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35


本技术属于针织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1、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针织面料所制成的衣物舒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同样的会出现紫外线的防护效果不佳,在烈日持续照射下,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能力,易发生灼伤,出现红斑或水泡,同时还会造成面料坏损,导致其耐拉扯效果大多降低,不仅会影响衣服的使用寿命,还会对人体健康安全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层,还包括:

4、抗菌纤维层,粘接在针织面料层的内侧;

5、加强筋,设置在针织面料层内壁,用于保证抗菌纤维层的耐拉扯以及抗菌效果;

6、防水透气层,设置在针织面料层的外侧,防水透气层的外侧设置有抗紫外线纤维层

7、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纤维层的内侧粘贴有棉质纤维层,且棉质纤维层由不同纤维的纱线交织成。

8、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层的外侧粘接有阻燃纤维层,且阻燃纤维层与抗紫外线纤维层紧密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针织面料层、抗菌纤维层、棉质纤维层、防水透气层、阻燃纤维层和抗紫外线纤维层之间通过粘接层相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包括竹纤维层、银离子纤维层和活性炭纤维层,加强筋呈“s”字形均匀编织在抗菌纤维层与棉质纤维层的内部,竹纤维层设置在加强筋的外侧,银离子纤维层贯穿于竹纤维层的中央位置,活性炭纤维层均匀设置在银离子纤维层的外侧,且活性炭纤维层位于竹纤维层内部。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过棉质纤维层不仅可有效提高针织面料的保温效果还能够提升其亲肤效果,且抗菌纤维层具备极佳的抗菌抑菌性能,可避免针织面料层内滋生细菌,并且设置的加强筋能够对抗菌纤维层与棉质纤维层加强加固,可保证面料的耐拉扯效果,同时,设置的竹纤维层、银离子纤维层以及活性炭纤维层,均具有抗菌除臭效果,能够在提升加强筋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面料的抗菌效果,进而可使得面料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最后,抗紫外线纤维层可以减少紫外线的透过率,使紫外线发生散射从而防止紫外线入侵皮肤,提高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层(2)的内侧粘贴有棉质纤维层(3),且棉质纤维层(3)由不同纤维的纱线交织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4)的外侧粘接有阻燃纤维层(5),且阻燃纤维层(5)与抗紫外线纤维层(6)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层(1)、抗菌纤维层(2)、棉质纤维层(3)、防水透气层(4)、阻燃纤维层(5)和抗紫外线纤维层(6)之间通过粘接层(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8)包括竹纤维层(801)、银离子纤维层(802)和活性炭纤维层(803),加强筋(8)呈“s”字形均匀编织在抗菌纤维层(2)与棉质纤维层(3)的内部,竹纤维层(801)设置在加强筋(8)的外侧,银离子纤维层(802)贯穿于竹纤维层(801)的中央位置,活性炭纤维层(803)均匀设置在银离子纤维层(802)的外侧,且活性炭纤维层(803)位于竹纤维层(801)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针织面料层,还包括:抗菌纤维层,粘接在针织面料层的内侧;加强筋,设置在针织面料层内壁;防水透气层,设置在针织面料层的外侧,防水透气层的外侧设置有抗紫外线纤维层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加强筋能够对抗菌纤维层与棉质纤维层加强加固,可保证面料的耐拉扯效果,设置的竹纤维层、银离子纤维层以及活性炭纤维层,均具有抗菌除臭效果,能够在提升加强筋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面料的抗菌效果,进而可使得面料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最后,抗紫外线纤维层可以减少紫外线的透过率,使紫外线发生散射从而防止紫外线入侵皮肤,提高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红,刘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美科针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5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