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物中的结构柱在长期使用、受到外力破坏、建筑结构改造等情况下需要进行加固,用于提升结构柱的承载能力。目前,常规的结构柱加固方式包括外包钢板或纤维、以及柱体的混凝土置换,外包钢板或纤维的方式仅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柱的承载能力,对于承载力相差较大即需要显著提升结构柱的承载力时,外包形式的加固强度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若对结构柱进行高强度混凝土柱的置换,需要对结构柱周边梁板从上到下全部楼层进行回顶加固,费用较高,施工周期长且措施费用投入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柱外包加固形式无法满足大承载力要求和置换高强度结构柱成本高、工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柱外包加固形式无法满足大承载力要求和置换高强度结构柱成本高、工期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包括加腋结构、支撑立柱、连接横杆和千斤顶;两组加腋结构分别固定安装在结构柱上,且两组加腋结构分别位于低强度置换段的上方和下方,支撑立柱的下端向下贯穿楼板并固定连接在位于下方的一组加腋结构上,支撑立柱的上端延伸至位于上方的一组加腋结构的下方;若干根支撑立柱周向均布在结构柱的外侧,相邻两根支撑立柱之间横向连接有连接横杆;每根支撑立柱的顶部均设有千斤顶,千斤顶的顶升端顶紧在位于上方的加腋结构的底面上。
4、所述的支撑立柱上可拆卸式设有连接环,连接横杆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立柱的连接环上,使若干根支撑立柱形成一个整体。
5、所述的位于上方的加腋结构的顶部贴合在本楼层的结构梁的底面上,位于下方的加腋结构贴合在下一楼层的结构梁的底面上。
6、所述的加腋结构呈环形结构,使加腋结构匹配抱合在结构柱上并通过若干个化学锚栓经第一钢垫板固定。
7、所述的楼板上形成有若干个贯穿孔,贯穿孔的孔径大于支撑立柱的直径,使支撑立柱通过贯穿孔贯穿楼板。
8、所述的千斤顶的顶升端与位于上方的加腋结构之间设有第二钢垫板。
9、所述的支撑立柱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加腋结构之间设有第三钢垫板,第三钢垫板通过若干个地脚螺栓与加腋结构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10、所述的第三钢垫板呈环形结构,第三钢垫板的内圈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第三钢垫板上间隔设有若干块加强肋。
11、所述的若干块加强肋沿第三钢垫板的径向设置,且若干块加强肋与若干个地脚螺栓间隔设置,若干个地脚螺栓沿第三钢垫板的中间环线设置。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支撑立柱和千斤顶,通过千斤顶施加荷载,使支撑立柱在结构柱四周形成稳定的受力转换体系,即可快速进行低强度置换段的高强度混凝土置换,相比传统的外包加固形式,可显著提高结构柱的承载能力,相比传统的回顶加固并置换混凝土,可显著降低成本、施工风险和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和效率,降本增效。
14、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加腋结构,加腋结构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在结构柱上,满足受力转换体系的抗剪力要求,加腋结构同时顶紧在低强度置换段上下方的结构梁上,形成整体的上下托换结构,使加腋结构与既有结构整体性受力,保证将既有结构柱承受荷载全部转换。
1.一种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加腋结构(1)、支撑立柱(9)、连接横杆(10)和千斤顶(11);两组加腋结构(1)分别固定安装在结构柱(2)上,且两组加腋结构(1)分别位于低强度置换段(14)的上方和下方,支撑立柱(9)的下端向下贯穿楼板(7)并固定连接在位于下方的一组加腋结构(1)上,支撑立柱(9)的上端延伸至位于上方的一组加腋结构(1)的下方;若干根支撑立柱(9)周向均布在结构柱(2)的外侧,相邻两根支撑立柱(9)之间横向连接有连接横杆(10);每根支撑立柱(9)的顶部均设有千斤顶(11),千斤顶(11)的顶升端顶紧在位于上方的加腋结构(1)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立柱(9)上可拆卸式设有连接环(13),连接横杆(10)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立柱(9)的连接环(13)上,使若干根支撑立柱(9)形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位于上方的加腋结构(1)的顶部贴合在本楼层的结构梁的底面上,位于下方的加腋结构(1)贴合在下一楼层的结构梁(6)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加腋结构(1)呈环形结构,使加腋结构(1)匹配抱合在结构柱(2)上并通过若干个化学锚栓(3)经第一钢垫板(4)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楼板(7)上形成有若干个贯穿孔(8),贯穿孔(8)的孔径大于支撑立柱(9)的直径,使支撑立柱(9)通过贯穿孔(8)贯穿楼板(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千斤顶(11)的顶升端与位于上方的加腋结构(1)之间设有第二钢垫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立柱(9)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加腋结构(1)之间设有第三钢垫板(15),第三钢垫板(15)通过若干个地脚螺栓(5)与加腋结构(1)与支撑立柱(9)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钢垫板(15)呈环形结构,第三钢垫板(15)的内圈与支撑立柱(9)固定连接,第三钢垫板(15)上间隔设有若干块加强肋(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柱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块加强肋(16)沿第三钢垫板(15)的径向设置,且若干块加强肋(16)与若干个地脚螺栓(5)间隔设置,若干个地脚螺栓(5)沿第三钢垫板(15)的中间环线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