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1、蒸煮食品是指通过蒸、煮等较低温度(100~200℃之间)的烹饪方式烹制的食品。高温烹饪方式如煎炸、烧烤等虽然风味佳,但易产生致癌物或致突变物,如多环芳烃。同时会造成营养素如维生素的大量流失。蒸和煮虽然比煎炒出来的食物色香味逊色了些许,但是营养素却保留得非常完整,同时极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和消化,也杜绝了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是公认的健康烹调方式。现有技术中生产加工蒸煮食品的方法还是依靠锅通过外部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这样,一部分的热量不会被利用到蒸煮工序中,消耗大量热量的同时,对于大规模的生产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问题中的至少一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包括:加热筒和蒸煮筒,所述加热筒和蒸煮筒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蒸煮筒的上部设置有上封盖,所述蒸煮筒的下部与加热筒相连接,所述加热筒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蒸煮筒内侧固定有上固定板,所述内侧位于所述上固定板下方固定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上设置有分隔板,所述蒸煮筒一侧位于所述下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加水组件。
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封盖上设置有密封圈。
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封盖上设置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上设置有凝结管,所述凝结管一端与所出气筒连通,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加水组件上方。
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所述蒸煮筒为隔热绝缘材质,其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设置于所述蒸煮筒内,用于检测蒸煮桶内的温度。
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水组件包括加水管和加水漏斗,所述加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蒸煮筒内,另一端贯穿所述蒸煮筒侧壁延伸至所述蒸煮筒外,所述加水漏斗设置于所述加水管上,与所述加水管连通。
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封盖上设置有提手。
9、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用内部加热的方式对食物进行加热,减少了大量的热量的损耗,同时适用于大规模的食品加工生产,有利于现代化食品加工的发展,设置有加水组件,水不够时通过加水组件就可向装置内加水,不用将上封盖掀开,减少热量损失,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控制装置内的加热温度,调节适宜的蒸煮温度,蒸汽可从出气筒排出,在凝结管内凝结成水再次通过加水组件进入装置内,形成水的循环利用。
1.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筒和蒸煮筒,所述加热筒和蒸煮筒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蒸煮筒的上部设置有上封盖,所述蒸煮筒的下部与加热筒相连接,所述加热筒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蒸煮筒内侧固定有上固定板,所述蒸煮筒内侧位于所述上固定板下方固定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上设置有分隔板,所述蒸煮筒一侧位于所述下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加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上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上设置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上设置有凝结管,所述凝结管一端与所出气筒连通,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加水组件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筒为隔热绝缘材质,其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设置于所述蒸煮筒内,用于检测蒸煮筒内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组件包括加水管和加水漏斗,所述加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蒸煮筒内,另一端贯穿所述蒸煮筒侧壁延伸至所述蒸煮筒外,所述加水漏斗设置于所述加水管上,与所述加水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上设置有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