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37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监测,涉及到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各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施工噪声的危害也愈来愈引人注目和深思,噪声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其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的噪声控制不仅可以减少睡眠障碍、心理压力和听力损伤等健康风险,还有助于改善工作效率、学习环境和居住舒适度,同时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噪声管理应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由此凸显了对城市噪声溯源管控的重要性。

2、当前对城市噪声溯源管控处理还存在部分需要进行优化的地方,具体体现在如下:

3、1、当前缺乏完善的噪声监测和评估体系,导致无法准确了解噪声源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范围,限制了有效管理的实施。

4、2、当前城市噪声溯源管理存在监测评估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全面、技术创新不足以及协调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用于解决据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地理数据处理模块、噪声区域分析模块、污染溯源分析模块和噪声污染管控模块。

4、所述地理数据处理模块: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嵌入的gis系统对城市地理区域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采集的城市地理区域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

5、所述噪声区域分析模块: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总接收噪声值进行分析,由此筛选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噪声污染时段,并将其标注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

6、所述污染溯源分析模块: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噪声污染溯源,进而确定导致目标建筑区域的噪声源活动类型;

7、所述噪声污染管控模块: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进行噪声排放管控。

8、示例性地,所述城市地理区域数据具体包括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幅度、噪声频率、噪声相位和噪声频谱以及各时间点对应的噪声信号值和噪声强度值。

9、示例性地,所述对采集的城市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数据清洗处理如下:

10、获取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频谱,i表示时段的编号,i=1,2,...w,f表示频率索引;

11、通过积分公式,计算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其中,符号表示模;

12、提取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频率,将其与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功率谱密度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初步分析噪声类型,其中,噪声类型分为均匀噪声、高斯噪声和其他噪声;

13、依据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内各时间点的噪声信号值,j表示各时间点的编号,j=1,2...q,将其分别进行均值、方差、偏差和峰度计算,由此分别计算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信号均值、噪声信号方差值、噪声信号偏差值和噪声信号峰度值,进而依据其绘制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信号分布图;

14、并依据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信号分布图进一步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深度分析噪声类型,最终比对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类型。

15、示例性地,所述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总接收噪声值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6、依据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内各时间点的噪声强度值,将其与设定的各噪声强度等级对应的噪声强度值集合进行比对,进一步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内各时间点的噪声强度等级,将其进行交集运算,得出最多时间点对应的噪声强度等级作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强度等级;

17、获取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幅度、噪声频率、噪声相位,通过计算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总接收噪声值,e表示自然常数,表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第i个时段的噪声强度等级。

18、示例性地,所述筛选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噪声污染时段,具体筛选过程如下:

19、将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总接收噪声值与预定义的各时段对应的许可接收噪声值进行比对,若目标建筑区域对应某时段的总接收噪声值大于预定义的各时段对应的许可接收噪声值,则将该时段标记为噪声污染时段,由此筛选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噪声污染时段。

20、示例性地,所述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噪声污染溯源,具体溯源过程如下:

21、在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布设声源定位仪,并设定各方位对应的声源定位仪统一开机时间,由此接收得到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对应接收各次噪声源的接收时间点,c表示各次噪声源的编号,c=1,2,...p,u表示各方位的编号,u=u1、u2、u3和u4,其中u1、u2、u3和u4分别表示东方位、南方位、西方位和北方位;

22、并获取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内各时间点的风速和风向,进一步得到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的风力影响噪声传播评估系数,b表示各污染时段的编号,b=1,2,...d;

23、将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对应接收各次噪声源的接收时间点进行依次作差并均值计算,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对应接收噪声源的时间差均值;

24、依据预定义的单位时长对应的声音参考速度,进而计算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对应噪声源的参考距离,d表示污染时段的总编号;

25、以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布设声源定位仪的位置为圆心,以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对应噪声源的参考距离为半径,由此构建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对应噪声源的噪声区域范围,并将其进行交集运算,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

26、示例性地,所述得到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的风力影响噪声传播评估系数,具体过程如下:

27、依据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内各时间点的风向,并将其构成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内各时间点的风向关键词集合,并同步将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方位构成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方位的方位关键词集合,进而依据分析公式,分析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内各时间点对应各方位的风向文本相似系数,并将其标记为目标建筑区域各方位对应各污染时段内各时间点的风向影响系数;

28、依据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内各时间点的风速,将其与预定义的各风速等级对应的风速集合进行比对,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内各时间点的风速等级;

29、依据分析公式,分析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的风力影响噪声传播评估系数,u4表示方位总编号,u4表示方位总编号,q为时间点总数目,为预定义单位风速等级对应的噪声传播影响系数。

30、示例性地,所述确定导致目标建筑区域的噪声源活动类型,具体确定过程如下:

31、将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按照预设面积范围进而划分为各子区域,利用噪声传感系统进而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内各子区域的噪声分贝值获取,并将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内各子区域的噪声分贝值按照降序顺序排列,由此筛选出最大噪声分贝值对应的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内的子区域,将其标注为参考子区域;

32、将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参考子区域的噪声分贝值与预定义的各产生噪声源活动类型对应的参考噪声值集合进行比对,由此得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的产生噪声源活动类型,其中,产生噪声源活动类型包括工业噪声源和建筑噪声源,并将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的产生噪声源活动类型标注为目标建筑区域的噪声源活动类型。

33、示例性的,所述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进行噪声排放管控,具体管控过程如下:

34、若识别得出目标建筑区域的噪声源活动类型为工业噪声源,则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内各工业型企业进行工业限制管理;

35、若识别得出目标建筑区域的噪声源活动类型为交通噪声源,则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的参考区域范围内各道路进行道路限制管理。

36、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7、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嵌入的gis系统对城市地理区域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采集的城市地理区域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进而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总接收噪声值进行分析,由此筛选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噪声污染时段,并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噪声污染溯源,进而确定导致目标建筑区域的噪声源活动类型,进一步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进行噪声排放管控,准确的了解了噪声源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范围,保障了有效管理的实施,保障了城市噪声溯源管理的监测评估完善性、管理措施全面性,提高了技术创新以及协调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弊端。


技术特征:

1.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地理区域数据具体包括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噪声幅度、噪声频率、噪声相位和噪声频谱以及各时间点对应的噪声信号值和噪声强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采集的城市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数据清洗处理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总接收噪声值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噪声污染时段,具体筛选过程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噪声污染溯源,具体溯源过程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污染时段的风力影响噪声传播评估系数,具体过程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导致目标建筑区域的噪声源活动类型,具体确定过程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进行噪声排放管控,具体管控过程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监测技术领域,涉及到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包括地理数据处理模块、噪声区域分析模块、污染溯源分析模块和噪声污染管控模块,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嵌入的GIS系统对城市地理区域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采集的城市地理区域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进而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时段的总接收噪声值进行分析,由此筛选出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各噪声污染时段,并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噪声污染溯源,进而确定导致目标建筑区域的噪声源活动类型,进一步对目标建筑区域对应噪声源进行噪声排放管控,保障了有效管理的实施,保障了城市噪声溯源管理的监测评估完善性、管理措施全面性,提高了技术创新。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智绘沧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