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37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源,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1、家用储能电源是一种可以在家庭中使用,用于储存电能的设备。它通常由电池组、管理系统、充电接口和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家用储能电源具有安全、便携、环保的效果,被广泛的应用在旅游、家用储能、户外露营、野外营救等场景。

2、申请号为cn202320286619.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箱,包括:壳体、电源组件和翻板,壳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壳体上设有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电源组件设于容置空间内,电源组件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连接;两翻板分别设于壳体的两侧,每一翻板的上端均与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翻板,在使用过程中小家电和电子产品可以放在翻板上,满足在户外电器收纳与摆放的痛点问题,在翻板上设置抗刮纹路,磕碰后表面不容易暴露其瑕疵;并且通过设计镂空把手与散热孔的位置关系,镂空把手和散热孔并不存在干涉,使镂空把手融合在整体造型内,更加美观。

3、但是,该专利在户外使用时,不具备对电源端口的保护效果,在户外使用时,受到磕碰,可能会导致电源端口的损坏,影响使用。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家用储能电源。

2、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电源本体、铰接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防护板、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接线面板、对所述防护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限位组件、清理所述接线面板的清理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板上的密封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联动杆、缠绕在所述联动杆上的复位弹簧、开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定位槽、固定连接在所述联动杆上的卡块、开设在所述防护板上的卡孔。

3、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联动杆和所述电源本体上。

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限位槽、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槽上的伸缩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弹簧上的卡板。

5、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弹簧在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多组。

6、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滑槽、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板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杆上的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清洁块。

7、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块通过滑槽与所述电源本体滑动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储能电源,按压联动杆带动复位弹簧压缩,使得卡块在定位槽内部向下移动,然后将防护板通过旋转覆盖在接线面板上,接着使卡块的一端贯穿卡孔,然后松开联动杆,此时复位弹簧带动联动杆上升复位,进而带动卡块在定位槽和卡孔内部向上移动,使得卡块与防护板扣接,完成对防护板的固定,防护板能够对接线面板进行保护,避免接线面板受到撞击和外力作用下出现的损坏,同时防护板与密封圈配合,可以防止灰尘以及液体进入接线面板表面。



技术特征:

1.一种家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本体、铰接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防护板、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接线面板、对所述防护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限位组件、清理所述接线面板的清理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板上的密封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联动杆和所述电源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限位槽、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槽上的伸缩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弹簧上的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在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多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滑槽、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板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杆上的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清洁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家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块通过滑槽与所述电源本体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家用储能电源,包括:电源本体、铰接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防护板、对所述防护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设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限位组件、清理所述接线面板的清理组件。本技术中,按压联动杆带动复位弹簧压缩,使得卡块在定位槽内部向下移动,然后将防护板通过旋转覆盖在接线面板上,接着使卡块的一端贯穿卡孔,然后松开联动杆,此时复位弹簧带动联动杆上升复位,进而带动卡块在定位槽和卡孔内部向上移动,使得卡块与防护板扣接,完成对防护板的固定,防护板能够对接线面板进行保护,避免接线面板受到撞击和外力作用下出现的损坏,同时防护板与密封圈配合,可以防止灰尘以及液体进入接线面板表面。

技术研发人员:栾伟,李赛磊,姜子亮,李杰,李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又一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