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烧结治具,尤其是指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及烧结设备。
背景技术:
1、均热板是一个内壁具有微细结构的真空腔体,通常由铜制成。当热由热源传导至蒸发区时,腔体里的冷却液在低真空度的环境中受热后开始产生冷却液的气化现象,此时吸收热能并且体积迅速膨胀,气相的冷却介质迅速充满整个腔体,当气相工质接触到一个比较冷的区域时便会产生凝结的现象。借由凝结的现象释放出在蒸发时累积的热,凝结后的冷却液会借由微结构的毛细管道再回到蒸发热源处,此运作将在腔体内周而复始进行。铜粉环是均热板内的核心部件之一,铜粉环通常采用惰性气氛下高温烧结成型。均热板的市场需求巨大,因此铜粉环的需求也是巨大的。通常铜粉环都是成批次烧制,一次烧制大量的铜粉环,但是部分烧结治具存在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2、专利号:cn202310890686.5治具及利用其所制成的一体式环体铜柱结构,具体公开了“将预先准备的每一铜柱放入每一模穴内。所述每一铜柱具有一上端及一下端及一外表面。放入模穴内的铜柱的下端,暂时固定在该模穴的穴底的固定部,铜柱的上端是不突出或平齐载体的顶面”。由此可见,每次使用该烧结治具的时候,都需要对铜柱重新摆放/调整/定位,但是铜柱数量众多,且存在不牢固、位置不精准的隐患,因此该种烧结治具工作效率不高,且容易导致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其结构进行了改良,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质量有保证,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包括金属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的成型柱;金属的中板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中板设置有避让孔,所述成型柱穿过对应的所述避让孔;至少一块的石墨板设置在所述中板,所述石墨板上设置有成形孔;所述成型柱留有间隙地穿在所述成形孔,所述成型柱和所述成形孔之间形成型腔。
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包括底板、成型柱、中板、石墨板。若干的成型柱固定在底板;所述中板设置有避让孔;所述石墨板上设置有成形孔。中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石墨板设置在所述中板;所述中板设置有避让孔,所述成型柱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避让孔、成形孔,所述成型柱和所述成形孔之间形成用于成型铜粉环的型腔。成型柱固定在底板,使用时无需摆放成型柱,直接将原料灌入到型腔即可,方便快捷、质量更有保证效率高。产品成型之后,中板和所述底板分离,使得成型柱从产品中退出;接着中板和石墨板分离,铜粉环可以直接从石墨板掉落,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出料的效率更高。
1.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的成型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中板为不锈钢板或铜板,所述成型柱为不锈钢柱或铜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成型柱之间螺纹连接或焊接或插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板上设置有金属的出料板,出料板上设置有出料柱;该出料柱可插入所述型腔,并将铜粉环退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和石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层,所述型腔的槽壁和成型柱设置有第二隔离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陶瓷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板的厚度介于5-8mm之间。
8.一种烧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炉体内间隔设置输送链条,输送链条下侧设置有振动板;所述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放置在所述输送链条,所述振动板可对所述一种铜粉环烧结治具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