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污水净化,具体讲是指一种气浮污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1、气浮污水净化系统一般由气浮水池作为净化主体,絮凝剂经药剂管路随待净化的源水进入到气浮水池中,絮凝剂在气浮水池中随着旋流生成矾花。另外,加压的压缩空气经溶气罐从溶气释放器中骤然减压释出,形成大量的溶气水,溶气水附带有微小气泡,这些气泡与气浮水池中的矾花结合,源水中的污物被气泡矾花结合物所吸附而上浮,由刮泥机将上浮的污物排出,而剩下被净化得到的清水则从排水管排出。此种直接加压压缩空气得到溶气水的方式对于溶气罐的气室高度有较高的要求,而在多次使用后,其气室高度便容易达不到释出溶气水的要求而无法得到溶气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浮污水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在多次使用后,气室高度便容易达不到释出溶气水的要求而无法得到溶气水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气浮水池、源水管路、药剂管路、清水箱、溶气多节泵、射流器和溶气释放器,气浮水池内设有药剂腔室和净化腔室,源水管路连接药剂腔室进口,药剂管路一端连接源水管路,源水管路上串联有第一水泵,药剂腔室连通净化腔室,清水箱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溶气多节泵进口,射流器连接溶气多节泵进口,溶气多节泵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溶气释放器,溶气释放器位于净化腔室中,净化腔室连接有污泥收集组件,净化腔室连接有排水管。
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药剂随源水进入药剂腔室并在药剂腔室中形成矾花流入到净化腔室中,射流器加压一部分空气作为动力从而把空气从溶气多节泵进口打入到溶气多节泵中,同时清水箱的水也从溶气多节泵进口进入到溶气多节泵中,水和空气在溶气多节泵转动的叶片作用下被混合形成溶气水并从溶气释放器中释出与矾花结合以净化水,净化后的水从排水管排出,污泥则被污泥收集组件收集;此种生成溶气水的方式不受限于气室高度,也不受使用次数的影响随时都能稳定地产生溶气水,不影响污水净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4、作为改进,第二管路上串联有溶气罐,溶气罐内设有多面球填料;采用此种结构,通过溶气罐的多面球填料使得溶气水的水与空气充分混合,混合更加均匀。
5、作为改进,溶气罐上端设有进口,溶气罐下端设有出口;采用此种结构,溶气水从溶气罐上端进口进入,从下端出口流出,能够与溶气罐的多面球填料充分接触,进一步使得水与空气充分混合。
6、作为改进,净化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端留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道,第一腔室连通药剂腔室,第二腔室横截面大于第一腔室,溶气释放器位于第一腔室内,污泥收集组件连接第二腔室;采用此种结构,溶气释放器将溶气水在第一腔室中释出,并且经通道流入到第二腔室,同时将污泥收集组件设置在了第二腔室处,由于第二腔室的横截面大于第一腔室,因此,第二腔室中的水流流速减慢,防止气泡矾花结合物被水流冲刷,使得气泡矾花结合物在水中缓慢移动,进而能够更加充分地将污物吸附,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7、作为改进,污泥收集组件包括污泥箱、污泥腔和刮泥机,污泥腔位于第二腔室的远离第一腔室的一侧,污泥腔顶端连通第二腔室顶端,第二腔室上且远离第一腔室的一侧顶端设置刮泥机,污泥箱位于污泥腔下方,污泥腔底端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污泥箱;采用此种结构,利用刮泥机将污泥从第二腔室的远离第一腔室一侧刮出,有利于污泥与清水分离,并且实现污泥的统一收集。
8、作为改进,污泥收集组件包括污泥箱和若干第一控制阀,污泥箱位于第二腔室下方,第二腔室底端通过若干第四管路连接污泥箱,每个第四管路上均串联有一个用于控制第四管路通断的第一控制阀;采用此种结构,部分密度较大的污泥容易在第二腔室中沉降,打开第一控制阀后,底部的污泥在水的压力作用下流入到污泥箱中。
9、作为改进,第二腔室底端包括若干锥底,每个锥底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每个锥底底端均通过第四管路连接污泥箱;采用此种结构,锥形的锥底更有利于底部污泥的收集和排出,清污效果更好。
10、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沥水箱,污泥箱底端设有若干通孔,沥水箱位于污泥箱下方,沥水箱通过第五管路连接药剂腔室的进口,第五管路上串联有第二水泵;采用此种结构,被收集到污泥箱中的污泥的水经通孔流入到沥水箱中,沥水箱中的水经第五管路和第二水泵回流至药剂腔室中做进一步地净化,减少水源的浪费。
11、作为改进,药剂腔室底端通过第六管路连接污泥箱,第六管路上串联有用于控制第六管路通断的第二控制阀;采用此种结构,药剂腔室中的矾花生成以后容易吸附一部分的污物并在药剂腔室中沉降,打开第二控制阀后,污泥在水的压力作用下进入到污泥箱中被收集。
12、作为改进,清水箱通过管式布水器连接净化腔室;采用此种结构,利用管式布水器将部分清水回流至清水箱中用于源源不断地生成溶气水。
1.一种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水池(1)、源水管路(2)、药剂管路(3)、清水箱(4)、溶气多节泵(5)、射流器(6)和溶气释放器(7),所述气浮水池(1)内设有药剂腔室(100)和净化腔室(101),所述源水管路(2)连接所述药剂腔室(100)进口,所述药剂管路(3)一端连接所述源水管路(2),所述源水管路(2)上串联有第一水泵(8),所述药剂腔室(100)连通所述净化腔室(101),所述清水箱(4)通过第一管路(9)连接所述溶气多节泵(5)进口,所述射流器(6)连接所述溶气多节泵(5)进口,所述溶气多节泵(5)出口通过第二管路(10)连接所述溶气释放器(7),所述溶气释放器(7)位于所述净化腔室(101)中,所述净化腔室(101)连接有污泥收集组件(11),所述净化腔室(101)连接有排水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10)上串联有溶气罐(13),所述溶气罐(13)内设有多面球填料(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罐(13)上端设有进口,所述溶气罐(13)下端设有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室(101)包括第一腔室(15)和第二腔室(16),所述第一腔室(15)和所述第二腔室(16)之间设有隔板(17),所述隔板(17)上端留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5)和所述第二腔室(16)的通道(18),所述第一腔室(15)连通所述药剂腔室(100),所述第二腔室(16)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腔室(15),所述溶气释放器(7)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5)内,所述污泥收集组件(11)连接所述第二腔室(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收集组件(11)包括污泥箱(111)、污泥腔(112)和刮泥机(113),所述污泥腔(112)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6)的远离所述第一腔室(15)的一侧,所述污泥腔(112)顶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6)顶端,所述第二腔室(16)上且远离所述第一腔室(15)的一侧顶端设置所述刮泥机(113),所述污泥箱(111)位于所述污泥腔(112)下方,所述污泥腔(112)底端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所述污泥箱(1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收集组件(11)包括污泥箱(111)和若干第一控制阀(114),所述污泥箱(111)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6)下方,所述第二腔室(16)底端通过若干第四管路(19)连接所述污泥箱(111),每个所述第四管路(19)上均串联有一个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路(19)通断的所述第一控制阀(1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16)底端包括若干锥底(20),每个所述锥底(20)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每个所述锥底(20)底端均通过所述第四管路(19)连接所述污泥箱(111)。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沥水箱(21),所述污泥箱(111)底端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沥水箱(21)位于所述污泥箱(111)下方,所述沥水箱(21)通过第五管路(22)连接所述药剂腔室(100)的进口,所述第五管路(22)上串联有第二水泵(23)。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腔室(100)底端通过第六管路(24)连接所述污泥箱(111),所述第六管路(24)上串联有用于控制所述第六管路(24)通断的第二控制阀(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4)通过管式布水器(26)连接所述净化腔室(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