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xiaoxiao3月前  65


本发明涉及地基加固,具体是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对于不同土质区域需要使用不同的装置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软土地基同样也需要进行多次的处理,使得软土部分更加紧实,进行后续施工时得以保证建筑安全。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 116180710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土施工用的地基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顶部的顶盖,以及设置于所述顶盖内的吸水机构;所述外壳体内中心设置有注浆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和吸水机构相连通,吸水机构包括第一齿轮,设置于顶盖上端的软管,设置于收纳槽一侧的传动壳,以及设置于第一齿轮底部的传动杆,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顶盖底部内壁,所述软管延伸至外壳体内、位于外壳体和注浆机构之间,所述传动杆的底部与外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 109537387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道路路面地基加固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压平装置,所述机架包括设置为框性结构的两个固定框;所述两个固定框之间固定有补料装置;所述每个压平装置包括有振动框,每个振动框上均设置有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振动框上的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均由设置在固定框上的液压杆控制;所述每个振动框内均设置有固定在振动框内壁上的固定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两侧的固定柱,固定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固定柱固定有穿过固定柱的转杆,所述转杆上套设有椭圆块,所述椭圆块正下方设置有受力装置,电机与两个转杆之间均通过皮带连接。本发明施工方便,能有效的对凹凸不平的地基压实,且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4、但现有的加固装置,装置在进行固定杆的放置过程中,缺乏对应的定位装置,这会导致固定杆的位置无法准确固定,因此可能会导致固定杆的歪斜,从而使得整体的地基结构歪斜,影响后续的正常建筑流程。其次,如果直接通过固定杆外侧的通孔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会造成混凝土在通孔处的堵塞,影响浇筑,而如果直接将混凝土倒入对应的基坑中,由于缺乏震动装置的作用,混凝土之间会有气泡,接触不实,也会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出缺乏定位结构与混凝土气泡存在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开设有浇筑孔,所述浇筑孔为多组圆周阵列,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弧形结构,伸缩杆与限位板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位置的歪斜。外壁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使得固定杆的四周受力较为均匀,同时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也会增加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腔中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正面设置有摇把,所述转轴的背面套装有摆动杆,摇动摇把,带动摆动杆的震动,对混凝土进行震动,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

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腔与底座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圆孔的内腔中。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框,所述工作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滑槽的内腔中。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块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圈套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之间设置有合页连接,所述旋转板的一侧铰接有滚轮,所述旋转板的内腔开设有通孔。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通孔的内腔中,所述限位杆的外圈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均与旋转板固定连接,移动块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之间的弹簧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的作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外侧,限位杆为弹簧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与弹簧,可以提升移动块的稳定性。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底座与第二移动板的内腔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设置有第三移动板,所述螺纹杆与第三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置有旋钮。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移动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工作框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设置在第三滑槽的内腔中。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铰接有连接板,旋转旋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在螺纹孔内腔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轴承连接的第三移动板一起上下移动。第三移动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铰接的连接板进行角度的转动,根据实际支护的需要,调整连接板支护的角度与作用点从而提升支护效果。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在移动块的顶部浇筑配重块,配重块为预制水泥件,因此施工会更加快速。配重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第一滑块可入凹槽的内腔中,从而提升配重块的固定性与稳定性

12、一种地基加固装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001、限位,固定杆放入圆孔的内腔并进入基坑的内腔中。伸缩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与限位板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位置的歪斜;

14、s002、支撑,移动块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之间的弹簧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的作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外侧,限位杆为弹簧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与弹簧,可以提升移动块的稳定性;

15、s003、配重,在移动块的顶部浇筑配重块,配重块为预制水泥件,因此施工会更加快速。配重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第一滑块可入凹槽的内腔中,从而提升配重块的固定性与稳定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中,通过伸缩杆和限位板的配合,伸缩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与限位板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位置的歪斜。外壁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使得固定杆的四周受力较为均匀,同时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也会增加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

18、2、本发明中,通过固定杆和摆动杆的配合,混凝土从固定杆的顶部的开口流入,由于重力向下移动,并从浇筑孔流出,与在圆孔中混凝土一起实现浇筑,使得固定杆内外侧均具有混凝土,固定效果更佳。摇动摇把,带动摆动杆的震动,对混凝土进行震动,摆动杆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转轴连接,从而扩大摆动杆在混凝土中的震动范围,可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

19、3、本发明中,通过旋转板和弹簧的配合,移动块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之间的弹簧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的作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外侧,限位杆为弹簧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与弹簧,可以提升移动块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外壁开设有浇筑孔(2),所述浇筑孔(2)为多组圆周阵列,所述固定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内腔中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正面设置有摇把,所述转轴(7)的背面套装有摆动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的内腔与底座(9)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孔(11),所述固定杆(1)设置在圆孔(11)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框(12),所述工作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3),所述底座(9)的顶部与顶板(13)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移动块(10)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设置在第一滑槽(14)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圈套装有旋转板(16),所述旋转板(16)之间设置有合页连接,所述旋转板(16)的一侧铰接有滚轮(17),所述旋转板(16)的内腔开设有通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与底座(9)之间设置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设置在通孔(18)的内腔中,所述限位杆(19)的外圈套装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顶部与底部均与旋转板(1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板(23),所述底座(9)与第二移动板(23)的内腔均开设有限位孔(24),所述限位孔(24)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栓(25),所述第二移动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3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框(1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6),所述螺纹杆(26)底部设置有第三移动板(27),所述螺纹杆(26)与第三移动板(27)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26)的顶部设置有旋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板(27)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29),所述工作框(12)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28),所述第三滑块(29)设置在第三滑槽(28)的内腔中,所述第三移动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座(31),所述第三连接座(31)与第二连接座(30)之间铰接有连接板(3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33),所述配重块(3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4)。

10.一种地基加固装置施工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外壁开设有浇筑孔,浇筑孔为多组圆周阵列,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弧形结构,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本发明中,伸缩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与限位板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位置的歪斜。外壁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使得固定杆的四周受力较为均匀,同时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也会增加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李慈爱,樊小江,江训浪,黄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君维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