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与流程

xiaoxiao3月前  29


本发明涉及建筑中柱加固,更具体的说是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建筑物仍有微沉降的趋势,中柱扭剪已经破坏,随着建筑结构内力继续重分布,会加大中柱破坏关失效的可能;如果建筑物沉降继续加大,中柱承载力将会完全失效,建筑将有可能整体倒塌;需要加快速度对中柱进行有效的加固,确保中柱承载力不因建筑物的沉降、倾斜、变形原因而失效,只要整栋建筑物的沉降、倾斜量不大时,建筑物仍处于安全状况;同时检测发现建筑物仍有下沉、倾斜,应采取加固措施对基础进行有效的加固;当中柱安全可靠,基础稳定后应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做好加固处理;类似于专利号为cn201310285291.9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子加固装置和方法,包括在原钢筋混凝土柱子上,利用自锚定位螺栓和自锚螺栓固定模板系统,解决了建筑物内中部柱子、建筑物外侧柱子和建筑物转角部位柱子加宽加厚时安装模板的难题,该装置可以有效控制钢筋混凝土加固柱的几何尺寸,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达到加厚加宽原钢筋混凝土柱子并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该发明制作容易,安装方便,针对性强,操作简单,解决了原钢筋混凝土柱子加固时模板系统安装的难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该方法无法通过浇筑无法进行全面封闭的支撑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空心劲型钢筋砼柱进行托换荷载处理通过浇筑,进而解决无法进行全面封闭的支撑加固的问题。

2、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在破坏的中柱周边增设多个钢板套,多个钢板套依次堆叠设置在上楼板底和下楼地面之间;

4、s2:通过在钢板套内浇筑,形成以内侧为钢筋、外侧为钢板套、填充高强砼三者为一体的空心劲型钢筋砼托换柱。

5、优选的,所述的s1包括:

6、s11:在施工前先预安装多个液压支撑装置在破坏的中柱的上楼板底和下楼地面之间;

7、s12:在浇筑前预先在破坏的中柱周边增加竖向的钢箍筋,钢箍筋支撑在上楼板底和下楼地面之间;

8、s13:将位于下楼地面的底层的钢板套进行组装并固定在破坏的中柱周边。

9、优选的,所述的s13包括:

10、s131:通过往下楼地面的底层的钢板套内浇灌倒入高强混凝土浆料;

11、s132:静置至高强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再在底层的钢板套上堆叠设置钢板套;

12、s133:再在钢板套和凝固的高强混凝土浆料上添加浇灌倒入高强混凝土浆料,重复s132,如此往复直至添加至与上楼板底相平。

13、优选的,所述的s13包括:

14、s134:在组装钢板套时,将钢板套上多个弧形板拼成指定形状;

15、s135:在弧形板的中心处旋转调节螺杆,调整弧形板与破坏的中柱的距离;

16、s136:再通过螺栓将多个弧形板进行固定衔接。

17、优选的,所述的s133包括:

18、s137:在对于高处的钢板套进行浇筑时,使用运高浇筑装置进行高处的高强混凝土浆料的浇筑;

19、s138:将运高浇筑装置位移至指定位置后进行抱闸脚轮的固定,通过将运高浇筑装置上的多角度密封接头螺纹连接对于高处的钢板套的浇筑连接框进行预浇灌前的连接准备。

20、优选的,所述的s138:

21、s139:控制运高浇筑装置上的微调驱动电机,通过螺杆螺纹筒配合驱动微调螺纹套筒转动在升降板内,驱动升降板在运输底板纵向微调的位移;

22、s140:升降的升降板带动支撑座、u管运送器、u管角度调节器和多角度密封接头同步升降微调,进而方便多角度密封接头与浇筑连接框连接的微调。

23、优选的,所述的s133包括

24、s141:通过在运高浇筑装置的支撑座上对u管角度调节器进行控制,u管角度调节器驱动在支撑座上沿着u形轨迹驱动;

25、s142:u形添加管的一端短,另一端长,u形添加管的短的一端用于浇筑原料的添加;

26、s143:u形添加管的长的一端用于固定连接多角度密封接头,通过多角度密封接头连接浇筑连接框。

27、优选的,所述的s142包括

28、s144:u形添加管的短的一端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浆料添加口,不使用的浆料添加口通过螺纹端盖密封;

29、s145:使用的浆料添加口上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并连通添加料斗,通过添加料斗往u形添加管内添加高强混凝土浆料。

30、优选的,所述的s143包括:

31、s146:u形添加管的长的一端内转动设置有螺旋推进轴,螺旋推进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运输驱动器,运输驱动器通过电机座固定在u形添加管的外壁;

32、s147:螺旋推进轴转动在内转动座内,内转动座固定在u形添加管内。

33、优选的,所述的s146包括:

34、s148:u形添加管的长的一端固定并连通内球形接头,内球形接头上设置有阔开槽,内球形接头通过阔开槽连通连接螺纹接头;

35、s149:内球形接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转动短轴,内球形接头通过转动短轴转动在弧形接头外框和内球槽座内;

36、s150:内球槽座密封固定在弧形接头外框内,内球槽座的下侧端设置有侧弧形开槽用于u形添加管的角度变化的滑动。

3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本申请文件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3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3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3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33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42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43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46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中柱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既有建筑中柱突然损坏的抢险加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破坏的中柱周边增设多个钢板套,多个钢板套依次堆叠设置在上楼板底和下楼地面之间;通过在钢板套内浇筑,形成以内侧为钢筋、外侧为钢板套、填充高强砼三者为一体的空心劲型钢筋砼托换柱;在施工前先预安装多个液压支撑装置在破坏的中柱的上楼板底和下楼地面之间;在浇筑前预先在破坏的中柱周边增加竖向的钢箍筋,钢箍筋支撑在上楼板底和下楼地面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空心劲型钢筋砼柱进行托换荷载处理通过浇筑,进而解决无法进行全面封闭的支撑加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如军,刘文汉,吴宪,唐明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