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37


本技术涉及金属板材矫直装置,具体为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高强钢和不锈钢做为钢铁行业主要的加工对象,刚卷材的矫平是加工车间内的一道主要加工工序,例如申请人之前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2320832416.4的专利文件就公开了一种新型板材矫平机,其是通过控制上侧工作辊的直径小于承压滚的直径,来提高工作辊压紧板材时板材产生的塑性变形深度,进而提高矫平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上述的板材矫平机是适用于单一(厚度)规格且易塑性的薄板材的加工,其等辊距的设置单只无法使不同规格的带钢(尤其是板厚比较大的)达到所需的矫平效果,而且成品带钢表面不平直和内部残余应力较大都造成板材表面龟背和瓢曲的现象,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即使通过调整工作辊的压下量,也会造成设备长时间过载运行从而造成零部件的损坏或者降低运行速度从而影响机组的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包括机架及其上前后依次设置的夹送装置、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所述夹送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夹送辊,板材能够在两夹送辊作用下向粗矫装置运输,所述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均包括上辊排和下辊排,所述上辊排和下辊排均包括若干水平且并列间隙设置的矫平辊,且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上辊排和下辊排的矫平辊均交错设置,即粗矫装置上辊排和下辊排的矫平辊交错设置,细矫装置上辊排和下辊排的矫平辊也交错设置,由夹送装置输送进来的板材能够经过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的矫平作用,由细矫装置输送至矫平系统(上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外,完成板材的矫平工作。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构思,所述粗矫装置矫平辊的直径大于细矫装置矫平辊的直径,且粗矫装置同一辊排的相邻两矫平辊的间隙,大于细矫装置同一辊排的相邻两矫平辊的间隙,一方面来说,通过粗矫装置矫平辊大直径、大辊距的设计,减小粗矫装置矫平辊承受的矫平力,对板材进行大变形的矫直工作,即使待加工板材的规格不同,粗矫装置仍能够较好地完成板材的初矫平工作,减少了板材输送至细矫装置后,细矫装置的矫平负载,不同规格板材的原始曲率经粗矫装置若干矫平辊的矫平后,其残余曲率减小或者统一,即使薄板材系列无法通过粗矫装置达到矫直质量和应力分散,通过细矫装置仍能够满足薄板材的矫平需求;另一方面来说,通过细矫装置矫平辊小直径、小辊距的设计,提高了细矫装置矫平辊消除板材瓢曲和波浪的能力,对板材浪性缺陷的矫直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减小辊距会提升相应工作辊的矫直力,继而加剧板材内部纤维的压缩和拉伸,从而改善浪性缺陷的矫直效果;最后,通过调整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挤压量和速度的不同,板材在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之间的输送过程中会产生辊间张力,该张力增大了总矫直扭矩,并减少了总矫直力,改善了粗矫装置或细矫装置产生的负扭矩现象。

5、如上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就所述夹送装置的结构具体的说,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第一上辊架和第一下辊架,所述夹送辊设有两根且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上辊架和第一下辊架上,其中所述第一下辊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辊架上侧通过夹送升降油缸与机架可升降连接,以此来使得夹送辊的间距可调,保证矫平系统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规格板材的矫平输送工作。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送升降油缸位于第一上辊架两端设有两个,且所述第一上辊架与机架之间设有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设置为能够控制第一上辊架两端同步升降,以此来保证两夹送辊能够整体夹紧板材完成板材的输送工作,防止因夹紧力不同产生的板材输送偏移,保证矫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7、就所述同步机构的结构来说,其包括设于机架上且靠近第一上辊架两端位置的两个同步齿条,以及第一上辊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置的同步滚轴,所述同步滚轴两端均设有与同步滚轴无相对转动的同步齿轮,且同步滚轴两端的两个所述同步齿轮,分别与两个同步齿条滚动啮合,通过同步滚轴能够使两端的同步齿轮同步转动,进而在同步齿条作用下,限制第一上辊架两端能够同步升降。

8、如上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就所述粗矫装置的结构具体的说,其还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第二上辊架和第二下辊架,所述粗矫装置的上辊排和下辊排分别设置在第二上辊架和第二下辊架上,所述第二下辊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辊架上侧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与机架可升降连接,使得板材厚度或材质不同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能够调节粗矫装置上辊排的压下量,以此来保证矫平系统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9、就所述细矫装置的结构具体的说,其还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第三上辊架和第三下辊架,所述细矫装置的上辊排和下辊排分别设置在第三上辊架和第三下辊架上,所述第三下辊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上辊架上侧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与机架可升降连接,使得板材厚度或材质不同时,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能够调节细矫装置上辊排的压下量,进一步保证矫平系统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10、为使得第二上辊架和第三上辊架的升降控制能够更加方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以及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传动方式均采用丝杆丝母升降传动。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上辊架和/或第三下辊架上还设有手动微调机构,所述手动微调机构设置为通过其能够手动调节细矫装置上辊排和下辊排的间隙,通过其能够保证细矫装置对板材产生较好的矫平效果,防止细矫装置因负载过大而产生损坏。

12、如上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所述粗矫装置的矫平辊为粗矫辊,所述细矫装置的矫平辊为细矫辊,为保证粗矫辊能够对板材产生较好的初矫平作用,同时配合细矫辊完成板材的最终矫平工作,所述粗矫辊直径设置为细矫辊直径的1.5-2倍。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保证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配合对板材产生较好的矫平效果,同一辊排上相邻两粗矫辊的间隙,为同一辊排上相邻两细矫辊间隙的2-6倍。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通过粗矫装置矫平辊大直径、大辊距的设计,减小粗矫装置矫平辊承受的矫平力,对板材进行大变形的矫直工作,即使待加工板材的规格不同,粗矫装置仍能够较好地完成板材的初矫平工作,减少了板材输送至细矫装置后,细矫装置的矫平负载,不同规格板材的原始曲率经粗矫装置若干矫平辊的矫平后,其残余曲率减小或者统一,即使薄板材系列无法通过粗矫装置达到矫直质量和应力分散,通过细矫装置仍能够满足薄板材的矫平需求;

16、(2)、通过细矫装置矫平辊小直径、小辊距的设计,提高了细矫装置矫平辊消除板材瓢曲和波浪的能力,对板材浪性缺陷的矫直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减小辊距会提升相应工作辊的矫直力,继而加剧板材内部纤维的压缩和拉伸,从而改善浪性缺陷的矫直效果;

17、(3)、通过调整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挤压量和速度的不同,板材在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之间的输送过程中会产生辊间张力,该张力增大了总矫直扭矩,并减少了总矫直力,改善了粗矫装置或细矫装置产生的负扭矩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其上前后依次设置的夹送装置(2)、粗矫装置(3)和细矫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装置(2)还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第一上辊架(22)和第一下辊架(23),两根所述夹送辊(24)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上辊架(22)和第一下辊架(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升降油缸(21)位于第一上辊架(22)两端设有两个,且所述第一上辊架(22)与机架(1)之间设有同步机构(25),所述同步机构(25)设置为能够控制第一上辊架(22)两端同步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25)包括设于机架(1)上且靠近第一上辊架(22)两端位置的两个同步齿条(251),以及第一上辊架(22)上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置的同步滚轴(252),所述同步滚轴(252)两端均设有同步齿轮(253),且所述同步齿轮(253)与同步齿条(251)滚动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矫装置(3)还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第二上辊架(32)和第二下辊架(33),所述粗矫装置(3)的上辊排和下辊排分别设置在第二上辊架(32)和第二下辊架(3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矫装置(4)还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第三上辊架(42)和第三下辊架(43),所述细矫装置(4)的上辊排和下辊排分别设置在第三上辊架(42)和第三下辊架(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1)以及第二升降机构(41)的升降传动方式为丝杆丝母升降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辊架(42)和/或第三下辊架(43)与机架(1)之间,还设有手动微调机构,所述手动微调机构设置为通过其能够手动调节细矫装置(4)上辊排和下辊排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矫装置(3)的矫平辊为粗矫辊(34),所述细矫装置(4)的矫平辊为细矫辊(4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辊排上相邻两粗矫辊(34)的间隙,为同一辊排上相邻两细矫辊(45)间隙的2-6倍。


技术总结
一种组合式矫平系统,包括机架及其上设置的夹送装置、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夹送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且能够运输板材的两根夹送辊,粗矫装置和细矫装置均包括上辊排和下辊排,上辊排和下辊排均包括若干水平且并列间隙设置的矫平辊,上辊排和下辊排的矫平辊交错设置,粗矫装置矫平辊的直径大于细矫装置矫平辊的直径,粗矫装置同一辊排的相邻两矫平辊的间隙,大于细矫装置同一辊排的相邻两矫平辊的间隙,通过粗矫装置大辊径、大辊距矫平辊对板材进行大变形的矫直工作,板材较厚时仍能够较好地完成板材的初矫平工作,减少了细矫装置的矫平负载,配合细矫装置小辊径小辊距矫平辊消除板材瓢曲和波浪,显著扩大了矫平系统的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宏力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9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