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及智能穿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36


本申请涉及高空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及智能穿带装置。


背景技术:

1、高空作业中在作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通常需要系上安全带,以在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时阻止作业人员下落,进而实现对高空作业人员的防坠落保护。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未能正确使用安全带进行作业,从而发生高处坠落的事故屡见不鲜。

2、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17085268a,通过穿带高空作业安全带、和保护模块含有加速度传感器和安全气囊,控制模块通过实时接收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来控制安全气囊的打开状态。当高空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时,安全气囊迅速打开,为其提供有效保护,从而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解决了传统安全带在坠落时保护不足的问题。

3、然而,安全气囊的迅速打开需要依赖于电池设备,电池设备需要在作业人员在穿带好安全带后或之前,手动开启系统,但许多作业人员由于不习惯会忘记开启系统。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及智能穿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实现本体扣紧与开智能感应装置通电一步到位的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及智能穿带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智能感应装置包括:

3、扣紧件;

4、智能感应盒,并与所述扣紧件相插接,所述智能感应盒包括:

5、储能件,设于所述智能感应盒内;

6、应急组件,与所述储能件电连接,并与所述气囊电信号连接;

7、连接件,设于所述智能感应盒内,与所述储能件弹性连接,并与所述扣紧件相插接,用于在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扣紧件时,扣紧本体,并所述连接件被推动通过弹性连接触发所述储能件供电,且触发所述应急组件并启动所述气囊。

8、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感应盒还包括:

9、弹性件,一端与储能件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用于连接件插入所述扣紧件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储能件的正负极触点相连接,形成电路闭合,触发所述储能件供电。

10、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11、贴合部,设插接方向为第一方向,沿第一方向贴合所述扣紧件;

12、插接部,设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背离电池的一端为第二方向,所述插接部沿第二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贴合部的一端一体成型,且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扣紧件设有的卡槽相插接。

13、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

14、推动部,设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靠近电池的一端为第三方向,所述推动部沿第三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贴合部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所述推动部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用于插接部插入所述扣紧件时,推动部沿第一方向滑动,并靠近所述储能件至触发储能件供电。

15、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急组件包括:

16、应急面板,设于所述智能感应盒内,并与所述储能件电连接;

17、警报件,设于所述智能感应盒内,并与所述应急面板电连接,用于发出警报声音;

18、应急灯,设于所述智能感应盒外,用于发出位置提示。

1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急组件包括:

20、加速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应急面板,所述加速传感器接收加速度并生成工作异常状态,工作异常状态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气囊电信号连接,并与所述警报件连接和所述应急灯连接,用于在工作异常状态中触发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述警报件和所述应急灯并启动所述气囊;

21、芯片,设于所述应急面板,并与所述储能件电连接,所述芯片与后台监控装置连接,用于生成定位信号,传送定位信号至后台监控装置。

22、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包括:

23、wi f i模块,与后台监控装置相连接;

24、gps模块,生成定位信号,并与所述wifi模块连接。

25、在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穿带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智能感应装置,所述智能穿带装置包括:

26、本体,包括:背带组件和腰带,所述背带组件穿戴于工作人员双肩和双腿,所述腰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智能感应盒,所述腰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扣紧件,用于所述智能感应盒与所述扣紧件相插接时,所述腰带扣合于工作人员腰部。

27、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带组件包括:

28、第一背带件,交叉固定形成有人体一侧的肩部穿带位和大腿根部穿带位;

29、第二背带件,交叉固定形成有人体另一侧的肩部穿带位和大腿根部穿带位,两所述肩部穿带位穿过固定件并固定连接于人体颈椎部。

30、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带装置包括:

31、气囊组件,设于背带组件上,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

32、第一气囊位于所述第一背带件,并靠近人体一侧肩部穿带位,且所述第一气囊开启时贴合人体一侧的肩部;

33、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一背带件,并靠近人体一侧的大腿根部穿带位,且所述第二气囊开启时贴合人体一侧的腰臀部;

34、第三气囊位于所述第二背带件,并靠近人体另一侧肩部穿带位,且所述第三气囊开启时贴合人体另一侧的肩部;

35、第四气囊位于所述第二背带件,并靠近人体另一侧的大腿根部穿带位,且所述第四气囊开启时贴合人体另一侧的腰臀部;

36、第五气囊位于所述固定件,并位于人体颈椎部,且所述第五气囊开启时贴合人体的头部。

37、上述提供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及智能穿带装置通过将扣紧件插入智能感应盒,扣紧本体同时推动连接件和弹性件将电池接通通电,使所述智能感应装置进入通电工作状态。通过上述结构减少使用步骤,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与本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感应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感应盒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

8.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穿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智能感应装置,所述智能穿带装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穿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组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穿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带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高空作业的智能感应装置及智能穿带装置,智能穿带装置包括智能感应装置、本体和气囊,智能感应装置包括储能件,设于所述智能感应盒内;也包括应急组件与所述储能件电连接,并与所述气囊电信号连接;还包括连接件,设于所述智能感应盒内,与所述储能件弹性连接,并与所述扣紧件相插接,用于在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扣紧件时,连接件被推动,并通过弹性连接触发所述储能件供电,且触发所述应急组件并启动所述气囊。通过上述结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敏,廖显东,韩建聪,潘晓明,唐伟,喻宁招,王钦永,杨月明,储瑞兵,谭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