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具体为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一种现代分析仪器,它兼具气相色谱优良的分离、分辨能力和质谱的强鉴定及高灵敏性,可实现复杂有机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接口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关键部件之一,是连接气相色谱模块与质谱模块的桥梁,传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常采用直接导入式接口结构,即色谱柱从接口的一端插入,从接口另一端伸出,并直接引入到质谱模块的离子源中,接口的两端都需要密封以维持质谱模块的高真空度,一旦发生漏气,在造成样品损失的同时,还会严重损坏质谱模块灯丝等关键部件的寿命。
2、气相色谱模块的色谱柱与气相色谱质谱接口的入口连接通常采用不锈钢螺钉加石墨垫的组合进行密封,兼顾良好的密封性和耐高温性,而气相色谱质谱接口的出口与质谱模块真空腔的连接密封方式则多种多样,较为常规的方式之一是采用类似法兰的压接方式,通过旋转插入的卡件,拧紧法兰,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采用peek材质制作耐高温法兰,成本高,结构复杂;2.每次密封需要不断调整插入卡件的合适孔位,靠旋转手感来判断是否拧紧,操作繁琐且容易出现误判;3.卡套中心一段气质接口暴露在空气中,无法进行保温,存在冷点,影响高沸点物质的定量分析。除密封性外,气相色谱质谱接口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加热及保温性,通常为更高效的分离物质,色谱柱需要升温到250度以上,而为防止样品进入质谱前冷凝,需将气相色谱质谱接口加热到比色谱柱最高温还要高20-30度以上,并进行保温。常见的加热方式为在接口上开槽,嵌入加热棒进行加热,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会使接口受热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包括套筒、连接轴、加热管和密封圈,所述套筒内部具有安装腔体且两端开口,所述连接轴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体内且其两端伸出所述套筒,连接轴内部沿其轴向开设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一端为进样口,另一端为出样口,所述加热管套设在处于安装腔体内的连接轴外部,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套筒上位于所述出样口的一端。
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进样口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出样口的一端,其中,所述加热管套设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盖板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母与套筒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5、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凸台,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凸台上。
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为陶瓷加热管。
7、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通过陶瓷管加热的方式改善了传统加热棒加热不均的缺点,采用o形圈压接的方式进行接口密封,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全程无冷点。
1.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连接轴、加热管和密封圈,所述套筒内部具有安装腔体且两端开口,所述连接轴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体内且其两端伸出所述套筒,连接轴内部沿其轴向开设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一端为进样口,另一端为出样口,所述加热管套设在处于安装腔体内的连接轴外部,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套筒上位于所述出样口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进样口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出样口的一端,其中,所述加热管套设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盖板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母与套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凸台,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凸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陶瓷加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