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车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清洁能源作为动力源的汽车。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8986545u公开了一种承载能力强的汽车车架,该方案为了解决现有车辆在行驶途中,由于在发生碰撞时,车辆前端保险杠的承受力度不够,会容易对车辆内部的驾驶人员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能威胁驾驶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
3、上述方案中仅仅能够在车辆正前方受到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当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作出变道不规范等行为,导致车身两侧受到撞击,纵梁结构无法有效吸收和分散撞击能量,导致纵梁受力过大而变形,从而加剧车辆结构的损坏,进而影响车辆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它可以通过在纵梁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并且通过减震器和连接组件的相互配合下,当车身两侧受到撞击时,通过位移、压缩和释放等动作,将冲击能量逐步分散和消散,从而保护车身结构,避免过大的力对纵梁本体产生损害和变形,提高车辆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包括一对纵梁本体,一对所述纵梁本体之间安装有多个横梁本体,且一对纵梁本体的外端均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纵梁本体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器,一对所述防护板之间设有连接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纵梁本体和防护板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的内侧套设有阻尼器。
7、进一步的,所述纵梁本体与防护板的截面均呈u型设置,且纵梁本体与防护板的外表面均设有耐腐蚀层。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对连接杆和销轴,一对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销轴贯穿所述通孔并与其中一个所述横梁本体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一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一对所述防护板的底端均开设有一对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方案通过在纵梁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并且通过减震器和连接组件的相互配合下,当车身两侧受到撞击时,通过位移、压缩和释放等动作,将冲击能量逐步分散和消散,从而保护车身结构,避免过大的力对纵梁本体产生损害和变形,提高车辆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包括一对纵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纵梁本体(1)之间安装有多个横梁本体(2),且一对纵梁本体(1)的外端均设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与纵梁本体(1)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器(6),一对所述防护板(4)之间设有连接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6)包括第一弹簧(61),所述第一弹簧(61)的两端分别与纵梁本体(1)和防护板(4)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61)的内侧套设有阻尼器(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1)与防护板(4)的截面均呈u型设置,且纵梁本体(1)与防护板(4)的外表面均设有耐腐蚀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一对连接杆(51)和销轴(52),一对所述连接杆(51)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销轴(52)贯穿所述通孔并与其中一个所述横梁本体(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连接杆(5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53),一对所述防护板(4)的底端均开设有一对滑槽(3),所述滑块(53)与滑槽(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4),所述第二弹簧(54)远离滑块(53)的一端与滑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