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智能家电,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用户通常开启空调器以将室内温度维持在舒适的范围内(20-25℃),在室内外温差较小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春秋季节使用空调器时,室内温度比较容易达到设定温度。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情况下,压缩机停机,在室内温度升高之后重新启动压缩机使空调器制冷。这样会导致室内温度的波动较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2、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制冷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制冷运行后,检测空调在运行过程中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和实际蒸发温度;在室内温度满足预设条件后,根据当前检测到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确定室内热负荷的瞬时能力需求,根据瞬时能力需求确定目标蒸发温度,并基于目标蒸发温度和实际蒸发温度确定空调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动作周期;控制压缩机以运行频率运行若干动作周期后,若此时实际蒸发温度未达到目标蒸发温度,则返回执行根据当前检测到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确定室内热负荷的瞬时能力需求的步骤,直至空调满足预设停止条件。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相关技术根据室内外温差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合理度,减小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能够使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更加合理,进一步减小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
3、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制冷情况,包括: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计算室内外温差;在室内外温差大于第一温差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室内的输入热负荷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4、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的输入热负荷根据辐射照度确定。
5、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室内的输入热负荷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在i≤i1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降频至第一频率f1;或,在i1<i<i2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降频至第二频率f2;或,在i≥i2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降频至第三频率f3;其中,i为输入热负荷,i1为第一输入热负荷阈值,i2为第二输入热负荷阈值,i1<i2;f1<f2<f3。
6、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冷凝器,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整冷凝器的冷媒流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整冷凝器的冷媒流路,包括:在压缩机运行第一频率的情况下,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n1个;或,在压缩机运行第二频率的情况下,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m1个;或,在压缩机运行第三频率的情况下,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b个;其中,0<n1<m1<b,且n1、m1和b均为整数。
8、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第三换热支路、第四换热支路和第五换热支路;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分液元件,构造有进液口,且连通第一换热支路的进液端和第二换热支路的进液端;第二分液元件,连通第四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五换热支路的进液端;三通阀,包括与第三换热支路连通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分液元件连通的第二端口和与第二分液元件连通的第三端口;第三分液元件,连通第一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二换热支路的出液端;第四分液元件,连通第三换热支路的第二端、第四换热支路的进液端和第三分液元件的出液口;第五分液元件,连通第五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四分液元件;第一旁通管路,连通第四分液元件和第五分液元件;第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旁通管路;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n1个,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导通,并,断开三通阀的全部端口。
9、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m1个,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导通,并,将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导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b个,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断开,并,将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导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室内的输入热负荷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室内温度;根据室内温度调节压缩机的运行。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温度调节压缩机的运行,包括:在δt>t1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升频;或,在t3<δt<t2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降频;或,在δt<t3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停机;其中,δt=tin-ts,tin为室内温度,ts为设定温度,t1为第二温差阈值,t2为第三温差阈值,t3为第四温差阈值,t3<t2<0<t1。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t3<δt<t2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降频,包括:在压缩机运行第一频率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停机;或,在压缩机运行第二频率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降频至第一频率;或,在压缩机运行第三频率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降频至第二频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t3<δt<t2的情况下,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整冷媒流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整冷媒流路,包括:在压缩机运行于第一频率的情况下,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n2个;在压缩机运行于第二频率的情况下,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m2个;其中,0<n2<m2,且n2和m2均为整数。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空调器还包括:上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冷凝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第三换热支路、第四换热支路和第五换热支路;第一分液元件,构造有进液口,且连通第一换热支路的进液端和第二换热支路的进液端;第二分液元件,连通第四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五换热支路的进液端;三通阀,包括与第三换热支路连通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分液元件连通的第二端口和与第二分液元件连通的第三端口;第三分液元件,连通第一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二换热支路的出液端;第四分液元件,连通第三换热支路的第二端、第四换热支路的进液端和第三分液元件的出液口;第五分液元件,连通第五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四分液元件;第一旁通管路,连通第四分液元件和第五分液元件;和,第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旁通管路。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2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且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根据室内的输入热负荷调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而不是直接关停压缩机。这样,就能够避免压缩机的频繁启停,并且能够减小由于压缩机停机而导致的室内温度的波动。同时,相比于相关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基于室内外温差和室内的输入热负荷两个参数控制压缩机降频,能够使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更加合理,更利于减小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
22、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制冷情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室内的输入热负荷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整冷凝器的冷媒流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凝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第三换热支路、第四换热支路和第五换热支路;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分液元件,构造有进液口,且连通第一换热支路的进液端和第二换热支路的进液端;第二分液元件,连通第四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五换热支路的进液端;三通阀,包括与第三换热支路连通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分液元件连通的第二端口和与第二分液元件连通的第三端口;第三分液元件,连通第一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二换热支路的出液端;第四分液元件,连通第三换热支路的第二端、第四换热支路的进液端和第三分液元件的出液口;第五分液元件,连通第五换热支路的出液端和第四分液元件;第一旁通管路,连通第四分液元件和第五分液元件;第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旁通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m1个,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冷媒流路所包括的换热支路调整为b个,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室内的输入热负荷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
9.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0.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11.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