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底钻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41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底钻,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的平底钻。


背景技术:

1、平底钻适用于机械产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行业,应用与毛坯铸造面及倾斜面和曲面上进行钻孔加工;经检索,专利:平底钻(cn202222973040.7),包括钻柄和钻头;钻头与钻柄连接,钻头的端部设有多个端刃,每个端刃处均设有若干个断屑槽,钻头的外表面上沿钻头的轴线方向设有多条螺纹式的排屑槽,每一端刃均对应有一排屑槽,且排屑槽与对应的端刃上的断屑槽连接,排屑槽的槽壁上形成有若干凸起部,凸起部沿排屑槽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

2、目前常平底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平底钻较常规的钻头而言加工时,平底刃接触工件时瞬间阻力大,进刀速度一般只有正常钻头的1/2;

4、2、受平底刃加工阻力大影响,刀具加工速度越深加工阻力还会继续增加,所以一般平底钻加工速度在3d之内;

5、3.平底钻因没有顶角,加工时无定位能力,遇到加工阻力过大时,刀具容易出现径向震颤,造成孔径扩大和孔径不规则现象出现。

6、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平底钻,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底钻。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平底钻,包括切削刃段,与切削刃段相连接的避空段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上设有两条切削刃,相邻的所述切削刃之间且在所述切削刃段上开设有螺旋结构的排屑槽,螺旋结构的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度在20°至30°,所述排屑槽的深度在0.3~0.35*d,所述切削刃的刃口与切削刃段的轴线之间设有负芯距,负芯距的宽度在0.1~0.3mm,所述切削刃上侧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设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切削刃带和第二切削刃带,所述第一切削刃带的宽度在1.0~1.5mm。

4、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平底钻,螺旋结构的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度为20°。

5、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平底钻,所述排屑槽的深度在0.3*d。

6、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平底钻,所述切削刃的刃口为切平结构。

7、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平底钻,所述负芯距的宽度在0.3mm。

8、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平底钻,所述第一切削刃带的宽度在1.0mm。

9、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的平底钻提高了排屑空间、保证了刚性、增加了切削性能能适用于多种工况,并且可以大大提升加工效率,

11、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平底钻,包括切削刃段(1),与切削刃段(1)相连接的避空段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段(1)上设有两条切削刃(3),相邻的所述切削刃(3)之间且在所述切削刃段(1)上开设有螺旋结构的排屑槽(4),螺旋结构的所述排屑槽(4)的螺旋角度在20°至30°,所述排屑槽(4)的深度在0.3~0.35*d,所述切削刃(3)的刃口与切削刃段(1)的轴线之间设有负芯距(5),负芯距(5)的宽度在0.1~0.3mm,所述切削刃(3)上侧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设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切削刃带(6)和第二切削刃带(7),所述第一切削刃带(6)的宽度在1.0~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钻,其特征在于:螺旋结构的所述排屑槽(4)的螺旋角度为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底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的深度在0.3*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3)的刃口为切平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芯距(5)的宽度在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刃带(6)的宽度在1.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底钻,包括切削刃段,与切削刃段相连接的避空段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上设有两条切削刃,相邻的所述切削刃之间且在所述切削刃段上开设有螺旋结构的排屑槽,螺旋结构的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度在20°至30°,所述排屑槽的深度在0.3~0.35*D,所述切削刃的刃口与切削刃段的轴线之间设有负芯距,负芯距的宽度在0.1~0.3mm,所述切削刃上侧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设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切削刃带和第二切削刃带,所述第一切削刃带的宽度在1.0~1.5mm。本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汤咸贵,翟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恒裕融创切削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0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