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液冷机组。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安全性日益得到重视,动力锂离子电池在过充电、针刺、碰撞情况下易引起连锁放热反应造成热失控,进而易导致冒烟、失火甚至爆炸等危险发生;同时动力锂电池的性能,包括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对电池的热管理尤为重要。
2、现有技术中储能电池液冷技术是通过冷却液对流换热,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电池温度。液冷机组结构紧凑,冷却电池温度的同时也可对电池进行升温,应用范围广阔;但机组内的部件多,控制策略复杂,降低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不易维护。
3、因此,如何保证液冷机组运行效率高、易维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使用范围受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液冷机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机组运行效率不高、不易维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液冷机组,包括:板式换热器、压缩机、水泵、冷凝器、控制部件、膨胀阀、机组箱体;机组箱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机组箱体的第一内侧面上;冷凝器,卧式放置在机组箱体的内底面上,且在机组箱体的第二内侧面侧;第二内侧面和第一内侧面相交;控制部件,卧式放置在内底面上,且在机组箱体的第三内侧面侧;第三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相交;第三内侧面和第一内侧面平行;压缩机和水泵,都卧式放置在内底面上;压缩机的放置方向和水泵的放置方向,都和第一内侧面平行;压缩机,放置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前方;压缩机的第一侧面朝向接口;水泵,设置在压缩机旁;压缩机的第二侧面朝向水泵的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一侧面为背对背方向。
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风机、正温度系数加热器;风机设置在第二内侧面的机组箱体上,且在机组箱体的外侧;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卧式放置在内底面上。
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和膨胀阀连接,膨胀阀和冷凝器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和压缩机连接;压缩机,还和冷凝器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三接口,和正温度系数加热器连接;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和水泵连接;水泵和待调温电池组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四接口,和待调温电池组连接。
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部件包含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和待调温电池组连接的管道中冷却液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和待调温电池组连接的管道中冷却液的压力;控制器,用于基于流体动力学,调整板式换热器的压力参数、温度参数;以及冷凝器的压力参数、温度参数。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提供远程访问功能,以监控卧式液冷机组的运行。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压缩机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支架;水泵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支架;基于板式换热器的接口的位置,设置第一固定支架的高度、以及第二固定支架的高度。
9、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液冷机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部件紧凑,能在空间受限环境中部署,可适应低层高工业设施或特定的低矮室内空间。
11、(2)卧式分布,减少整体结构压力,可降低安装要求。
12、(3)运行效率高、易维护。
13、(4)基于流体动力学,优化冷却液流动路径。
14、(5)可远程监控液冷机组的运行。
1.一种卧式液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液冷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液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和膨胀阀连接,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冷凝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卧式液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含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液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和所述待调温电池组连接的管道中冷却液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液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提供远程访问功能,以监控所述卧式液冷机组的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液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