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换热管,尤其涉及一种防垢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1、换热装置进行热量回收操作时,换热管内部流通水流的温度升高,使水流中的水垢会加速析出凝结在换热管的内壁上,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换热管内壁上凝结的水垢及其他附着物日益增多,造成换热装置的堵塞,影响换热效率。
2、现有技术中,cn 106643214 a公开了一种防垢换热器,将换热管内部限制为多个防垢段,在每个防垢段内部都设有一个防垢块,防垢块在防垢段内跟随管道内部流量的波动而浮动,与换热管内壁碰撞摩擦,减少换热管内壁的结垢,有效的延长了换热器的清洗间隔。
3、但是,现有技术在换热管中设置多个固定节以形成防垢段的形式,本身就影响了装置的流通效率,而且固定节与换热管内壁形成了清洁死角,难以被清理。另外,防垢块对附着物清理后,附着物在换热管内随水流移动,各个位置的附着物在水流作用下容易堆积在管道狭窄处,形成阻碍,且狭窄处不便于清理,增加了设备的清洗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清除换热管内壁的附着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垢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循环排污机构以及清垢球,循环排污机构能够连通于换热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清垢球能够在水流作用下从进水口移动到出水口以清理换热管的内壁,循环排污机构能够从出水口接收清垢球并将清垢球输送到进水口中。
3、在一些实施例中,清垢球包括球体,球体的直径小于换热管的内径,球体上设置有多个刮环和/或多个锁环;其中,刮环设置于球体的外周,清垢球通过刮环与换热管的内壁间隙配合;锁环设置于球体的外周,锁环的外周边缘上设置有多个刮齿,清垢球通过刮齿与换热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4、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垢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件,第一三通件包括第一主管和连通于第一主管一侧的第一支管,第一主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换热管的出水口以及出水管路,第一主管内设有拦截体,清垢球在拦截体的拦截作用下经由第一支管进入循环排污机构的第一端。
5、在一些实施例中,拦截体上设置有用于过滤附着物的过滤孔。
6、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垢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三通件,第二三通件包括第二主管和连通于第二主管侧部的第二支管,第二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换热管的进水口以及进水管路,第二支管的第一端连通于循环排污机构的第二端,第二三通件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或断开第二支管的封堵组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组件包括连通于第二主管且与第二支管相对设置的第三支管、设置于第三支管远离第二主管的一端的封闭板、连接于封闭板的弹簧、连接于弹簧的封堵片,封堵片能够在位于第二支管中的关闭位置和位于第三支管中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循环排污机构包括运送组件,运送组件能够将清垢球运送至进水口。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运送组件包括托块和用于推动托块移动的,托块顶部设有能够至少部分容纳清垢球的凹陷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循环排污机构包括循环管,循环管沿流动方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清垢球进入循环排污机构时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二位置,以使得清垢球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滚动至第二位置;托块能够在推杆的推动下将清垢球由第二位置运送至进水口。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循环管上设有可开合的排污口,排污口设置于第三位置,在流动方向上,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方。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防垢换热装置,清垢球通过水流作用由换热管的进水口移动到出水口,并且在循环排污机构的作用下由出水口返回至进水口,以对换热管进行循环清理。清垢球贯穿换热管并对其内壁进行清理,避免换热管内部存在清洁死角,同时也避免了被清理的附着物在换热管内部的堆积,有效改善了换热管内壁附着物的清除效果。
1.一种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1)、循环排污机构(2)以及清垢球(3),所述循环排污机构(2)能够连通于所述换热管(1)的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所述清垢球(3)能够在水流作用下从所述进水口(101)移动到所述出水口(102)以清理所述换热管(1)的内壁,所述循环排污机构(2)能够从所述出水口(102)接收所述清垢球(3)并将所述清垢球(3)输送到所述进水口(10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垢球(3)包括球体(301),所述球体(301)的直径小于所述换热管(1)的内径,所述球体(301)上设置有多个刮环(302)和/或多个锁环(30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垢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件(4),所述第一三通件(4)包括第一主管(401)和连通于所述第一主管(401)一侧的第一支管(402),所述第一主管(40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换热管(1)的出水口(102)以及出水管路,所述第一主管(401)内设有拦截体(403),所述清垢球(3)在所述拦截体(403)的拦截作用下经由所述第一支管(402)进入所述循环排污机构(2)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体(403)上设置有用于过滤附着物的过滤孔(40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垢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三通件(5),所述第二三通件(5)包括第二主管(501)和连通于所述第二主管(501)侧部的第二支管(502),所述第二主管(501)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换热管(1)的所述进水口(101)及进水管路,所述第二支管(502)连接于所述循环排污机构(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通件(5)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支管(502)的封堵组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6)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主管(501)且与所述第二支管(502)相对设置的第三支管(601)、设置于所述第三支管(601)远离所述第二主管(501)的一端的封闭板(602)、连接于所述封闭板(602)的弹簧(603)、连接于所述弹簧(603)的封堵片(604),所述封堵片(604)能够在位于所述第二支管(502)中的关闭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三支管(601)中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排污机构(2)包括运送组件(202),所述运送组件(202)能够将所述清垢球(3)运送至所述进水口(1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组件(202)包括托块(203)和用于推动所述托块(203)移动的推杆(204),所述托块(203)顶部设有能够至少部分容纳所述清垢球(3)的凹陷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排污机构(2)包括循环管(201),所述循环管(201)沿流动方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清垢球(3)进入所述循环排污机构(2)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位置,以使得所述清垢球(3)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滚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垢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201)上设有可开合的排污口(205),所述排污口(205)设置于第三位置,在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