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天前  8


本技术涉及搅拌混合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


背景技术:

1、适用于悬浮液、乳化液的聚合釜,其搅拌罐体的高径比通常达到2.1至3.9,因此,对于大内径大容量的搅拌罐体而言,其高度较高,业内一般将该种聚合釜设计为高架式。

2、如图1所示,cn 215917023 u中公开了一种高架式陶瓷色料搅拌罐,包括高架平台1和搅拌罐2,搅拌罐2的外壁上安装有挂耳3,搅拌罐2通过挂耳3固定于高架平台1上,所述搅拌罐2上部设有粉料进口4和液体进口7,所述搅拌罐2的顶部设有电机5,电机5与搅拌罐2内的搅拌轴6传动连接,搅拌轴6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双面分散盘8、多层搅拌桨9和锚框式搅拌杆10,搅拌罐2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与纳米研磨机15的进料口连接,纳米研磨机15的出料口与搅拌罐2的上部连接,在所述搅拌罐2外设有夹套,所述搅拌罐2外壁和夹套之间形成冷却腔11,在所述冷却腔11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导流圈12。所述的搅拌罐2的底部设有循环出料口14,循环出料口14经循环泵16与搅拌罐2上部连接。

3、该种高架式搅拌罐,其通过挂耳3固定于高架平台1上,需要把挂耳焊接于搅拌罐的外周侧壁上,由于搅拌罐的外周侧壁是圆筒状,而且需要尽量把各挂耳控制在同一水平高度,焊接时难度较大,实际上是很难把各挂耳精准地控制在同一水平高度,焊接挂耳3之后,也意味着该款搅拌罐相对高架平台1的安装高度已固定,不便灵活调整;还有,其电机安装于搅拌盖上,重量都加在搅拌罐2上,整体重量依赖挂耳3与高架平台1的固定连接处承受,容易产生振动,实际使用时,考虑到平稳及承重,通常还需要在搅拌罐的底部加上底架来对搅拌罐起支承作用,结构设计受局限且较复杂。

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通过将罐体的顶端设计成环形凸边,利用环形凸边与台板上的垫块达成定位,解决传统技术中罐体的圆筒周侧壁表面焊接挂耳的方式存在的种种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包括有高架台和安装于所述高架台上的罐体;所述高架台包括有台板,所述台板上预留有贯通所述台板的上、下端的通孔,所述罐体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罐体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以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4、所述罐体包括有罐主体和顶盖,所述罐主体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罐主体包括有底壁和圆筒周侧壁,所述底壁连接于所述圆筒周侧壁的底端以围构形成混合腔,所述圆筒周侧壁的顶端往外沿周向延伸有环形凸边,所述顶盖遮盖于所述混合腔的顶部;所述台板上围绕所述通孔的外围沿周向间距式安装有若干垫块,所述垫块之朝向所述通孔中心侧的侧面为弧形定位面,所述环形凸边的底端抵于所述垫块的顶部,所述弧形定位面抵于所述圆筒周侧壁。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块包括有弧形块和安装框体,所述安装框体包括有一安装底板、两支撑侧板以及一连接板,所述支撑侧板沿周向间距设置且其下端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底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两所述支撑侧板的内侧端,所述弧形块的外侧面焊接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弧形定位面设置于所述弧形块的内侧面,所述安装底板连接于所述台板上。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板焊接固定于所述台板上。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板螺丝锁固于所述台板上。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的周缘搭设于所述圆筒周侧壁的顶端以及所述环形凸边的顶端。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包括有固定盖体和开合盖体,所述固定盖体相对所述台板位置固定且遮盖所述混合腔的顶部大半圆区域,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盖体上,所述开合盖体的内端铰接于所述固定盖体的内端,所述开合盖体的外端可上下翻转以遮盖或打开所述混合腔的顶部小半圆区域。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盖体的底部焊接有防护支撑架,所述防护支撑架延伸至所述开合盖体的下方,使得所述防护支撑架隔离于所述开合盖体与所述混合腔的顶部小半圆区域之间。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块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上下间距布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贯通所述连接板的内、外侧面;所述连接孔可选择性地正对任一所述的调节孔设置,并通过螺丝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及相应的所述调节孔。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弧形块的顶部往外侧水平延伸形成有加宽部,所述加宽部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顶板与所述加宽部之间可选择性地垫设有调节片。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罐主体的顶端设计成环形凸边,利用环形凸边与台板上的垫块达成挂设定位,相比传统技术中在罐体的圆筒周侧壁表面焊接挂耳的方式而言,罐体的结构更加简单,解决焊接时各挂耳控制在同一水平高度难度大的问题,而且,通过垫块调节高度,可以吸收台板顶部的水平度公差,确保罐主体安装后,其环形凸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使得罐主体的对中性更好,有利于提高对搅拌混合质量的可控性,以及,垫块安装于台板上,安装方便,对于不同应用需求而言,可以选配不同的垫块,以获得相应的罐体安装高度。

14、以及,固定盖体、开合盖体以及电机的安装结构,均不会对所述罐主体造成额外过多加重,罐主体通过环形凸边足够支承罐主体及内部乳液的重量,在实际应用时,可灵活选择在罐主体的底部不配置底架(例如下方空间较紧凑时)。

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包括有高架台和安装于所述高架台上的罐体;所述高架台包括有台板,所述台板上预留有贯通所述台板的上、下端的通孔,所述罐体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罐体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以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有弧形块和安装框体,所述安装框体包括有一安装底板、两支撑侧板以及一连接板,所述支撑侧板沿周向间距设置且其下端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底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两所述支撑侧板的内侧端,所述弧形块的外侧面焊接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弧形定位面设置于所述弧形块的内侧面,所述安装底板连接于所述台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焊接固定于所述台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螺丝锁固于所述台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周缘搭设于所述圆筒周侧壁的顶端以及所述环形凸边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有固定盖体和开合盖体,所述固定盖体相对所述台板位置固定且遮盖所述混合腔的顶部大半圆区域,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盖体上,所述开合盖体的内端铰接于所述固定盖体的内端,所述开合盖体的外端可上下翻转以遮盖或打开所述混合腔的顶部小半圆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体的底部焊接有防护支撑架,所述防护支撑架延伸至所述开合盖体的下方,使得所述防护支撑架隔离于所述开合盖体与所述混合腔的顶部小半圆区域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块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上下间距布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贯通所述连接板的内、外侧面;所述连接孔可选择性地正对任一所述的调节孔设置,并通过螺丝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及相应的所述调节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弧形块的顶部往外侧水平延伸形成有加宽部,所述加宽部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顶板与所述加宽部之间可选择性地垫设有调节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高架式乳液聚合釜,包括高架台和安装于高架台上的罐体;高架台包括台板,台板上预留有贯通台板的通孔,罐体穿过通孔,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罐体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以驱动搅拌轴;罐体包括底壁、圆筒周侧壁以及顶盖,底壁连接于圆筒周侧壁的底端以围构形成混合腔,圆筒周侧壁的顶端往外周向延伸有环形凸边,顶盖遮盖于混合腔的顶部;台板上围绕通孔的外围沿周向间距式安装有若干垫块,垫块之朝向通孔中心侧的侧面为弧形定位面,环形凸边的底端抵于垫块的顶部,弧形定位面抵于圆筒周侧壁。通过将罐主体的顶端设计成环形凸边,利用环形凸边与台板上的垫块达成定位,解决传统技术中罐体的圆筒周侧壁表面焊接挂耳的方式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科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8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