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xiaoxiao7天前  12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已经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率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影响较大。

2、然而,在生成过程中因为材料、生成工艺等原因极易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色差或亮度差异的不良现象(即mura现象),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3、液晶显示面板、驱动部件和控制组件;

4、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封胶框,所述封胶框能够将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空间划分为:分布在所述显示区内的第一腔体和分布在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用于容置液晶,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互连通;

5、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6、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驱动部件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组件被配置为:在接收到调整指令后,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所述液晶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流动。

7、可选的,所述封胶框包括:第一胶框和第二胶框,所述第一胶框环绕分布在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第二胶框位于所述第一胶框背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胶框与所述第一胶框连接;

8、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为所述第一胶框所围成的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为分布在所述第二胶框和所述第一胶框之间的腔体。

9、可选的,所述第二胶框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一胶框的外围;或者,所述第二胶框分布在所述第一胶框的至少一侧。

10、可选的,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域,当所述第二胶框分布在所述第一胶框的至少一侧时,所述第二胶框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中设置所述绑定区域的一侧。

11、可选的,所述第二胶框为具有弹性的胶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胶框背离所述第一胶框一侧的挤压部;

12、所述控制组件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调整指令后,控制所述挤压部向所述第二胶框施加压力,以控制所述液晶由所述第二腔体向所述第一腔体流动;控制所述挤压部减小向所述第二胶框施加的压力,以控制所述液晶由所述第一腔体向所述第二腔体流动。

13、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胶框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微纳流通道;

14、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调整指令后,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加载不同的电压,以使所述液晶在所述微纳流通道内流动。

15、可选的,所述阵列基板具有多个像素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多个所述像素电极中的至少部分像素电极复用。

16、可选的,所述封胶框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通道;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具有设置在所述通道的开口处的盖板,且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17、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调整指令后,通过所述开关元件带动所述盖板移动,以使所述盖板与所述通道的开口错开;在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所述液晶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流动后,通过所述开关元件带动所述盖板移动,以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通道的开口。

18、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中任一给出的显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9、在接收到所述调整指令后,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驱动部件,以使所述驱动部件控制所述液晶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流动。

20、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液晶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流动时的流量;

21、基于所述液晶的流量,确定调整系数;

22、基于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对应的demura补偿数据,以及所述调整系数,生成新的demura补偿数据。

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4、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驱动部件和控制组件。通过在显示装置中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设置封胶框以及驱动部件,且封胶框中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能够用于容置液晶。这样,当用户观察到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出现不良现象(mura现象)时,用户可以向显示装置触发不良现象的调整指令信号。在控制组件接收到这个调整指令后,控制组件可以通过控制驱动部件工作,以控制液晶在封胶框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流动。使得分布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的第一腔体中的液晶量能够得到调整(即针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行定向调整),进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呈现的显示效果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0)、驱动部件(200)和控制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框(103)包括:第一胶框(103a)和第二胶框(103b),所述第一胶框(103a)环绕分布在所述显示区(a1)的外围,所述第二胶框(103b)位于所述第一胶框(103a)背离所述显示区(a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胶框(103b)与所述第一胶框(103a)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框(103b)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一胶框(103a)的外围;或者,所述第二胶框(103b)分布在所述第一胶框(103a)的至少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a2)包括绑定区域(a21),当所述第二胶框(103b)分布在所述第一胶框(103a)的至少一侧时,所述第二胶框(103b)位于所述非显示区(a2)中设置所述绑定区域(a2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框(103b)为具有弹性的胶框;所述驱动部件(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胶框(103b)背离所述第一胶框(103a)一侧的挤压部(201);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体(a1)内的第一电极(20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腔体(a2)内的第二电极(203);所述第一胶框(103a)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a1)和所述第二腔体(a2)的微纳流通道(c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101)具有多个像素电极,所述第一电极(202)与多个所述像素电极中的至少部分像素电极复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框(103)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a1)和所述第二腔体(a2)的通道(b1);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体(a1)和/或所述第二腔体(a2)内的开关元件(400),所述开关元件(400)具有设置在所述通道(b1)的开口处的盖板(401),且所述开关元件(400)与所述控制组件(300)电连接;

9.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驱动部件和控制组件。通过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设置封胶框以及驱动部件,且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能够用于容置液晶。这样,当用户观察到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出现不良现象(Mura现象)时,用户可以向显示装置触发不良现象的调整指令。在控制组件接收到这个调整指令后,控制组件通过控制驱动部件工作,以控制液晶在封胶框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流动。使得分布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的第一腔体中的液晶量能够得到调整(即针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行定向调整),进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呈现的显示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周飞龙,栾兆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