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及双层拉幅定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xiaoxiao5天前  16


本技术涉及定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及双层拉幅定型设备。


背景技术:

1、拉幅烘燥定型工艺技术是纺织印染后整理工艺使用最为广泛的整理技术。其适用于梭织面料、针织面料、非织造物、无纺布、毛皮与皮革、复合面料等各种类型面料拉幅烘燥定型工艺。面料在漂染、印花等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变得径向伸长,纬向收缩,幅宽不匀和纬斜等织物尺寸稳定性等问题。需经过拉幅、烘干、定型的整理得到纠正。拉幅、烘燥、定型是在拉幅机中,将含有一定湿度的棉藤、丝、毛织物以及某种吸湿化纤的幅宽控制规定的尺寸,并加以烘燥、消除内应力,调整面料的状态,使面料幅宽整齐划一,尺寸稳定。

2、公开号cn110725090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及系统,在该现有技术中由两组上下布置且由分隔板隔离的定型机组成,单组定型机通过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热量,在风机的作用下,将热量从燃烧室通过风室、固定壳传送至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喷出热风对纺织物进行拉幅定型,两组定型机叠加在一起实现对两组纺织物分别拉幅定型的目的。

3、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拉幅定型装置,为实现对两组纺织物实现双层拉幅定型,需要用到两组独立的定型机,两组定型机属于两个独立的系统,两组定型机双层叠加在一起进而增加了空间资源的占用,并存在燃烧器产生的热量被分散在较大的由定型机的箱体所围合形成的体积中,从而存在热量利用率低及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内部设置分隔板,导致装置内部热量分布不均匀。

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及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及双层拉幅定型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定型装置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尤其是为了实现缩减装置整体的竖向高度,使该双层复式定型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空间资源的占用并减少能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包括:具备风室的壳体,轴向配置于所述壳体的风机单元,沿所述壳体轴线对称设置并连通所述风室的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以及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机构与所述第二出气机构之间并连通所述风室的热风机构;

3、所述风机单元抽吸所述热风机构内的热气体进入所述风室并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气机构包括:沿竖向上下布置的第一出气管组与第二出气管组;所述第二出气机构包括:沿竖向上下布置的第三出气管组与第四出气管组;

5、所述第一出气管组、所述第二出气管组、所述第三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均包含多个沿横向排布的出气管,沿竖向相对的出气管内侧壁均被构造出多个出气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被构造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的第一子管组与第三子管组,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的第二子管组与第四子管组;

7、所述第一子管组、所述第二子管组、所述第三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均包含多个与所述出气管相对应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导风口形成可拆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室包括:供所述风室内热气体流向所述第一子管组的第一风道,供所述风室内热气体流向所述第二子管组的第二风道,以及供所述风室内热气体流向所述第三子管组的第三风道,以及供所述风室内热气体流向所述第四子管组的第四风道;

9、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四风道内部沿所述风室横长方向均设置调节风阀,以调节分别送入所述第一子管组、所述第二子管组、所述第三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的热气体风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风阀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风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调节送入所述第一风道的热气体风量的第一调节板,形成于所述第二风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调节送入所述第二风道的热气体风量的第二调节板,形成于所述第三风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调节送入所述第三风道的热气体风量的第三调节板,以及形成于所述第四风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调节送入所述第四风道的热气体风量的第四调节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燃烧室,于所述燃烧室内形成热气体的加热源,以及连通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壳体的热风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风室的涡轮,配置于所述壳体反向于所述热风机构一侧外壁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轴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入所述风室以连接所述涡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设形成于所述风室的引风筒,所述引风筒连通所述热风管以将热气体引导至所述涡轮。

14、基于相同发明思想,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包括:箱体,至少一轴向配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如上述任一项发明创造所揭示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内设于所述箱体并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之间以对面料进行拉幅的第一调幅机构,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之间以对面料进行拉幅的第二调幅机构。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包含至少两个双层复式定型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均沿所述壳体纵向侧壁拼接;

16、所述热风机构连通水平设置的至少两个壳体,与所述热风管连接水平设置的两个壳体相互隔离;

17、所述热风管被构造出多个连通所述风室的热风分配管,或者,所述热风管被构造出多个连通所述风室的热风分配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通过一组热风机构产生热气体,再通过风机单元将热风机构产生的热气体分别送入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以使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能够同时分别对两层面料实现复式烘干定型,该双层复式定型装置整体缩减了竖向高度,从而使该双层复式定型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空间资源的占用,并且该双层复式定型装置通过一组热风机构能够对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提供热气体,进一步地减少了能耗,降低了对面料实现复式烘干定型的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两组上下布置且由分隔板隔离的定型机组成的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存在的空间占用大、能耗较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机构包括:沿竖向上下布置的第一出气管组与第二出气管组,所述第二出气机构包括:沿竖向上下布置的第三出气管组与第四出气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被构造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的第一子管组与第三子管组,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的第二子管组与第四子管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包括:供所述风室内热气体流向所述第一子管组的第一风道,供所述风室内热气体流向所述第二子管组的第二风道,以及供所述风室内热气体流向所述第三子管组的第三风道,以及供所述风室内热气体流向所述第四子管组的第四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风阀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风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调节送入所述第一风道的热气体风量的第一调节板,形成于所述第二风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调节送入所述第二风道的热气体风量的第二调节板,形成于所述第三风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调节送入所述第三风道的热气体风量的第三调节板,以及形成于所述第四风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调节送入所述第四风道的热气体风量的第四调节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燃烧室,于所述燃烧室内形成热气体的加热源,以及连通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壳体的热风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风室的涡轮,配置于所述壳体反向于所述热风机构一侧外壁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轴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入所述风室以连接所述涡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形成于所述风室的引风筒,所述引风筒连通所述热风管以将热气体引导至所述涡轮。

9.一种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至少一轴向配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内设于所述箱体并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之间以对面料进行拉幅的第一调幅机构,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之间以对面料进行拉幅的第二调幅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包含至少两个双层复式定型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均沿所述壳体纵向侧壁拼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及双层拉幅定型设备,该双层复式定型装置包括:具备风室的壳体,轴向配置于所述壳体的风机单元,沿所述壳体轴线对称设置并连通所述风室的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以及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机构与所述第二出气机构之间并连通所述风室的热风机构;所述风机单元抽吸所述热风机构内的热气体进入所述风室并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通过本申请,实现缩减装置整体的竖向高度,使该双层复式定型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空间资源的占用并减少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华振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信谊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7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