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砂浆制作,尤其指一种用于预拌干混砂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610998422.1名称为《一种环保型工业废弃物特种抗裂干混砂浆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工业废弃物特种抗裂干混砂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砂55-70%、水泥20-25%、矿物掺合剂5-10%、保水增稠剂0.5-0.7%和减水剂0.1-0.3%;矿物掺合剂为矿渣、粉煤灰或火山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保水增稠剂为纤维素和触变润滑剂的混合物,纤维素和触变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为:纤维素30-40%、触变润滑剂60-70%。该发明成分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大大提高了砂浆的保水性和抗裂性,减少了水资源利用量,提高了适用范围,尤其适合用于各种建筑施工场所处。然而,该制备方法需要使用较多的粉煤灰,而现阶段煤改气为大趋势,粉煤灰产量减少,制备方法不适合今后的干混砂浆制作,因此该制备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增加辅料获得容易度,能通过改变辅料种类以满足生产要求的用于预拌干混砂浆的制备方法。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预拌干混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一、砂预处理,包括:
4、a.将砂送入脱水部脱水;
5、b.脱水后将砂送入烘干炉中进一步去除水分;
6、c.将砂按颗粒大小分装备用;
7、二、辅料准备,将水泥、增稠粉、矿渣粉、粉煤灰置于对应的储存仓中备用;
8、三、将砂和辅料按配方称重;
9、四、将称重后的砂和辅料送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
10、五、混合后成品砂浆送入成品储存仓中产品包装或散装;
11、其中,步骤二中,粉煤灰全部或部分由回收粉替代。
12、作为改进,步骤一中,所述砂可优选为闽江砂。
13、作为改进,步骤一中,砂送入脱水部脱水的具体步骤可优选为,先将砂送入第一湿砂斗进行滤水,滤水后的砂从第一湿砂斗进入第一输送带并输送至第二湿砂斗进行第二次滤水,再次滤水后的砂从第二湿砂斗进入第二输送带并输送至烘干炉中。
14、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烘干炉可优选是由lng供能的天然气加热炉。
15、作为改进,步骤一中,烘干后砂送入分级筛斗完成按颗粒大小分装。
16、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级筛斗可优选将砂分为混合砂、细砂、中砂、粗砂,砂的颗粒度大小排序为,混合砂<细砂<中砂<粗砂。
17、作为改进,步骤四中,回收粉的掺入量可优选为2%~8%。
18、作为改进,步骤四中,称重后的砂和辅料可优选先放入过渡斗中,再从过渡斗送入混合机中搅拌。
19、进一步改进,砂和辅料在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后可优选先通过抽样检测搅拌料。
20、作为改进,步骤五中,部分成品砂浆可优选送入包装仓中进行包装。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回收粉代替部分或全部的粉煤灰,回收粉是沥青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存量充足,容易获得,用回收粉代替粉煤灰符合煤改气的大趋势,能保证今后辅料充足,保障干混砂浆的生产制作。
1.一种用于预拌干混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砂为闽江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砂送入脱水部脱水的具体步骤为,先将砂送入第一湿砂斗进行滤水,滤水后的砂从第一湿砂斗进入第一输送带并输送至第二湿砂斗进行第二次滤水,再次滤水后的砂从第二湿砂斗进入第二输送带并输送至烘干炉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烘干炉是由lng供能的天然气加热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烘干后砂送入分级筛斗完成按颗粒大小分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筛斗将砂分为混合砂、细砂、中砂、粗砂,砂的颗粒度大小排序为,混合砂<细砂<中砂<粗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回收粉的掺入量为2%~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称重后的砂和辅料先放入过渡斗中,再从过渡斗送入混合机中搅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砂和辅料在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后先通过抽样检测搅拌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部分成品砂浆送入包装仓中进行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