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38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1、阶段城市高架防撞墙在进行更换时利用绳锯或盘踞拆除完整的防撞墙,在原位置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进行完整的防撞墙新建。

2、然而采用预制防撞墙与高架浇筑结合时,采用传统的木模板进行支护时,木模板的结构强度不足,采用钢结构的模板进行支护时,钢结构的模板重量大不便于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高架防撞墙采用钢模板施工时,钢结构模板重量大,不便移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包括:竖板和底板,所述竖板和所述底板呈l型连接,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设有可升降的移动轮组件,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移动轮组件的支撑轮的通孔。

2、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轮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连接有所述支撑轮,且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通孔处,所述固定板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板高度的高度调节件。

3、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套筒和螺杆,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螺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上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且所述螺杆顶端设有转盘。

4、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杆,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限位杆的限位孔。

5、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限位杆为两个。

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竖板为中空的双层板结构,双层的所述竖板中间形成导流槽,所述竖板顶端设有与所述导流槽连通的水箱,且所述竖板的内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导流槽的孔阵。

7、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槽内填充有吸水材料。

8、进一步改进为,双层板结构的所述竖板顶端封闭并开设有一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相比于常规钢结构模板,在模板上安装了移动轮组件,进而便于其移动。同时,该移动轮组件是可升降的,在进行支模时,移动轮组件收回,使得钢模板底部与地面平齐,避免有过大缝隙导致漏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板和底板,所述竖板和所述底板呈l型连接,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设有可升降的移动轮组件,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移动轮组件的支撑轮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连接有所述支撑轮,且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通孔处,所述固定板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板高度的高度调节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套筒和螺杆,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螺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上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且所述螺杆顶端设有转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杆,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限位杆的限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为中空的双层板结构,双层的所述竖板中间形成导流槽,所述竖板顶端设有与所述导流槽连通的水箱,且所述竖板的内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导流槽的孔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内填充有吸水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双层板结构的所述竖板顶端封闭并开设有一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包括:竖板和底板,所述竖板和所述底板呈L型连接,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设有可升降的移动轮组件,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移动轮组件的支撑轮的通孔。本技术提供的防撞墙侧向浇筑支护钢模板结构,相比于常规钢结构模板,在模板上安装了移动轮组件,进而便于其移动。同时,该移动轮组件是可升降的,在进行支模时,移动轮组件收回,使得钢模板底部与地面平齐,避免有过大缝隙导致漏浆。

技术研发人员:汤天鸣,杨瑞年,周乐,陈文浩,施寅伟,李洋,王灏,张云妹,王嘉睿,计诚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