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

xiaoxiao3月前  27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属零件,指以金属材料来制造的各种规格与形状的金属块、金属棒、金属管等的合称,机械加工,冲压,精密铸造,粉末冶金,金属注射成型,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电解加工,粒子束加工以及超高速加工等。类似车、铣、锻、铸、磨,数控加工、cnc数控中心都属于机加工常规加工。

2、在对金属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到上料装置,但是现有技术的上料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对零件进行定位,导致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移动的情况,从而影响金属零件的加工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顶端延伸至机壳的顶端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箱,两个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均设置有滑动组件,每一个所述滑动组件的顶端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固定箱的顶端前后两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板。

2、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片,每一个所述固定片上均贯通开设有固定孔。

3、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旋转杆、旋转柱、皮带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机壳的内腔底端右侧,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腔顶端,所述旋转柱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腔底端,所述旋转柱的顶端延伸至机壳的顶端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端中部,两个所述皮带轮分别固定套接在旋转杆以及旋转柱的外壁并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丝杆、滑块、滑道、移动杆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固定箱的前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箱的内腔,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的内腔后侧,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螺接在丝杆的外壁前后两侧,所述滑道开设在固定箱的顶端,两个所述移动杆均可滑动的内嵌在滑道的内腔,两个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夹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固定箱的内腔底端并与两个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丝杆外壁前后两侧螺纹呈相对设置。

6、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固定箱的内腔底端,两个所述限位块均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的内腔并分别与两个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腔与限位块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1、通过滑动组件的设置,可使两个夹板同时向固定箱的顶端中部滑动,进而使两个夹板将金属零件夹紧固定在固定箱的顶端,防止金属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料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对零件进行定位,导致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移动的情况,从而影响金属零件加工质量的问题;

10、2、通过旋转组件的设置,可使固定板以及两个固定箱进行旋转,进而当其中一个固定箱顶端固定的金属零件加工结束之后,可使另一个固定箱顶端固定的金属零件旋转至加工机台的下方,实现了金属零件的上料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腔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顶端延伸至机壳(1)的顶端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箱(3),两个所述固定箱(3)的内腔均设置有滑动组件,每一个所述滑动组件的顶端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固定箱(3)的顶端前后两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片(16),每一个所述固定片(16)上均贯通开设有固定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5)、旋转杆(6)、旋转柱(7)、皮带轮(8),所述第一电机(5)设置在机壳(1)的内腔底端右侧,所述旋转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所述旋转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内腔顶端,所述旋转柱(7)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内腔底端,所述旋转柱(7)的顶端延伸至机壳(1)的顶端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的底端中部,两个所述皮带轮(8)分别固定套接在旋转杆(6)以及旋转柱(7)的外壁并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9)、丝杆(10)、滑块(11)、滑道(12)、移动杆(13)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电机(9)设置在固定箱(3)的前端,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箱(3)的内腔,所述丝杆(10)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3)的内腔后侧,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1)分别螺接在丝杆(10)的外壁前后两侧,所述滑道(12)开设在固定箱(3)的顶端,两个所述移动杆(13)均可滑动的内嵌在滑道(12)的内腔,两个所述移动杆(1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1)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杆(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夹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固定箱(3)的内腔底端并与两个滑块(11)的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0)外壁前后两侧螺纹呈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14)以及限位块(15),所述限位槽(14)开设在固定箱(3)的内腔底端,两个所述限位块(15)均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14)的内腔并分别与两个滑块(11)的底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4)的内腔与限位块(15)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顶端延伸至机壳的顶端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箱,两个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均设置有滑动组件。该自动化定位上料装置通过滑动组件的设置,可使两个夹板同时向固定箱的顶端中部滑动,进而使两个夹板将金属零件夹紧固定在固定箱的顶端,防止金属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料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对零件进行定位,导致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移动的情况,从而影响金属零件加工质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高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1218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