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窗框压纱装置及压纱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网窗纱压纱机及用该压纱机进行压纱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金属网纱窗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金属网周边压入窗框的凹槽内,然后用胶条压在在凹槽内的网片外侧。现有的窗框压纱装置包括架体和位于该架体上的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带有横梁的下压架体,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下压气缸,在所述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下方设置有下压板,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条,在所述限位条一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水平顶杆的水平顶紧气缸,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压轮架轨道,在所述压轮架轨道上设置有可以升降的压轮,压轮为中间带有环状凹槽的滑轮,将窗框固定在工作台上后,铺好并固定网片,将胶条放置在与窗框的凹槽对应的网片上方,下压压轮的同时前推,将胶条和网片边缘一次性压入窗框的凹槽内。上述设备和方法如果用来处理如塑料网、尼龙网等非网片,因非网片更容易拉伸和变形,因此可以很好的完成装配。但如果用该设备和方法装配网片的纱窗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由于网片回弹力度大,不容易拉伸,在直接将滑轮压在胶条上后,因胶条为圆形,胶条在下压过程中发生滚动,使得压入窗框的凹槽内的网片不直,造成网片平整度差,而且网面抗冲击强度差;其二,随着胶条的下压,网片在靠近窗框内侧边弯曲,因网片靠近内侧的一边被下压板压住,这样,网片下压过程中,只能对位于边框外侧的网片边缘向下卷曲,作为窗纱的窗框内部的网片不能展平和抻紧,窗纱的抗冲击能力差、透光性能差;其三,在胶条下压过程中,网片因自身性能容易发生回弹,使窗纱的平整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窗纱网面平整、抗冲击性能好、使用方便胶条固定牢固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金属网窗纱压纱机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架体和位于该架体上的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带有横梁的下压架体,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下压气缸,在所述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下方设置有下压板,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条,在所述限位条一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水平顶杆的水平顶紧气缸,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压轮架轨道,在所述压轮架轨道上设置有可以沿该压轮架轨道移动的第一压轮架和第二压轮架,在所述第一压轮架上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的第一压轮座,在所述第一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一压轮,在所述第二压轮架下方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第二压轮座,在所述的第二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二压轮;所述第一压轮为滑轮;所述第二压轮的周边为圆柱面;在所述第一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盘,在所述第二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盘。
3、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4、所述第一压轮、第一限位盘、第二压轮和第二限位盘以及边框卡槽、胶条的规格满足以下公式:r1-r1≦h-(d+h1),其中,r1为第一压轮的半径;r1为第一限位盘的半径;h为边框卡槽的深度;d为胶条的直径;h1为第一压轮的轮槽的深度;r2-r2≧h-d,其中,r2为第二压轮的半径;r2为第二限位盘的半径;h为边框卡槽的深度;d为胶条的直径;
5、在所述第一压轮架上设置有第一压轮气缸,所述第一压轮座与所述第一压轮气缸的第一压轮顶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压轮架上设置有第二压轮气缸,所述第二压轮座与所述第二压轮气缸的第二压轮顶杆固定;
6、在所述第二压轮架前方的压轮架轨道上设置有可以沿该压轮架轨道移动的第三压轮架,在所述第三压轮架上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的第三压轮座,在所述第三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三压轮,在所述第三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盘;
7、所述第三压轮为靠近边框外侧的直径略大的圆台状。
8、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金属网窗纱压纱机进行压纱的方法。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使用上述金属网窗纱压纱机进行压纱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0、第一步,将窗框放置在工作台上固定
11、将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回缩,将窗框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将窗框压胶条的一侧的边框位于限位条与水平顶紧气缸的水平顶杆之间,然后通过水平顶杆将窗框的边框固定在限位条与水平顶杆之间;
12、第二步,铺设网片并固定
13、将网片铺设在窗框上方,将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下压,下压板压在网片上方并把网片固定;
14、第三步,剪去被固定边框两端的网片的角部
15、用剪刀将被固定边框两端的网片的角部剪掉,剪切角度为与边框呈45度,网片边缘与窗框内角顶点平齐;
16、第四步,在与窗框边框的凹槽对应位置的网片划痕
17、下压第一压轮座,使得第一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一压轮架,第一压轮将与边框卡槽对应的网片弯折,网片在边框卡槽处形成网片凹槽;
18、第五步,初次下压该边框上的胶条,使得网片和胶条一部分部分压入凹槽中
19、将第一压轮架退回到被固定边框的端部,将胶条的端部放入网片凹槽的端部,下压第一压轮座,使得第一压轮压在胶条的端部,该第一压轮的轮槽正好卡在胶条上方,第一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将胶条沿网片凹槽捋顺,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一压轮架,胶条和与边框卡槽上方的网片在第一压轮的作用下,胶条的轴线低于边框卡槽的上沿,在胶条的下半部分下方位于网片凹槽内,胶条的上方被第一压轮的轮槽卡住,下压过程中不会翻滚;
20、第六步,转动窗框,将与该边框相对的边框固定,
21、将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回缩,将水平顶紧气缸的水平顶杆回缩,转动窗框,使与该边框相对的边框位于限位条与水平顶杆之间,通过水平顶杆将窗框的边框固定在限位条与水平顶杆之间;
22、第七步,剪去被固定边框两端的网片的角部
23、用剪刀将被固定边框两端的网片的角部剪掉,剪切角度为与边框呈45度,网片边缘与窗框内角顶点平齐;
24、第八步,在与窗框边框的凹槽对应位置的网片划痕
25、下压第一压轮座,使得第一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一压轮架,第一压轮将与边框卡槽对应的网片弯折,网片在边框卡槽处形成网片凹槽;
26、第九步,初次下压该边框上的胶条,使得网片和胶条一部分部分压入凹槽中
27、将第一压轮架退回到被固定边框的端部,将胶条的端部放入网片凹槽的端部,下压第一压轮座,使得第一压轮压在胶条的端部,该第一压轮的轮槽正好卡在胶条上方,第一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将胶条沿网片凹槽捋顺,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一压轮架,胶条和与边框卡槽上方的网片在第一压轮的作用下,胶条的轴线低于边框卡槽的上沿,在胶条的下半部分下方位于网片凹槽内,胶条的上方被第一压轮的轮槽卡住,下压过程中不会翻滚;
28、第十步,初次下压另外两个边框的胶条和网片
29、将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回缩,将水平顶紧气缸的水平顶杆回缩,转动窗框,依次将另外的边框位于限位条与水平顶杆之间,通过水平顶杆将窗框的边框固定在限位条与水平顶杆之间,然后依次进行第八步和第九步,直至将各个边框的胶条和网片完成初次下压;
30、第十一步,再次下压胶条和网片
31、移开第一压轮架,将第二压轮架移动至固定的边框上方,使第二压轮压在胶条上方,第二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二压轮架,胶条和与边框卡槽内的网片凹槽在第二压轮的作用下,胶条和网片被压入边框卡槽中;
32、第十二步,再次下压另外三个边框上的胶条和网片
33、依次将另外三个边框固定在限位条与水平顶杆之间,使第二压轮压在胶条上方,第二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二压轮架,胶条和与边框卡槽内的网片凹槽在第二压轮的作用下,胶条和网片被压入边框卡槽中;
34、第十三步,修剪窗框
35、将边框卡槽外侧的网片裁掉。
36、作为进一步改进,对于带有第三压轮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来说,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37、在所述第四步在与窗框边框的凹槽对应位置的网片划痕步骤中,
38、下压第三压轮座,使得第三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三压轮架,第三压轮将与边框卡槽对应的网片弯折,网片在边框卡槽处形成网片凹槽。
39、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及用该压纱机进行压纱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0、其一,由于包括架体和位于该架体上的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带有横梁的下压架体,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下压气缸,在所述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下方设置有下压板,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条,在所述限位条一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水平顶杆的水平顶紧气缸,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压轮架轨道,在所述压轮架轨道上设置有可以沿该压轮架轨道移动的第一压轮架和第二压轮架,在所述第一压轮架上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的第一压轮座,在所述第一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一压轮,在所述第二压轮架下方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第二压轮座,在所述的第二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二压轮;所述第一压轮为滑轮;所述第二压轮的周边为圆柱面;在所述第一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盘,在所述第二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盘;将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回缩,将窗框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将窗框压胶条的一侧的边框位于限位条与水平顶紧气缸的水平顶杆之间,然后通过水平顶杆将窗框的边框固定在限位条与水平顶杆之间;将网片铺设在窗框上方,将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下压,下压板压在网片上方并把网片固定;用剪刀将被固定边框两端的网片的角部剪掉,剪切角度为与边框呈45度,网片边缘与窗框内角顶点平齐;下压第一压轮座,使得第一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一压轮架,第一压轮将与边框卡槽对应的网片弯折,网片在边框卡槽处形成网片凹槽;将第一压轮架退回到被固定边框的端部,将胶条的端部放入网片凹槽的端部,下压第一压轮座,使得第一压轮压在胶条的端部,该第一压轮的轮槽正好卡在胶条上方,第一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将胶条沿网片凹槽捋顺,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一压轮架,胶条和与边框卡槽上方的网片在第一压轮的作用下,胶条的轴线低于边框卡槽的上沿,在胶条的下半部分下方位于网片凹槽内,胶条的上方被第一压轮的轮槽卡住,下压过程中不会翻滚;转动窗框,将其它边框中的网片和胶条进行初步下压;移开第一压轮架,将第二压轮架移动至固定的边框上方,使第二压轮压在胶条上方,第二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二压轮架,胶条和与边框卡槽内的网片凹槽在第二压轮的作用下,胶条和网片被进一步压入边框卡槽中;将边框卡槽外侧的网片裁掉;
41、优点(一)、先用第一压轮将与边框卡槽对应的网片弯折,网片在边框卡槽处形成网片凹槽;第一压轮直接将网片压入边框卡槽内,在第一压轮前进时,第一压轮下端插入边框卡槽内,保证了网片凹槽不发生弯曲,窗纱网片更加平整;
42、优点(二)、将胶条的端部放入网片凹槽的端部,下压第一压轮座,使得第一压轮压在胶条的端部,该第一压轮的轮槽正好卡在胶条上方,第一限位盘压在边框卡槽的上沿,将胶条沿网片凹槽捋顺,沿压轮架轨道前推第一压轮架,在初次下压胶条和网片时,胶条不会发生翻滚,很容易就压进边框卡槽中,而且在胶条和网片下压时,靠近窗框内侧的网片也向边框卡槽下方移动,作为窗纱的网片被抻紧和展平;
43、优点(三)、所述第一压轮为带有轮槽的滑轮,在初次下压胶条和网片时,胶条卡在第一压轮的轮槽中,在下压过程中,胶条不容易翻滚,第二压轮周边为柱面,下压力度更大,胶条及网片很好地被压入边框卡槽中,避免了网片和胶条从边框卡槽中脱出;
44、优点(四)、先将胶条和网片初次下压,将四个边框的胶条和网片初步压入边框卡槽中,然后再次下压胶条和网片,这样,窗纱不会扭曲,更加平整,抗冲击力更强;
45、优点(五)、
46、用剪刀沿与边框呈45度沿线将网片的角部剪去,网片与窗框内角顶点平齐,第一压轮压网片凹槽不受影响,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将网片下压也不受影响,胶条和网片在窗框四个角部按压更加牢固,避免了网片脱出,而且还避免了窗框角部的网片的漏洞;
47、优点(六)、
48、在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带有横梁的下压架体,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下压气缸,在所述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下方设置有下压板,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条,在将网片压入边框卡槽时,网片的另一侧被下压板压住,避免了胶条下压过程中网片移位造成网片倾斜或扭曲;
49、其二 ,由于所述第一压轮、第一限位盘、第二压轮和第二限位盘以及边框卡槽、胶条的规格满足以下公式:r1-r1≦h-(d+h1),其中,r1为第一压轮的半径;r1为第一限位盘的半径;h为边框卡槽的深度;d为胶条的直径;h1为第一压轮的轮槽的深度;r2-r2≧h-d,其中,r2为第二压轮的半径;r2为第二限位盘的半径;h为边框卡槽的深度;d为胶条的直径;将网片折弯时,使得网片折弯深度相对较浅,只保证可以把胶条卡进去即可,使得放入胶条后,初次下压时,网片和胶条有向下移动的空间,网片进一步抻紧,此时网片底部距离边框卡槽底部有一段距离,再次下压胶条和网片时,网片进一步抻紧,进一步提高了网面的平整度;
50、其三,由于在所述第一压轮架上设置有第一压轮气缸,所述第一压轮座与所述第一压轮气缸的第一压轮顶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压轮架上设置有第二压轮气缸,所述第二压轮座与所述第二压轮气缸的第二压轮顶杆固定,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分别通过第一压轮气缸和第二压轮气缸向下顶压,使用更加方便;
51、其四,在所述第一压轮架前方的压轮架轨道上设置有可以沿该压轮架轨道移动的第三压轮架,在所述第三压轮架上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的第三压轮座,在所述第三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三压轮,在所述第三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盘,通过第三压轮将网片上折出网片凹槽,使用更加方便;
52、其五,由于所述第三压轮为靠近边框外侧的直径略大的圆台状,网片凹槽底部为里高外低的斜面,下压胶条和网片时,网片向外拉的力度更大,网片更能抻紧,进一步提高了窗纱网片的平整度。
1.金属网窗纱压纱机,包括架体和位于该架体上的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带有横梁的下压架体,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下压气缸,在所述下压气缸的下压顶杆下方设置有下压板,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条,在所述限位条一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水平顶杆的水平顶紧气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压轮架轨道,在所述压轮架轨道上设置有可以沿该压轮架轨道移动的第一压轮架和第二压轮架,在所述第一压轮架上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的第一压轮座,在所述第一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一压轮,在所述第二压轮架下方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第二压轮座,在所述的第二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二压轮;所述第一压轮为滑轮;所述第二压轮的周边为圆柱面;在所述第一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盘,在所述第二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轮、第一限位盘、第二压轮和第二限位盘以及边框卡槽、胶条的规格满足以下公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轮架上设置有第一压轮气缸,所述第一压轮座与所述第一压轮气缸的第一压轮顶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压轮架上设置有第二压轮气缸,所述第二压轮座与所述第二压轮气缸的第二压轮顶杆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轮架前方的压轮架轨道上设置有可以沿该压轮架轨道移动的第三压轮架,在所述第三压轮架上设置有可以竖向升降的第三压轮座,在所述第三压轮座下方设置有第三压轮,在所述第三压轮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轮为靠近边框外侧的直径略大的圆台状。
6.使用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进行压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7.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网窗纱压纱机进行压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