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4月前  34


本技术涉及3d打印,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


背景技术:

1、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可用于建筑制造。

2、现有建筑中的立柱和横梁均需要现场施工,通过支模、铺设钢筋、浇混凝土,然后再拆模,这样工序较为复杂导致工作周期较长,劳动强度较大。

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2317174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部开设有注浆坑,所述注浆坑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注浆坑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安装槽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卡块使用的卡孔,所述立柱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槽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地面、立柱、螺纹杆、注浆坑、混凝土层、底板、混凝土、卡块、加固环、第一钢筋笼、连接柱、卡孔、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横梁、第一螺栓和第二钢筋笼的配合使用,具备工序较少,方便拼接,减少了工作周期,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但是还会出现因为该装置的梁体结构为横杆式结构,整体的受压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梁体结构的稳定性不足,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栓,安装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顶部为中空结构,固定架为梯形形状的拱形结构,固定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水泥,构成梁体的水泥与水泥之间错位叠加安装,固定架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筋,第二钢筋顶部的固定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且第一钢筋的内端、顶部和底部与水泥之间相贴合。

4、通过安装连接块可将安装板与固定架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便于对固定架进行安装,通过将固定架设置成中空的结构,可便于利用3d打印技术将水泥灌入固定架的内部,同时通过将固定架的形状设置成梯形形状的拱形结构,可利用固定架对水泥灌入的形状进行限定,从而确保水泥凝固成梯形形状的拱形结构,提高了梁体结构的稳定性能,通过将水泥与水泥叠加安装在固定架的内部,可减小水泥与水泥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了梁体结构的稳定性能。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架,加固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栓,且第一固定栓与安装板的内部固定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安装加固架可扩大连接块与安装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连接块与安装板之间的稳定性能,通过安装第一固定栓可将加固架与安装板之间进行安装固定。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固架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三脚架,且三脚架位于第一固定栓和第二固定栓之间。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在加固架的表面安装三脚架,可提高加固架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了加固架的抗折性,进一步起到了加固的效果。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块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加固器,加固器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与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安装加固器可扩大连接块与安装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连接块与安装板之间的稳定性能,通过安装第二螺栓可将第二螺栓与连接块之间进行安装固定。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固器的外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板。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在加固器的表面安装三角板,可提高加固器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了加固器的抗折性,进一步起到了加固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固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位于三角板的外端。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安装第一螺栓可将加固器与外部墙体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可将连接块与外部墙体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提高了梁体结构的稳定性能。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固架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栓,且第二固定栓与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安装第二螺栓可将加固架与连接块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从而提高了对加固架安装的稳定性能,起到了加固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钢筋小于第二钢筋的截面半径。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同时通过将第一钢筋的半径设置成小于第二钢筋的半径,其中第二钢筋的受力大小会大于第一钢筋的受力大小,从而减小了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梁体结构的稳定性能。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通过将固定架设置成特殊的梯形形状的拱形结构,能够提高梁体结构的强度。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通过错位叠加的方式对水泥进行浇筑,可使得顶部水泥底部的一部分通过重力的作用下坠一段距离,从而可减小水泥与水泥之间的缝隙,同时通过安装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进一步提高了梁体结构的强度。

2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通过加固架和加固器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连接块和安装板进行加固,从而提高了梁体结构与墙体之间的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梁体结构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包括安装板(3)和安装栓(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且固定架(1)的顶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架(1)为梯形形状的拱形结构,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水泥(4),构成梁体的所述水泥(4)与水泥(4)之间错位叠加安装,所述固定架(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筋(8),所述第二钢筋(8)顶部的固定架(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7),且第一钢筋(7)的内端、顶部和底部与所述水泥(4)之间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架(6),所述加固架(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栓(601),且第一固定栓(601)与所述安装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架(6)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三脚架(602),且三脚架(60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栓(601)和第二固定栓(6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加固器(5),所述加固器(5)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栓(503),且第二螺栓(503)与所述连接块(2)的内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器(5)的外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板(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器(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栓(501),且第一螺栓(501)位于所述三角板(502)的外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架(6)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栓(603),且第二固定栓(603)与所述连接块(2)的内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7)小于所述第二钢筋(8)的截面半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梁体结构,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栓,安装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顶部为中空结构,固定架为梯形形状的拱形结构,固定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水泥,构成梁体的水泥与水泥之间错位叠加安装,固定架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筋,第二钢筋顶部的固定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本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通过将固定架设置成特殊的梯形形状的拱形结构,对水泥和钢筋之间进行特殊分布,能够提高梁体结构的稳定性能,通过对连接块和安装板之间进行加固,对连接块、安装板和外部墙体之间进行加固,可进一步提高梁体结构的稳定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魏世蓬,李启明,张金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双得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