述套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皮筋带,两个所述皮筋带呈弧形设置,两个所述皮筋带以套垫的中心对称,所述套垫的一端表面设置若干个气囊组件,所述套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囊连接杆,所述气囊组件包括进气嘴与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呈球形设置,所述第二气囊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第二气囊的内部与进气嘴连通,所述进气嘴远离第二气囊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但是该装置在患者训练时需要患者施力对气囊组件进行夹持支撑,增加了患者训练的压力,对患者手指恢复造成负面影响。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现在研发一种能够减小患者训练压力的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该装置在患者训练时需要患者施力对气囊组件进行夹持支撑,增加了患者训练的压力,对患者手指恢复造成负面影响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患者训练压力的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

2、技术方案: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包括有绑带、套垫和挂钩,套垫为软性材质,套垫下侧连接有多根软性绑带,套垫中部右侧连接有挂钩,还包括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包括有第一气囊、气囊连接管、聚气组件、分气管、第二气囊和固定杆,绑带之间连接有多根分气管,分气管右部之间连接有聚气组件,聚气组件右部连接有气囊连接管,气囊连接管右部连接有第一气囊,分气管左部均连接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上部均与套垫之间连接有“l”形固定杆。

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透气孔,套垫上开有多个方形透气孔。

4、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一弧面,第一气囊上侧连接有第一弧面,便于对患者手部进行承托。

5、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二弧面,第二气囊中部边缘均连接有第二弧面,便于对患者手指位置进行夹持。

6、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聚气组件包括有聚气框和分气框,分气管右部之间连接有聚气框,聚气框右侧连接有分气框。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挂钩上部连接有导向面,便于对套垫进行挂壁放置。

8、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与第二弧面对患者手指进行支撑夹持,从而避免患者额外施力对第二气囊进行夹持,进而使得第二气囊保持与患者手指保持统一位置,减少了患者的训练压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绑带(1)、套垫(2)和挂钩(10),套垫(2)为软性材质,套垫(2)下侧连接有多根软性绑带(1),套垫(2)中部右侧连接有挂钩(10),还包括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包括有第一气囊(4)、气囊连接管(5)、聚气组件(6)、分气管(7)、第二气囊(8)和固定杆(9),绑带(1)之间连接有多根分气管(7),分气管(7)右部之间连接有聚气组件(6),聚气组件(6)右部连接有气囊连接管(5),气囊连接管(5)右部连接有第一气囊(4),分气管(7)左部均连接有第二气囊(8),第二气囊(8)上部均与套垫(2)之间连接有“l”形固定杆(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透气孔(3),套垫(2)上开有多个方形透气孔(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弧面(11),第一气囊(4)上侧连接有第一弧面(11),便于对患者手部进行承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二弧面(12),第二气囊(8)中部边缘均连接有第二弧面(12),便于对患者手指位置进行夹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聚气组件(6)包括有聚气框和分气框,分气管(7)右部之间连接有聚气框,聚气框右侧连接有分气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挂钩(10)上部连接有导向面,便于对套垫(2)进行挂壁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训练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患者训练压力的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一种肌挛缩患者的手指康复辅助装置,包括有绑带、套垫和挂钩等,套垫为软性材质,套垫下侧连接有多根软性绑带,套垫中部右侧连接有挂钩。本技术通过固定杆与第二弧面对患者手指进行支撑夹持,从而避免患者额外施力对第二气囊进行夹持,进而使得第二气囊保持与患者手指保持统一位置,减少了患者的训练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廖艳,赵芯,刘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09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