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热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退火炉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热处理技术领域中,为提高工件的性能,有许多工件需要进行退火处理。现有技术中的退火设备需要配备载具,在空载载具上放置待加工件然后运输进入退火炉加工,在退火炉的出口将已加工件取走后再将空载的载具重新输送至退火炉的入口,载具的空载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退火炉循环系统,能够减少载具的空载时间。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包括载具、第一退火炉、第二退火炉、第一装卸机构以及第二装卸机构。载具用于承载工件,第一退火炉包括第一炉入口和第一炉出口,第二退火炉包括第二炉入口和第二炉出口。第一装卸机构包括第一上片区和第一下片区,第一上片区与第一炉入口连接,第一下片区与第二炉出口连接。第二装卸机构包括第二上片区和第二下片区,第二上片区与第二炉入口连接,第二下片区与第一炉出口连接。退火炉循环系统用于循环地输送载具,并且在一个循环中,载具依次经过第一退火炉、第二下片区、第二上片区、第二退火炉、第一下片区和第一上片区;当载具在第一下片区和第二下片区,载具上的已加工的工件被卸下;当载具在第一上片区和第二上片区,待加工的工件被装载至载具。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退火炉循环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有第一退火炉与第二退火炉,载具承载工件在第一退火炉内加工完后移动至第一装卸机构,在第一装卸机构完成已加工的工件的卸下以及待加工的工件的装载,然后再进入第二退火炉,待加工的工件在第二退火炉内加工完成后移动至第二装卸机构,重复已加工的工件的卸下以及待加工的工件的装载过程,载具在从第一退火炉的出口从外部输送至入口的路径上新增了一个第二退火炉进行新一批工件的加工,减少了载具的空载时间。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装卸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一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上片区和第一下片区,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载具从第一下片区输送至第一上片区,第一机械手用于在第一下片区将载具上的已加工的工件取下,以及用于在第一上片区将待加工的工件装载到载具上。和/或,第二装卸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上片区和第二下片区,第二输送组件用于将载具从第二下片区输送至第二上片区,第二机械手用于在第二下片区将载具上的已加工的工件取下,以及用于在第二上片区将待加工的工件装载到载具上。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退火炉与第二退火炉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装卸机构与第二装卸机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下片区和第一上片区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二上片区和第二下片区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中的任意两者相互垂直。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装卸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上片区和第一下片区,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载具从第一下片区输送至第一上片区,第一输送组件设置为辊道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和/或,第二装卸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上片区和第二下片区,第二输送组件用于将载具从第二下片区输送至第二上片区,第二输送组件设置为辊道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退火炉与第二退火炉沿竖直方向分布,第一上片区和第一下片区沿竖直方向分布,第二上片区和第二下片区沿竖直方向分布。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装卸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一升降装置,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片区和第一下片区,第一升降装置带动第一输送组件在第一支架内升降,从而使第一输送组件运动到第一上片区或第一下片区,第一输送组件用于沿水平方向输送工件。和/或,第二装卸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输送组件和第二升降装置,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片区和第二下片区,第二升降装置带动第二输送组件在第二支架内升降,从而使第二输送组件运动到第二上片区或第二下片区,第二输送组件用于沿水平方向输送工件。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退火炉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退火炉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退火炉的数量、第二退火炉的数量、第一上片区的数量、第一下片区的数量、第二上片区的数量以及第二下片区的数量中的任意两者相同。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退火炉与第二退火炉交替设置;或者,多个第一退火炉相邻设置,多个第二退火炉相邻设置。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退火炉与第二退火炉对载具的运输时间相同,第一装卸机构与第二装卸机构的对载具的运输时间相同。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退火炉对载具的运输方向与第二退火炉对载具的运输方向相反。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卸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所述第一上片区和所述第一下片区,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下片区输送至所述第一上片区,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在所述第一下片区将所述载具上的已加工的所述工件取下,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上片区将待加工的所述工件装载到所述载具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火炉与所述第二退火炉沿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一装卸机构与所述第二装卸机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下片区和所述第一上片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二上片区和所述第二下片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中的任意两者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卸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所述第一上片区和所述第一下片区,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下片区输送至所述第一上片区,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设置为辊道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火炉与所述第二退火炉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第一上片区和所述第一下片区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第二上片区和所述第二下片区沿竖直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卸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片区和第一下片区,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带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在所述第一支架内升降,从而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运动到所述第一上片区或所述第一下片区,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沿水平方向输送所述工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火炉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退火炉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退火炉的数量、所述第二退火炉的数量、所述第一上片区的数量、所述第一下片区的数量、所述第二上片区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下片区的数量中的任意两者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火炉与所述第二退火炉交替设置;或者,多个所述第一退火炉相邻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退火炉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火炉与所述第二退火炉对所述载具的运输时间相同,所述第一装卸机构与所述第二装卸机构的对所述载具的运输时间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火炉对所述载具的运输方向与所述第二退火炉对所述载具的运输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