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天前  1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


背景技术:

1、悬吊式ct是一种医疗设备,也称为悬挂式ct或环形悬吊式ct。它与传统的固定式ct不同,它的x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环被悬挂在一个机架上,可以沿着扫描区域移动。悬吊式ct的优点之一是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让手术室或扫描室有更多的地面空间用于医生的活动或其他设备的放置。此外,悬吊式ct可以实现多室的共用,提高ct的利用率。悬吊式ct在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作为手术室内的术中ct扫描设备,应用于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肝脏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2、然而,手术室对于环境的洁净度要求非常高,一般需要达到百级。在手术过程中,悬吊式ct可以实时进行病灶扫描,悬吊式ct为了保持内部的散热,通常会在外壳上安装一定数量的风扇来实现热量交换,以维持内部温度。

3、但是,悬吊式ct设置在手术室内部,若风扇出风口的风量过大,可能导致悬吊式ct内部的灰尘进入手术室。同时,也易引起手术室内空气的局部乱流,影响手术室内悬浮颗粒物的正常运动,最终影响手术室的洁净度。

4、为了避免悬吊式ct内的灰尘进入手术室内,通常在风扇出风口设置过滤棉以过滤灰尘,但是设置过滤棉的方式会影响热对流的风量,降低散热效果。且过滤棉需要定期更换,并需要专业维护人员进行维护,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扇出风口的风量过大,易导致设备内灰尘进入手术室,且易影响手术室内悬浮颗粒物的正常运动,最终影响手术室的洁净度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设置在手术室的吊顶上,包括:

4、顶板,固定在所述吊顶上或通过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吊顶上;

5、伸缩立柱,可于高度方向上伸长或缩短,所述伸缩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6、扫描仪,包括扫描圆环、围设在所述扫描圆环外侧的c形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c形臂两端的两个力矩电机,所述c形臂的中部固定连接至所述伸缩立柱的另一端上;

7、所述扫描圆环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转子和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并围设在所述转子外侧的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空腔,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相连通,两个所述力矩电机的驱动轴分别穿过所述外壳以固定连接至所述定子,并用于驱动所述定子绕两个所述驱动轴的轴线转动,两个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共线并经过所述扫描圆环的中点;

8、以及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扫描仪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的头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手术室外并连接室外风机,所述进风管道的尾端通过第一风筒与所述外壳相连通,所述出风管道的尾端依次通过第二风筒和弯管连通至所述定子;

9、所述散热组件被配置为在两个所述室外风机的作用下,产生自所述进风管道进入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一风筒、所述空腔、所述转子、所述定子、所述弯管、所述第二风筒后,通过所述出风管道流出的气流。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筒、所述第二风筒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力矩电机的驱动轴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筒、所述第二风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风筒、所述第二风筒分别与对应所述驱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12、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头端对称布置在所述伸缩立柱的两侧并延伸至所述手术室外,所述进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尾端对称收容在所述c形臂内;

13、所述进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头端上分别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可于高度方向上伸长或缩短。

14、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包括相对且间隔布置的两个环形板、连接两个所述环形板内缘的内环体、若干沿周向等间距设置在两个所述环形板之间的叶片、贯通所述环形板的若干第一进风孔和贯通所述内环体的若干第二进风孔;

15、所述叶片自靠近所述内环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内环体的一端朝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气流在所述定子内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有过风通道,所述叶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环形板的环宽,以使若干所述过风通道之间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一进风孔、若干所述第二进风孔分别连通所述空腔与所述过风通道。

16、进一步地,所述定子上设置有球管和高压发生器,若干所述第一进风孔靠近所述球管、所述高压发生器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包括半包围壳体和形成在所述半包围壳体内的腔体,所述弯管连接至所述半包围壳体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半包围壳体连接两个所述环形板的外缘,以与所述转子配合形成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环设在所述转子外侧,且沿所述气流在所述定子内的流动方向,所述气流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加。

18、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与所述半包围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

19、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压传感器、两个所述室外风机信号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检测所述外壳内的气压,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两个所述室外风机的启停和工作强度。

20、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的头端分别设置有过滤器。

2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申请提供的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采用了循环散热设计,通过进风管道、出风管道和两个室外风机的作用,形成气流循环,使得设备内部的热量能够更快速地排出,从而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进而可以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保持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因为散热不良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影响扫描效果。

23、同时,通过进风管道、出风管道、第一风筒、第二风筒、弯管和两个室外风机的配合,与定子、转子和外壳配合形成气流流通路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室外,可避免设备内部的灰尘进入手术室,且可避免气流引起手术室内的空气的局部乱流,进而保证手术室内的洁净度。

24、此外,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室外,有效的减少了对过滤棉的依赖,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设置在手术室的吊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筒、所述第二风筒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力矩电机的驱动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筒、所述第二风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风筒、所述第二风筒分别与对应所述驱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头端对称布置在所述伸缩立柱的两侧并延伸至所述手术室外,所述进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尾端对称收容在所述c形臂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相对且间隔布置的两个环形板、连接两个所述环形板内缘的内环体、若干沿周向等间距设置在两个所述环形板之间的叶片、贯通所述环形板的若干第一进风孔和贯通所述内环体的若干第二进风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设置有球管和高压发生器,若干所述第一进风孔靠近所述球管、所述高压发生器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半包围壳体和形成在所述半包围壳体内的腔体,所述弯管连接至所述半包围壳体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半包围壳体连接两个所述环形板的外缘,以与所述转子配合形成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环设在所述转子外侧,且沿所述气流在所述定子内的流动方向,所述气流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与所述半包围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压传感器、两个所述室外风机信号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检测所述外壳内的气压,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两个所述室外风机的启停和工作强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的头端分别设置有过滤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循环散热悬吊式术中CT扫描设备包括:顶板;伸缩立柱;扫描仪,包括扫描圆环、C形臂及两个力矩电机;扫描圆环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转子和定子,定子与外壳之间具有空腔并与转子连通,两个力矩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至定子;散热组件,包括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的头端延伸至手术室外并连接室外风机,进风管道的尾端通过第一风筒与外壳连通,出风管道的尾端通过第二风筒和弯管连通至定子;散热组件在两个室外风机的作用下,产生自进风管道进入并依次流经第一风筒、空腔、转子、定子、弯管、第二风筒后,通过出风管道流出的气流。本申请的散热效果好,且可避免散热时对手术室内的洁净度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刘猛,杨海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08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