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消费类终端设备的类型越来越多,在实现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的同时,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终端设备作为以数据处理能力为核心能力发展起来的设备,多样的数据传输方式是终端设备丰富的功能在数据传输维度的基础。在具体数据传输中,大体可以分为广播传输和点对点传输,终端设备作为个人属性较强的设备,通常都是以点对点传输作为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而点对点传输实现的前提是设备间的连接。一种点对点传输的具体方式是终端设备间通过蓝牙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即两个终端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之后进行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的传输。
3、现有建立蓝牙连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户操作进入蓝牙连接的设置界面,手动触发蓝牙模块发现周围的其它终端设备以蓝牙广播的形式提供的设备标识,用户从设备标识列表中选择一个设备标识作为连接目标发起连接请求,在对方同意之后建立蓝牙连接。第二种是在终端设备中集成专用于连接的信息标签(例如nfc标签),两个终端设备中在靠近时因为感应到信息标签而弹出应用菜单,选择对应的连接应用识别信息标签中携带的连接信息从而实现快速连接。对现有建立蓝牙连接的两种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都需要多次和双方操作才能建立连接,现有技术实现蓝牙连接的用户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实现蓝牙连接的用户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设置有磁吸组件、磁力计和蓝牙模块;设备连接方法,包括:
3、实时获取磁力计检测到的磁场数据;
4、基于预设的磁场变化模型对磁场数据进行匹配,磁场变化模型用于表征终端设备与外部磁体发生触碰行为时,磁吸组件产生的基础磁场的磁力变化;
5、确认磁场数据满足磁场变化模型时,控制蓝牙模块广播连接信息,连接信息携带有自身的设备标识;
6、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广播的连接信息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中携带的设备标识,控制蓝牙模块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7、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连接请求建立蓝牙连接。
8、其中,磁场变化模型包括磁场变化的次数。
9、其中,磁场变化的次数为至少2次,磁场变化模型还包括磁场变化的最大时间间隔。
10、其中,磁场变化的次数为2次或3次。
11、其中,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连接请求建立蓝牙连接,包括:
12、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一个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与一个其它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13、其中,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连接请求建立蓝牙连接,包括:
14、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多个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显示待连接设备清单;
15、根据通过待连接设备清单接收到的确认指令,确认目标终端设备;
16、根据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与目标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17、其中,基于预设的磁场变化模型对磁场数据进行匹配,包括:
18、对磁场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磁场数据中的变化点数据;
19、根据终端设备当前环境的磁场强度,对变化点数据进行去基线处理,得到波动数据;
20、对波动数据进行数据编码,得到目标匹配数据;
21、将目标匹配数据与预设的磁场变化模型进行匹配。
22、其中,对磁场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磁场数据中的变化点数据,包括:
23、对磁场数据进行滤波,去除磁场数据中的异常点;
24、对去除异常点之后的磁场数据进行排序和差分操作,获得磁场数据中的变化点数据。
25、其中,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广播的连接信息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中携带的设备标识,控制蓝牙模块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26、连接请求发送冲突时,间隔预设范围内的随机时长后再次发送连接请求。
27、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连接装置,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设置有磁吸组件、磁力计和蓝牙模块;设备连接装置,包括:
28、磁场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磁力计检测到的磁场数据;
29、数据模型匹配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磁场变化模型对磁场数据进行匹配,磁场变化模型用于表征终端设备与外部磁体发生触碰行为时,磁吸组件产生的基础磁场的磁力变化;
30、连接信息广播单元,用于确认磁场数据满足磁场变化模型时,控制蓝牙模块广播连接信息,连接信息携带有自身的设备标识;
31、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广播的连接信息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中携带的设备标识,控制蓝牙模块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32、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连接请求建立蓝牙连接。
33、其中,磁场变化模型包括磁场变化的次数。
34、其中,磁场变化的次数为至少2次,磁场变化模型还包括磁场变化的最大时间间隔。
35、其中,磁场变化的次数为2次或3次。
36、其中,连接建立单元,包括:
37、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一个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与一个其它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38、其中,连接建立单元,包括:
39、清单显示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多个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显示待连接设备清单;
40、目标确认模块,用于根据通过待连接设备清单接收到的确认指令,确认目标终端设备;
41、第二连接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与目标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42、其中,数据模型匹配单元,包括:
43、预处理模块,用于对磁场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磁场数据中的变化点数据;
44、基线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当前环境的磁场强度,对变化点数据进行去基线处理,得到波动数据;
45、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对波动数据进行数据编码,得到目标匹配数据;
46、数据匹配模块,用于将目标匹配数据与预设的磁场变化模型进行匹配。
47、其中,预处理模块,包括:
48、异常滤波子模块,用于对磁场数据进行滤波,去除磁场数据中的异常点;
49、排序差分子模块,用于对去除异常点之后的磁场数据进行排序和差分操作,获得磁场数据中的变化点数据。
50、其中,连接请求发送单元,包括:
51、补充发送模块,用于连接请求发送冲突时,间隔预设范围内的随机时长后再次发送连接请求。
52、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53、磁吸组件、磁力计和蓝牙模块;
5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与磁力计和蓝牙模块相连;
55、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56、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的设备连接方法。
57、其中,终端设备为电子手表。
58、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的设备连接方法。
5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中,终端设备设置有磁吸组件、磁力计和蓝牙模块;设备连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磁力计检测到的磁场数据;基于预设的磁场变化模型对磁场数据进行匹配,磁场变化模型用于表征终端设备与外部磁体发生触碰行为时,磁吸组件产生的基础磁场的磁力变化;确认磁场数据满足磁场变化模型时,控制蓝牙模块广播连接信息,连接信息携带有自身的设备标识;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广播的连接信息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中携带的设备标识,控制蓝牙模块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连接请求建立蓝牙连接。通过利用终端设备中本身配置的磁力计,检测本身配置的磁吸组件形成的基础磁场的磁场数据,确认是否发生与同类型设备发生触碰行为时相同的磁力变化,如果发生相同的磁力变化,则可以认为需要与同类型设备基于触碰建立连接,连接过程直接控制蓝牙模块自动完成,用户无需进入设置界面或应用页面进行手动操作,简化了蓝牙连接过程中的用户操作,提高了蓝牙连接速度。
1.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磁吸组件、磁力计和蓝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变化模型包括磁场变化的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变化的次数为至少2次,所述磁场变化模型还包括磁场变化的最大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变化的次数为2次或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建立蓝牙连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建立蓝牙连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磁场变化模型对所述磁场数据进行匹配,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磁场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所述磁场数据中的变化点数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广播的连接信息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中携带的设备标识,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10.一种设备连接装置,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磁吸组件、磁力计和蓝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连接装置,包括: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电子手表。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