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27


本发明涉及led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1、传统的led驱动电源中,在电源ac开关打开的时候,输出灯具马上满载输出,那时候开关管的电流和电压应力会很大,因为△i=c*dv/dt和ε=l*di/dt,从上式可以看出,只要电压或电流变化率越快,产的的电流和电压尖峰就越高,因此所采用的半导体开关管就会承受相当大的电压或电流应力,电源的故障率就会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包括;

4、主功率电路,所述主功率设有输入端hv以及输出端,还包括变压器l1,所述变压器l1的第一线圈一端通过二极管d1与所述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第一线圈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端负极连接,第二线圈一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1以及电阻r3接地,第二线圈另一端接地;

5、控制ic电路,其包括主控单元u1,所述主控单元u1的电压环回授端与电阻r2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u1的信号接收端通过电阻r10接收admi信号,所述主控单元u1的驱动端通过电阻r6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采样电阻rcs1接地,漏极与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

6、还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一端与所述输入端hv连接的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另一端与电阻r1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通过电容c7接地,所述电阻r12另一端与电阻r1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另一端分别通过电阻r20以及电容c11接地,所述电阻r15另一端与稳压管z1一端连接,所述稳压管z1另一端分别通过电阻r21以及电容c9接地,所述稳压管z1另一端还通过电阻r18与稳压管u2的参考端连接,所述稳压管u2的第一导通端通过电阻r14接收电压,稳压管u2的第二导通端接地,其中第一导通端还依次通过电阻r16以及电阻r17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13与所述admi信号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u1的使能端通过电阻r4接收一电压,所述电阻r4通过电阻r11接地。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u1的pwm调光信号输入端接收pwm信号。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u1的vcc端通过电阻r5以及电阻r1与所述输入端hv连接,该vcc端还分别通过电容c2以及电容c3接地。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u1的电流环输入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通过电阻r7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还与所述采样电阻rcs1连接。

11、本申请有益效果为:

12、本申请增加了软启动电路,能有效降低电源的故障率,提升产品品质相当重要。对于一些一级负载,电源的品质是核心,因为电源是整个用电系统的心脏,一旦电源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瘫痪,所以提高电源的品质,是整个电源界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同时增加软启动电路后,当输出是led灯具时,灯光是缓慢由暗变亮,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对人眼也是一种保护作用,防止灯具一下变亮,人的眼晴有暂留效应,会感觉不舒服,没有护眼功能。加入软启动后,灯光柔和变亮,有护眼效果。

13、本申请改善本电源的故障率,提升其电源的品质,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该电路可靠性高,线路简单,容易实现,成本更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u1的使能端通过电阻r4接收一电压,所述电阻r4通过电阻r11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u1的pwm调光信号输入端接收pwm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u1的vcc端通过电阻r5以及电阻r1与所述输入端hv连接,该vcc端还分别通过电容c2以及电容c3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u1的电流环输入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通过电阻r7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还与所述采样电阻rcs1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非隔离拓朴软启动电路,包括输入端HV以及输出端,具体包括软启动电路,软启动电路包括一端与输入端HV连接的二极管D3,二极管D3另一端与电阻R12一端连接,电阻R12另一端通过电容C7接地,电阻R12另一端与电阻R15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分别通过电阻R20以及电容C11接地,电阻R15另一端与稳压管Z1一端连接,稳压管Z1另一端分别通过电阻R21以及电容C9接地,稳压管Z1另一端还通过电阻R18与稳压管U2的参考端连接,稳压管U2的第一导通端通过电阻R14接收电压,稳压管U2的第二导通端接地,其中第一导通端还依次通过电阻R16以及电阻R17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13与ADMI信号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岑锐秋,李进,张鸿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东菱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