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一种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1、高效沉淀池通常是指水处理领域中的一种设备,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杂质和固体颗粒,它主要通过沉淀作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使水变得清澈,在污水处理领域中,高效沉淀池应用广泛,具有处理效果好、水质水量稳定、运行维护简单方便的优点。
2、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6472635u中公开的一种高效沉淀池,该高效沉淀池,处理污水时,将污水从进水口通入反应室内,然后通过加药口向反应室内加入反应药剂,同时利用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不断的转动,使得反应药剂与污水充分的反应,从而将污水中的污物反应成沉淀物。反应室内的污水再流向沉淀室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排布方式增加了污水在沉淀室内的停留时间,使得污水可以充分的在沉淀室内沉淀。经过沉淀室沉淀后的污水由次级沉淀池的底部流入次级沉淀池内,污水通过第四挡板和第三挡板的溢水口向上溢流,在这个过程中,污水中的大部分悬浮杂质被第四挡板和第三挡板所阻挡,只有少部分的悬浮杂质流向溢流向斜管。最后,污水中少量的悬浮杂质在斜管中进行沉淀,污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并从出水口溢出,分离出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最终再从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溢水口掉到次级沉淀池的底部。本申请的初级沉淀池和次级沉淀池可以高效充分的对污水进行沉。
3、但对比于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常有的排污方式为定时自动排放或人工观察手动排放;手动排放:虽然可以避免排出污水,但人工的使用成本较高,自动排放:沉淀池底用排泥泵将污泥排出时,越靠近排泥泵抽吸口的污泥所受到的抽吸力越大,污泥堆积成污泥层时,排泥泵抽吸口上方的污泥被最先抽走,污泥层中部会形成近似v形的凹坑,由于污泥流动性弱于水,此时流动性更强的水比污泥先进入排泥泵,导致污泥在抽吸过程中,掺入的污水较多,并且污泥块容易堵塞在斜板(管)的缝隙,从而影响污泥的正常下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沉淀池。
3、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水箱和沉淀斗,水箱的内部倾斜设置有若干个静置板和若干个活动板,若干个活动板相互配合连接,若干个静置板和若干个活动板为穿插设置,沉淀斗的底部固定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内部周向转动、轴向滑动设有控料组件,沉淀斗的内部设有压力反馈组件,压力反馈组件用于控制活动板摆动以及用于控制控料组件周向转动、轴向滑动。
4、优选的,水箱侧面对应静置板和活动板顶部的位置均转动设有同步齿轮,若干个活动板的顶端均固定设有转轴,转轴的端部与同步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相邻的同步齿轮为啮合状态。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同步齿轮可以让若干个活动板进行同步往复摆动。
6、优选的,水箱位于若干个转轴的两端均开设有转动孔,若干个转轴均通过轴承与转动孔配合连接,水箱外部靠近若干个同步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水箱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设有穿孔集水槽,水箱外部靠近顶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水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防护罩,可以对同步齿轮进行遮挡保护,从而确保同步齿轮旋转时的稳定性,防止同步齿轮受到外界影响。
8、优选的,控料组件包括封堵块,封堵块周向转动、轴向滑动设置在出料管的内部,封堵块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设有转杆,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设有多个搅拌杆。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搅拌杆,可以翻动沉淀斗接近出料管一侧的沉淀物以及出料管内部的沉淀物,从而促使沉淀物可以畅通的从出料管排出。
10、优选的,封堵块的底部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滑块,出料管对应两个滑块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曲线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块与曲线槽之间的配合,可以让封堵块向上或向下滑动时,在曲线槽的引导下可以让滑块促使封堵块周向转动。
12、优选的,封堵块的形状为圆锥,多个搅拌杆的外表面均与出料管的内壁相贴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圆锥面,可以便于污水中的沉淀物脱离封堵块的上表面,避免沉淀物堆积在封堵块的上表面,另一方面利用搅拌杆,可以翻动沉淀斗接近出料管一侧的沉淀物以及出料管内部的沉淀物,从而促使沉淀物可以畅通的从出料管排出,同时当封堵块向下滑动到极限状态后,利用搅拌杆与出料管的贴合,可以避免封堵块和转杆旋转,从而确保滑块能够顺利的进入曲线槽。
14、优选的,压力反馈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沉淀斗内部的主箱体,主箱体的内部对称活动设有两个弹性件,两个弹性件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一推块,两个弹性件的顶部铰接连接有第二推块,第二推块的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压力反馈组件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从而利用压力反馈组件能够将信号和动能传递给活动板和控料组件。
16、优选的,两个弹性件的形状为弧形,两个弹性件中间处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销轴,主箱体对应第一销轴的位置均开设有波浪槽,两个弹性件顶部和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销轴,主箱体对应第二销轴的位置均开设有直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销轴与波浪槽之间的配合,可以让弹性件进行上下往复活动,同时利用第二销轴与直槽之间的配合,可以让弹性件逐渐伸直时,能够将动能传递给活动板和控料组件,相反弹性件复位弯曲时,也能够将动能传递给活动板和控料组件。
18、优选的,转杆的顶端与第一推块转动连接,连接杆通过铰接杆与其中一个活动板铰接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铰接杆,可以让连接杆向上或上下滑动时,铰接杆能够控制其中一个活动板摆动,然后通过同步齿轮可以让其余活动板进行同步摆动。
20、优选的,主箱体的顶部为三角,主箱体对应第二推块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动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三角面,可以引导沉淀物滑落到沉淀斗的底部,从而防止沉淀物堆积在主箱体的顶部,另一方面利用滑动孔,既可以避免沉淀物进入主箱体的内部,同时又可以确保第二推块滑动时的稳定性。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3、该高效沉淀池,通过设置静置板、活动板、出料管、控料组件和压力反馈组件,达到了可以利用沉淀物堆积的压力控制弹性件逐渐伸直的效果,然后压力反馈组件能够将信号和动能传递给活动板和控料组件,从而一方面可以配合控料组件进行定量自动排料以及自动封堵出料管,利用沉淀物与污水之间的分隔,避免排污过程中掺入的污水较多,另一方面利用活动板的往复摆动,可以挤碎附着在活动板上的沉淀物结块,以及利用摆动力促使沉淀物脱离若干个静置板和若干个活动板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若干个静置板和若干个活动板之间的间隙发生堵塞。
1.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和沉淀斗,所述水箱的内部倾斜设置有若干个静置板和若干个活动板,若干个所述活动板相互配合连接,若干个所述静置板和若干个所述活动板为穿插设置,所述沉淀斗的底部固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周向转动、轴向滑动设有控料组件,所述沉淀斗的内部设有压力反馈组件,所述压力反馈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板摆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控料组件周向转动、轴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侧面对应所述静置板和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位置均转动设有同步齿轮,若干个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均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同步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同步齿轮为啮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位于若干个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开设有转动孔,若干个所述转轴均通过轴承与所述转动孔配合连接,所述水箱外部靠近若干个所述同步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水箱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设有穿孔集水槽,所述水箱外部靠近顶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组件包括封堵块,所述封堵块周向转动、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出料管的内部,所述封堵块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设有多个搅拌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块的底部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滑块,所述出料管对应两个所述滑块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曲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块的形状为圆锥,多个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均与所述出料管的内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反馈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斗内部的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对称活动设有两个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一推块,两个所述弹性件的顶部铰接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弧形,两个所述弹性件中间处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销轴,所述主箱体对应所述第一销轴的位置均开设有波浪槽,两个所述弹性件顶部和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销轴,所述主箱体对应所述第二销轴的位置均开设有直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推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铰接杆与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板铰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的顶部为三角,所述主箱体对应所述第二推块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动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