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对羟基苯甘氨酸酶法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4月前  57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对羟基苯甘氨酸酶法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d对羟基苯甘氨酸主要生产厂家均采用化学合成手性拆分工艺,主要是酶法工艺中使用液酶后提取难度增大,工序多,收率低,导致酶法生产成本高于化学法。

2、已公布的专利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酶法工艺中的结晶工艺多采用超滤脱色,纳滤浓缩,浓缩液再经等电点结晶得到成品d-对羟基苯甘氨酸,转料步骤较多,损失较多。

3、专利cn112080532a中公开了一种双酶法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首先采用海因酶在ph=10.0~10.5,42℃条件下反应45h,然后反应液经超滤系统截留杂质,透过液中再加入水解酶53℃,ph=7.5~8.0条件下继续水解72h,最终产品收率78~79%。该发明存在转化周期过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4、专利cn110396484a中公开了一种同时产海因酶和n-氨甲酰水解酶的新菌株,以及利用该菌株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但是,该专利方法并未完善减压蒸发浓缩结晶的数据。

5、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产工艺,使酶法生产成本与化学法接近,具备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技术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产工艺,具体发明如下: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1)酶法转化苯海因:以dl-对羟基苯海因为底物,加入按dl-对羟基苯海因质量计算4-6倍的双效凝结水或工艺饮用水,加入按dl-对羟基苯海因质量计算的2-2.5b(w/v)的液酶,在ph=7.0~8.0、温度45~50℃条件下反应至dl-对羟基苯海因残留<2%结束,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转化液;

4、(2)用筛网(1500l)分离步骤(2)获得的转化液,得粗晶与饱和液,粗晶用工艺用饮用水在50-60℃溶解至d-对羟基苯甘氨酸含量29~31mg/ml,向溶解液中加入按体积计算0.5~1‰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去除活性炭得脱色液采用减压蒸馏浓缩方式结晶得到最终成品;

5、(3)饱和液经300-500nm陶瓷膜过滤后加入按过滤后饱和液体积计算的2~4‰活性炭脱色,所得脱色液采用减压蒸馏浓缩结晶得成品。

6、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步骤(1)所述酶液在使用前,可以采用300-500nm,优选300nm陶瓷膜过滤,以除去水溶性杂质,同时将纯净的菌体截留下来,得到转化所需的液霉;本发明方法中也可以直接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处理好的液霉。

7、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1)中加入按dl-对羟基苯海因质量计算5倍的双效凝结水或工艺饮用水。

8、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2)中加入双效凝结水或工艺饮用水后,升温至40℃,用氢氧化钠、30%氢氧化钠调节ph至8.0~8.2、优选8.1。

9、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1)中转化过程中控制温度45~46℃,使用盐酸或稀硫酸控制ph至7.5~7.8;优选使用20~30%盐酸或20~30%硫酸,进一步优选25%盐酸或25%硫酸,更进一步优选25%硫酸。

10、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2)中粗晶用工艺用饮用水在50-60℃溶解至d-对羟基苯甘氨酸含量30mg/ml。

11、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2)中向溶解液中加入按体积计算0.5‰活性炭脱色除杂。

12、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3)中饱和液经300nm陶瓷膜过滤,加入按过滤后饱和液体积计算的2‰活性炭脱色。

13、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2)中粗晶脱色液浓缩倍数为30~35倍、优选30倍;饱和液脱色液浓缩倍数为8~10倍、优选10倍。

14、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15、(1)酶法转化苯海因:以dl-对羟基苯海因为底物,加入按dl-对羟基苯海因质量计算5倍的双效凝结水或工艺饮用水,升温至40℃,用30%氢氧化钠调节ph至8.1,加入按dl-对羟基苯海因质量的2-2.5b(w/v)的液酶,控制温度45~46℃,用25%硫酸控制ph=7.5~7.8,转化36-49h转化至终点(反应dl-对羟基苯海因残留<2%),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转化液。

16、(2)粗晶结晶:用筛网分离步骤(1)获得的转化液,得粗晶与饱和液,粗晶用工艺用饮用水在50-60℃溶解至d-对羟基苯甘氨酸含量30mg/ml,向溶解液中加入按其体积计算0.5‰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去除活性炭得脱色液减压浓缩至30倍,过滤得湿粉,湿粉于60±5℃,<-0.080mpa条件下干燥至水分≤1%得合格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干粉;

17、(3)饱和液结晶:饱和液经300nm陶瓷膜过滤后加入按饱和液体积的2‰活性炭脱色,脱色结束除炭得饱和液脱色液,饱和液脱色液减压蒸馏浓缩10倍得湿粉,湿粉于60±5℃,-0.080mpa条件下干燥至水分≤1%,得合格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干粉。

18、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在使用前采用300-500nm、优选300nm陶瓷膜过滤。

19、本发明采用一菌双酶工艺,使用基因工程菌,液体胞内酶催化反应,产生海因酶和水解酶的菌株的发酵液,海因酶将对羟基苯海因转化成中间产物n-氨基酰基d-对羟基苯甘氨酸,再经水解酶将该中间产物水解后经提取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

20、技术效果:

21、原来的酶法工艺,发酵液酶简单沉降就投入转化,夹带得杂质较多导致浓缩倍数不够,收率低;提炼过程使用膜,收率损失较多;活性炭、酸碱等原料的用量较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新工艺在发酵液处理、粗晶重结晶处理、饱和液结晶处理,双效冷凝水的处理上与旧工艺有较大区别,在生产成本上的优势比较明显。本发明通过改进现有的酶法工艺,使酶法生产成本与化学法接近,使得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酶法工艺与化学法工艺具备了竞争力。

22、本发明使用液酶进行转化,即发酵液经陶瓷膜过滤的方式将水溶性杂质去除,浓缩后体积减小,酶活提高,直接投入反应,转化时间大大缩短,结晶方式采用蒸发浓缩结晶,收率提高明显,约提高8%以上。具体的优势如下:

23、(1)酶收集方式由沉降法改为陶瓷膜过滤收集,可以去除发酵液中的水溶性杂质而将纯净的菌体截留下来。

24、(2)滤后体积减小,酶活提高,酶用量减少10%。

25、(3)粗晶重结晶工艺由酸碱结晶改为溶解后减压蒸发浓缩工艺,节省大量酸碱。

26、(4)活性炭减量20%左右,所得脱色液透光率大于原工艺脱色液10%左右,所得d-对羟基苯甘氨酸成品含量大于99%。

27、(5)双效冷凝水套用于转化溶解用水和粗晶溶解用水,减少冷凝水排放。

28、(6)转化用酸由盐酸换为硫酸,缩短转化时间6~10h。

29、(7)饱和液结晶方式由母液过超滤+饱和液过陶瓷膜+蒸发浓缩,现母液脱色浓缩不再过超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了工艺步骤,同时有效降低能耗。

30、(8)本发明转化收率≥85%,结晶所得d-对羟基苯甘氨酸成品含量均≥99%,总收率≥80%。

31、技术原理

32、(1)酶的收集改为陶瓷膜收集后,酶中夹带杂质较少,有利于提取。原工艺酶的收集方式采用絮凝沉降,该方法收集存在将絮凝剂中的蛋白等有机杂志引入的风险,在后续处理中增加除杂难度,选择300~500nm陶瓷膜过滤可将水溶性杂质滤除,截留收集得到所需的酶。

33、(2)陶瓷膜过滤后,收集的体积减小,从而酶活提高,陶瓷膜收集后的酶活7~8.5u/ml,在原工艺的基础上提高了10%,酶用量相应下降10%。

34、(3)由于酶带来蛋白等有机杂质减少,后处理中活性炭用量下降20%。

35、(4)冷凝水是蒸馏水,只含有微量氨,无其他杂质,用于酶转化、粗品溶解等工序,影响不明显。

36、(5)原工艺转化过程中使用盐酸调节ph,盐酸含氯离子对酶菌体有抑制,换为硫酸后由原工艺转化40~60h,缩短为30~35h。转化周期缩短30%左右。

37、(6)选用超滤、纳滤膜提取d对羟基苯甘氨酸时,损失量很大,改用蒸发浓缩后,收率提升明显。


技术特征:

1.一种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1)中加入按dl-对羟基苯海因质量计算5倍的双效凝结水或工艺饮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2)中加入双效凝结水或工艺饮用水后,升温至40℃,用氢氧化钠、优选30%氢氧化钠调节ph至8.0~8.2、优选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1)中转化过程中控制温度45~46℃、使用盐酸或稀硫酸控制ph至7.5~7.8;优选使用20~30%盐酸或20~30%硫酸,进一步优选25%盐酸或25%硫酸,更进一步优选25%硫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2)中粗晶用工艺用饮用水在50-60℃溶解至d-对羟基苯甘氨酸含量30m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2)中向溶解液中加入按体积计算0.5‰活性炭脱色除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3)中饱和液经300nm陶瓷膜过滤后,加入按过滤后饱和液体积计算的2‰活性炭脱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2)中粗晶脱色液浓缩倍数为30~35倍、优选30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3)饱和液脱色液浓缩倍数为8~10倍、优选1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在使用前采用300-500nm、优选300nm陶瓷膜过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酶的收集与处理;(2)酶法转化苯海因;(3)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原来的酶法工艺,发酵液酶简单沉降就投入转化,夹带得杂质较多导致浓缩倍数不够,收率低;提炼过程使用膜,收率损失较多;活性炭、酸碱等原料的用量较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本发明新工艺在发酵液处理、粗晶重结晶处理、饱和液结晶处理,双效冷凝水的处理上与旧工艺有较大区别,在生产成本上的优势比较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玉,花远志,赵桂娟,柏改梅,李浩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