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医用防护服是适用于医护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及进入特定区域(感染区域等区域)的人群而特别制作的防护性服装,正确穿脱医用防护服能够有效的隔离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2、随着人类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认识加深,人们正不断的认识到病原体对医护人员的潜在威胁,如日常常见的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通过患者的咳嗽、喷嚏、谈话等动作所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沾染到医护人员的衣物、皮肤等位置,沾染在医护人员身上的传染源通过医护人员的手部或者呼吸道进行进一步的传播,导致较大范围传染的发生;当医护人员身着医用防护服进入特定区域时,医用防护服将医护人员和特定区域隔离,特定区域内的传染源只可沾染在医用防护服上,当医护人员离开特定区域时,使用正确的穿脱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传染源沾染在医护人员的身上,从而避免传染源感染医护人员以及通过医护人员进行传播的情况。
3、使用完毕的医用防护服需要集中保存,集中处理,目前多使用医疗垃圾桶进行使用完毕的医用防护服的保存,但某些传染疾病能够在医用防护服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并且某些传染病能够通过气溶胶进行空气传播。
4、在医护人员将医用防护服放入医疗垃圾桶时,为了更好地将医用防护服完整的放入医疗垃圾桶中,避免医用防护服部分暴露在医疗垃圾桶外,医护人员会对医用防护服进行一定的折叠,在此过程中,医用防护服沾染的传染源易沾染到无医用防护服防护的医护人员身上,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医护人员将医用防护服放入医疗垃圾桶时,医用防护服上可能沾染的传染源沾染到医护人员身上,造成疾病传播的情况,以及避免医用防护服上沾染的传染源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
2、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腔体和设于上腔体下方的下腔体,上腔体通过连通通道与下腔体连通,外壳还包括连通外界与上腔体的投入口;投入板,投入板设于投入口处,投入板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投入口;工作板,工作板设于连通通道,并能够在连通位置和封堵位置之间运动,以使连通通道连通或者封堵;投入板位于打开位置,打开投入口时,工作板位于封堵位置,封堵连通通道;负压泵,负压泵的进气口与上腔体连通,以抽取上腔体中的气体。
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导轨,投入板、工作板分别通过一个第一导轨与外壳连接;投入板能够沿第一导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工作板能够沿第一导轨在连通位置和封堵位置之间运动。
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投入板的端面、工作板的端面皆设有连通孔和设于连通孔所在区域以外的封闭区域;投入板位于打开位置时,连通孔打开投入口,投入板位于关闭位置时,封闭区域关闭投入口;工作板位于封堵位置时,封闭区域封堵连通通道,工作板位于连通位置时,连通孔连通连通通道。
5、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还包括两个气缸,气缸的缸体与外壳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气缸的活塞杆和投入板连接,另一个气缸的活塞杆与工作板连接,以使投入板、工作板能够沿第一导轨运动。
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气缸为单作用气缸,两个气缸的进气口分别与负压泵的出气口连接。
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还包括储压罐,负压泵的出气口与储压罐连接,储压罐通过换向阀与气缸连接。
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还包括负压罐,负压泵的进气口通过负压罐与上腔体连接,负压罐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设有电磁阀,负压罐设有检测负压罐罐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投入口设于外壳的顶部,沿向上的方向,投入口的直径逐渐增大。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投入板设于投入口的底部。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投入口处设有喷雾消毒装置,以对投入口进行喷雾消毒。
12、本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3、1、放在投入口处的医用防护服在负压的作用下能够直接进入外壳中,减少了医护人员与医用防护服的接触,从而降低了传染源沾染在医护人员身上的可能性。
14、2、在投入板处于打开位置,打开投入口,使得医用防护服经投入口投入上腔体时,工作板处于封堵位置,封堵连通通道,从而避免外界空气经投入口、上腔体进入下腔体,当医用防护服进入上腔体后,投入板运动至关闭位置,关闭投入口,工作板运动至连通位置,连通通道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从而上腔体中的医用防护服进入下腔体中,在此过程中,外界空气不直接进入下腔体,下腔体在投入口打开时不与外界连通,其仍然保持负压状态,从而避免了外壳内由于外界与外壳内连通而造成的负压的流失,从而降低了负压泵的工作强度;当投入板关闭投入口后,连通通道连通,由于上腔体与外界连通后,上腔体内的气压上升,而下腔体中的负压在工作板的作用下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下腔体比上腔体中的气压小,从而下腔体对上腔体具有抽吸作用,能够及时降低上腔体中的气压,避免外壳内的医用防护服上的传染源通过气溶胶传播,同时有利于医用防护服从上腔体进入下腔体中。
15、3、通过投入板、工作板沿第一导轨运动的方式,第一导轨能够限制投入板、工作板远离第一导轨,第一导轨对投入板、工作板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投入板、工作板密封上腔体、下腔体,有利于外壳内负压状态的保持,从而避免传染源通过气溶胶传播。
16、4、通过负压泵的进气口通过负压罐与上腔体连接的方式,负压泵能够抽取负压罐中的气体,控制单元与负压泵、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进行电连接,当控制单元接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判断负压罐中的气压处于一定程度时,关闭负压泵,而后当投入口打开时,电磁阀打开,负压泵开始运转,投入口在负压罐的作用下瞬时产生较大的吸力,从而将投入口处的医用防护服吸入上腔体,保证医用防护服能够全部进入上腔体中。
1.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