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4月前  39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应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桥梁施工领域,部分桥梁因为场地等受限原因,无法进行支架搭设或吊装机械站位运转,往往采用转体的方式来进行上部结构就位,近年来,随着桥梁转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以跨既有营业线铁路桥梁为典型示例,采用平面转体施工的桥梁占比越来越大。

2、桥梁转体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转动设备一般采用球铰,球铰分为内铰与外铰,其中外铰与桥墩相连,固定不动;内铰与桥梁相连,可相对外铰做转动。外置的钢绞线与内部的动球铰联结,拉动钢绞线带动内铰转动,就可以完成桥梁转体。

3、目前采用的球铰结构如cn217710308u公开的一种转体球铰支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主体、通过转动销轴转动连接的上球铰与下球铰、预埋板及下主体;其中:预埋板设有向下方凸起并插入下主体的定位套筒,转动销轴的上端插入上球铰内,下端穿过下球铰延伸至定位套筒内并与下球铰和/或定位套筒转动连接;下球铰通过锁紧机构穿过预埋板与下主体固定。

4、随着桥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球铰在桥梁转体应用上也凸显出了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归纳如下:

5、1、球铰结构施工工序复杂,混凝土层次多,浇筑周期长,不利于工期控制。

6、2、传统球铰上下球之间填充有润滑材料,封盘后,球铰半径范围内上下球之间无法完全封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稳定性。

7、3、传统球铰转动面为滑动摩擦,高度依赖润滑材料和球铰接触面光滑程度,制作、安装、使用成本较高。

8、4、传统球铰为单界面支撑,结构稳定系数低。

9、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对现有的球铰结构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解决传统球铰施工工序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和封盘不彻底的固有难题,达到施工高效率、低风险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包括与桥墩相固定连接的下承台、与桥梁相固定连接的上转盘、设置于所述下承台与所述上转盘之间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承台上表面的圆形槽、转动设置于所述上转盘的多个转辊,所述圆形槽的底面为内凹或者外凸的圆锥面,所述转辊为圆锥形,所述转辊的倾斜角与所述圆形槽的底面的倾斜角相同,多个所述转辊的轴心线沿着所述圆形槽的径向延申。

3、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转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上转架,所述转辊与所述上转架一一对应,所述上转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圆柱形的辊轴,所述转辊套设于所述辊轴上。

4、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下承台呈圆盘状。

5、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转架与所述下承台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

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每个所述上转架侧部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圆形槽的内侧壁相配合。

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上转架底部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圆形槽的底面相配合。

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承台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封盘混凝土。

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转盘、所述下承台、所述转辊均由混凝土制成,所述上转架、所述辊轴均由金属制成。

1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转架与所述上转盘之间通过预埋处理。

11、进一步改进的是,每个所述上转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t形加强连接件,所述t形加强连接件埋设于所述上转盘内。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这种装置施工方便,使用稳定,具有经济、便捷,稳定可靠等优点,效果突出:与传统的球铰相比,存在如下优势:工序简单,浇筑周期短,利于工期控制;转动系统之间无润滑填充,封盘彻底,提高成桥后结构安全性;将传统球铰转动面的整体滑动摩擦优化为转动摩擦,大大降低界面摩擦系数,降低牵引设备型号;改变传统球铰单界面支撑,实现转体过程多点支撑,增加结构稳定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桥墩相固定连接的下承台、与桥梁相固定连接的上转盘、设置于所述下承台与所述上转盘之间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承台上表面的圆形槽、转动设置于所述上转盘的多个转辊,所述圆形槽的底面为内凹或者外凸的圆锥面,所述转辊为圆锥形,所述转辊的倾斜角与所述圆形槽的底面的倾斜角相同,多个所述转辊的轴心线沿着所述圆形槽的径向延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上转架,所述转辊与所述上转架一一对应,所述上转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圆柱形的辊轴,所述转辊套设于所述辊轴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台呈圆盘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架与所述下承台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每个所述上转架侧部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圆形槽的内侧壁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上转架底部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圆形槽的底面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承台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封盘混凝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所述下承台、所述转辊均由混凝土制成,所述上转架、所述辊轴均由金属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架与所述上转盘之间通过预埋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转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t形加强连接件,所述t形加强连接件埋设于所述上转盘内。


技术总结
一种桥梁转体多辊式转盘结构,包括与桥墩相固定连接的下承台、与桥梁相固定连接的上转盘、设置于下承台与上转盘之间的转动结构,转动结构包括开设于下承台上表面的圆形槽、转动设置于上转盘的多个转辊,圆形槽的底面为内凹或者外凸的圆锥面,转辊为圆锥形,转辊的倾斜角与圆形槽的底面的倾斜角相同,多个转辊的轴心线沿着圆形槽的径向延申,解决传统球铰施工工序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和封盘不彻底的固有难题,达到施工高效率、低风险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卢冠楠,王彦威,田连民,侯兆隆,卢晓亮,乔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8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