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xiaoxiao3月前  42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涉及一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据发明人研究了解,目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原研药的制备过程为:厄贝沙坦与甘露醇、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加入聚乙烯醇粘合剂进行湿法制粒,然后在外加苯磺酸氨氯地平、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混合,最后与硬脂酸镁总混。该制备过程相对简单,通用。

3、然而,在发明人进行具体制备的过程中发现,湿法制粒中,厄贝沙坦占比61.8%,厄贝沙坦为蓬松物质,本身具有粘性和磨损性,由于其在水中难溶,自身粒径要小;其中的填充剂为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均占比较小,合计占比33.4%,因此,湿法所得颗粒与苯磺酸氨氯地平、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混合,最后与硬脂酸镁总混后,由于内含占比较大的厄贝沙坦和易粘冲的辅料甘露醇,导致最终压片时非常容易粘冲,从而影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生产效率。其中,甘露醇影响体内药物的渗透性,甘露醇的用量不能随意调节;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加大用量,会改善粘冲,但众所周知的是,在优化药物处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硬脂酸镁用量,在稳定性放置期间会降低片剂的溶出,从而导致生物不等效的风险,因此不能轻易改变硬脂酸镁的添加量。所以急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粘冲问题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以提高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在不改变现有处方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方法的改进解决粘冲问题,同时控制了生物不等效的风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处方,以重量百分数计,厄贝沙坦100份,甘露醇30~35份,微晶纤维素20~25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0~5.0份,聚乙烯醇eg-05p 3.0~4.0份,苯磺酸氨氯地平13.0~14.0份,硬脂酸镁1.5~2.0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将聚乙烯醇eg-05p加水溶解制成重量浓度为6~8%的粘合剂溶液;

5、将厄贝沙坦、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一部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所述粘合剂溶液进行湿法制粒,然后干燥、整粒获得厄贝沙坦颗粒;

6、将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另一部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获得苯磺酸氨氯地平预混物;

7、将所述厄贝沙坦颗粒与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预混物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部分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8、将总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压片;压片过程中,将另一部分硬脂酸镁喷涂至压片冲头,喷涂至压片冲头的硬脂酸镁为处方中硬脂酸镁总重量的5.0~20.0%。

9、本发明首先采用微量硬脂酸镁喷涂至压片冲头(模具)的方式,降低物料与压片冲头之间的粘性,以解决粘冲问题,从而提高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生产效率;其在实际生产中,粘冲问题确实能够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经过长时间压片后会出现涩冲现象,因此,仅通过采用微量硬脂酸镁喷涂至压片冲头的方式难以完全解决粘冲问题。对此本发明经过进一步实验意外地发现,湿法制粒过程中,粘合剂溶液的浓度配合微量硬脂酸镁喷涂至压片冲头的方式能够改变长时间压片后出现的涩冲现象,研究表明,上述处方制备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过程中,当采用重量浓度为6~8%聚乙烯醇eg-05p的粘合剂溶液进行湿法制粒配合微量硬脂酸镁喷涂至压片冲头时,能够完全解决粘冲问题,大大提高了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生产效率,同时采用的处方与原研药相同,从而控制了制备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生物不等效的风险。

10、另外,本发明通过实验表明,与其他聚乙烯醇相比,选择聚乙烯醇eg-05p获得的片剂与原研药的溶出曲线更相似,能够更好的控制制备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生物不等效的风险。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eg-05p的运动粘度在4.5~6.1mm2/s,购自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热水溶解聚乙烯醇。具体地,所述热水的温度为80~90℃。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厄贝沙坦进行气流粉碎后制备厄贝沙坦颗粒。粉碎的方法还包括研磨等,相比研磨等其他粉碎方法,采用气流粉碎厄贝沙坦,能够降低厄贝沙坦在制备过程中的损失量。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湿法制粒过程中,添加纯化水。通过添加纯化水,提高湿法造粒的效率,同时调节湿法制粒的湿度,并降低整粒后的细分量,提高原辅料的利用率。

15、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纯化水的添加量为处方中厄贝沙坦重量的69~95%。该条件中制备的颗粒分布更均匀,软材湿度更适当。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厄贝沙坦颗粒中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与苯磺酸氨氯地平预混物中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重量比为1:0.9~1.1。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湿法制粒后进行烘干的温度为50~70℃。避免温度过高,水分挥发过快破坏颗粒结构。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片至应当为100~150n。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片至堆密度为0.370~0.400g/ml。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涂至压片冲头的硬脂酸镁为处方中硬脂酸镁总重量的5.0~10.0%,优选为5.0~6.0%。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2、本发明通过调整重量浓度为6~8%的粘合剂溶液进行湿法制粒,制粒分布均匀,软材湿度适当;其配合微量硬脂酸镁喷涂至压片冲头,从而完美解决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制备过程中存在的粘冲问题,经过实际生产表明,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压制100万片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未出现涩冲、粘冲,生产质量稳定、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处方,以重量百分数计,厄贝沙坦100份,甘露醇30~35份,微晶纤维素20~25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0~5.0份,聚乙烯醇eg-05p 3.0~4.0份,苯磺酸氨氯地平13.0~14.0份,硬脂酸镁1.5~2.0份;其特征是,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乙烯醇eg-05p的运动粘度在4.5~6.1mm2/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厄贝沙坦进行气流粉碎后制备厄贝沙坦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湿法制粒过程中,添加纯化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纯化水的添加量为处方中厄贝沙坦重量的69~9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厄贝沙坦颗粒中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与苯磺酸氨氯地平预混物中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重量比为1:0.9~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湿法制粒后进行烘干的温度为50~6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压片至应当为100~150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压片至堆密度为0.370~0.400g/ml。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喷涂至压片冲头的硬脂酸镁为处方中硬脂酸镁总重量的5.0~10.0%,优选为5.0~6.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将聚乙烯醇EG‑05P加水溶解制成重量浓度为6~8%的粘合剂溶液;将厄贝沙坦、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一部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所述粘合剂溶液进行湿法制粒,然后干燥、整粒获得厄贝沙坦颗粒;将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另一部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获得苯磺酸氨氯地平预混物;将所述厄贝沙坦颗粒与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预混物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部分硬脂酸镁进行总混;将总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压片;压片过程中,将另一部分硬脂酸镁喷涂至压片冲头。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处方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方法的改进解决粘冲问题,同时控制了生物不等效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军,邹金凤,杨建国,江鸿,霍圆圆,吴对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施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