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涂装方法及树脂成形件。
背景技术:
1、例如,机动车所具备的内装板、外装板等各种板通过利用空气压来在基材的表面喷射涂装液后将涂装液进行烧结等而形成。然而,在利用空气压来在表面喷射涂装液的情况下,难以至少抑制涂装液的浪费而实现能量的效率化。另外,由于将喷射到表面的涂装液进行烧结,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变多。
2、于是,近年来,为了对能量的效率化、二氧化碳的排出量降低做出贡献,研究了通过喷墨方式来进行向基材的涂装。用于机动车的各种板的基材例如通过注塑成形等成形。然而,在通过现有的喷墨方式来向基材涂装含有光辉性颜料(金属片:metal plate)的涂料的情况下,在喷墨的喷嘴堵塞光辉性颜料,不能对基材进行期望的金属涂装。另外,现有的喷墨用的涂料对摩擦、紫外线等的耐性低,从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尤其是不具有应对外装板的功能。因此,难以将现有的喷墨用的涂料用作机动车的各种板这样的要求紫外线耐性、耐损伤性的基材的涂料。
3、此外,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透明的树脂基材的背面层叠金属光泽油墨层的树脂成形件。金属光泽油墨层含有热塑性树脂粘结剂和光辉性颜料。根据该树脂成形件,在基材的背面层叠金属光泽油墨层,由此认为能够在基材的表面未露出金属光泽油墨层的状态下实施金属涂装。
4、【在先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1-2253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专利文献1的树脂成形件将含有热塑性树脂粘结剂和光辉性颜料的金属光泽油墨层层叠于树脂基材的背面。因而,光辉性颜料分散于热塑性树脂粘结剂内,因此难以控制光辉性颜料在金属光泽油墨层内的位置。因此,关于以往技术,难以赋予树脂成形件期望的光泽感。
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有助于能量的效率化、二氧化碳的排出量降低的基础上赋予树脂成形件期望的光泽感的涂装方法及树脂成形件。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采用了以下的方案。
6、(1)本公开的一方案所涉及的涂装方法对具有成为外观面的表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表面12b)、且具有光透射性的基底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树脂基材12及第一固定层14)进行金属涂装,其中,所述涂装方法具备:第一颜料配置工序,在所述基底构件中的朝向与所述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背面14a)设定的第一配置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背面14a)上配置第一光辉性颜料(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辉性颜料17);以及涂膜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一配置面上涂布包含着色成分的涂料而在所述第一光辉性颜料之上形成涂膜层(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涂膜层18)。
7、根据本方案,向树脂基材的背面实施金属涂装,因此能够通过树脂基材来保护涂装部分免受摩擦、紫外线等的侵扰。由此,能够使树脂成形件的耐久性提高。因此,例如能够使用现有的喷墨用的着色涂料来涂布涂膜层。因而,例如在喷涂后,不需要将涂装液进行烧结等。由此,能够有助于能量的效率化、二氧化碳的排出量降低。而且,树脂成形件通过在透明的树脂基材的背面形成树脂基材、第一光辉性颜料及涂膜层,树脂基材能够兼发挥作为透亮(clear)层的功能。因而,树脂成形件不需要形成透亮层。由此,能够更良好地有助于能量的效率化。
8、在此基础上,在本方案中,在第一颜料配置工序中,在第一配置面上配置第一光辉性颜料,由此与第一光辉性颜料分散于粘结剂内的情况相比,较容易控制第一光辉性颜料在树脂基材的背面上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一光辉性颜料均匀或者以期望的密度配置期望的区域,因此能够对树脂成形件赋予期望的光泽感。
9、(2)在上述(1)的方案所涉及的涂装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光辉性颜料具备平坦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面17a),该平坦面具有光泽,在所述第一颜料配置工序中,使所述平坦面朝向所述第一配置面上而配置所述第一光辉性颜料。
10、根据本方案,使具有光泽的平坦面朝向树脂基材的第一配置面,由此容易赋予均匀的光泽感。
11、(3)在上述(2)的方案所涉及的涂装方法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颜料配置工序与所述涂膜层形成工序之间具有在所述第一配置面上用辊(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辊24)来扫描的扫描工序。
12、根据本方案,在第一配置面上用辊来扫描,由此能够在使第一光辉性颜料的平坦面朝向了树脂基材的状态下,在第一配置面上使第一光辉性颜料高精度地整齐排列。由此,容易赋予期望的光泽感。
13、(4)在上述(1)至(3)的任一方案所涉及的涂装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颜料配置工序之前具备基底构件形成工序,在该基底构件形成工序中,在具有光透射性、且形成有所述表面的树脂基材(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树脂基材12)的朝向与所述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涂布固定用树脂而形成第一固定层(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固定层14),由此形成所述基底构件,在所述第一颜料配置工序中,在所述基底构件的所述第一固定层设定的所述第一配置面上配置所述第一光辉性颜料。
14、根据本方案,将第一光辉性颜料配置于在第一固定层设定的第一配置面上,由此能够在基底构件的背面上使第一光辉性颜料容易固定。
15、(5)在上述(1)至(4)的任一方案所涉及的涂装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颜料配置工序与所述涂膜层形成工序之间具备第二固定层形成工序和第二颜料配置工序,在该第二固定层形成工序中,以覆盖所述第一光辉性颜料的方式涂布固定用树脂而形成第二固定层(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固定层112),在该第二颜料配置工序中,在所述第二固定层中的朝向与所述第一配置面相同的方向的第二配置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背面112a)上配置第二光辉性颜料(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光辉性颜料115),所述涂膜层形成工序隔着所述第二固定层在所述第一光辉性颜料上以覆盖所述第二光辉性颜料的方式涂布所述涂料。
16、根据本方案,从树脂基材的表面侧观察时在树脂基材的背面(里侧)侧,第一光辉性颜料和第二光辉性颜料在树脂成形件的厚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由此,能够赋予树脂成形件存在纵深的光泽感。
17、(6)在上述(1)至(5)的任一方案所涉及的涂装方法中,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膜层形成工序使用喷墨方式来涂布所述涂料。
18、根据本方案,与通过空气压等来涂布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在第一颜料配置工序中配置了的第一光辉性颜料被空气压等吹飞。由此,能够维持高精度地配置有第一光辉性颜料的状态,能够赋予期望的光泽感。
19、另外,与例如进行喷涂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在涂装后将涂装液进行烧结等。由此,能够有助于能量的效率化、二氧化碳的排出量降低。
20、(7)本公开的一方案所涉及的树脂成形件具备:基底构件,其具有成为外观面的表面,且具有光透射性;第一光辉层,其通过在所述背面设定的第一配置面上配置第一光辉性颜料而成;以及涂膜层,其形成在所述第一光辉层之上且包含着色成分、且以包含着色成分的涂料覆盖所述第一光辉层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光辉性颜料具有第一平坦面,该第一平坦面具有光泽,所述第一光辉层以所述第一平坦面朝向所述第一配置面的状态形成。
21、(8)在上述(7)的方案所涉及的树脂成形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底构件具备:树脂基材,其具有光透射性且形成有所述表面;以及固定用树脂,其形成于所述树脂基材的朝向与所述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
22、(9)在上述(7)或(8)的方案所涉及的树脂成形件中,优选的是,所述树脂成形件具备第二光辉层,该第二光辉层在所述第一光辉层与所述涂膜层之间设定,并且通过在朝向与所述第一配置面相同的方向的第二配置面上配置第二光辉性颜料而成,所述第二光辉性颜料具有第二平坦面,该第二平坦面具有光泽,所述第二光辉层以所述第二平坦面朝向所述第二配置面的状态形成。
23、发明效果
24、根据本公开的方案,能够在有助于能量的效率化、二氧化碳的排出量降低的基础上赋予树脂成形件期望的光泽感。
1.一种涂装方法,其对具有成为外观面的表面、且具有光透射性的基底构件进行金属涂装,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装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方法,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装方法,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7.一种树脂成形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成形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树脂成形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