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座椅底盘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功能大角度底盘。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座椅这类常用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使用舒适性上;该座椅的使用场景很多,特别是在办公室中,人们工作中的所有时间几乎都与座椅一同度过;传统的座椅的结构功能单一,该座椅的座板、靠背一般为一体化设计,该靠背与座板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使得用户的背部靠近靠背时的舒适性不佳;而且,市面也有一些座椅结构,其靠背与座板也是一体式设计,该靠背自身能够受力形变并受力离开后又能弹性变形复位,从而提高用户的背部靠近靠背时的舒适性,但是其靠背损坏需要将整个靠背与座板一起更换,甚至将整个座椅更换,成本高。
2、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座椅,其座椅的座板与靠背为分体式设计,利用座椅底盘将座板、靠背连接,该底盘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靠背倾仰度的调节模块,以实现靠背的倾仰调节使用,从而提高用户靠背时的体验效果;但是,现有的座椅底盘结构设计欠佳,该靠背的倾仰调节角度小,并且,靠背在角度调节后,该靠背为固定式设置,使得用户将背部靠近靠背时的感觉不佳,在久坐不起时,背部的不适感会越来越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实用性欠佳,适用范围小。
3、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功能大角度底盘,其利用椅背架的位移并用锁块与相应档位槽的配合,以实现靠背大角度的调节固定,配合连接座的位移以调节弹性件的压缩程度,从而调节靠背与用户背部支撑力度,提高了用户靠背时的体验感,同时,滑轨的设置,保证了靠背角度调节的稳定性,适用范围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全功能大角度底盘,包括有底板及设置于底板上的尾板、座板、调节组件;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安装板、侧板、蜗轮、蜗杆、锁止件、弹性件、连接座,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并左右间距式布置,所述底板设置于两个侧板的下端后段位置,所述侧板的下端前段位置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斜面,所述安装板设置于两个侧板的斜面上,所述蜗杆可转动式设置于两个侧板的前段位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齿合,所述连接座可活动式连接于蜗轮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连接座、底板上,所述锁止件的一端可转动式设置于安装板上并位于连接座的侧旁,所述锁止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块,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轴向间距布置的档位槽,所述锁块受限于任一档位槽上;所述尾板具有两个椅背架和一个转轴,两个椅背架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板的外侧,两个侧板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为弧形结构,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板的滑轨与两个椅背架相连接,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椅背架连接。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块可左右伸缩式设置于锁止件上,所述锁块的一端受限于档位槽上,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锁块在锁止件上位移的第一操作组件。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操作组件包括有第一联动件和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一端连接于锁块,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操作部。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蜗轮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与螺纹孔匹配连接,所述连接座随螺杆的转动在安装板上前后往复移动。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以上并左右间距式布置。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有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弹簧,所述第一杆体的后端连接于底板,所述第二杆体的前端连接于连接座,所述第一杆体具有前端开口的活动槽,所述第二杆体的后端伸入活动槽内,所述弹簧设置于活动槽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活动槽的内端面、第二杆体的后端。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降装置和升降控制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驱动连接于底板,所述升降控制装置设置于底板上并位于调节组件的后方,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有安装座、转动件和触发开关,所述安装座、触发开关前后间距式布置于底板上,所述触发开关连接于升降装置,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式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与触发开关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触发开关的上端,所述转动件连接有用于控制转动件在安装座上转动的第二操作组件,所述转动件随第二操作组件的控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接触部与触发开关接触。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各部件的设计,利用椅背架的位移并用锁块与相应档位槽的配合,以实现靠背大角度的调节固定,配合连接座的位移以调节弹性件的压缩程度,从而调节靠背与用户背部支撑力度,提高了用户靠背时的体验感,同时,滑轨的设置,有利于椅背架的调节流畅性,保证了靠背角度调节的稳定性,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11、以及,弹性件两个以上的设置,保证了靠背的支撑力度使用,从而提高了用户靠背时的体验效果,可用性佳,同时,升降机构的设置,利用第二操作组件控制转动件接触触发开关,从而控制升降装置带动产品升降,实现了产品的多功能使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1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一种全功能大角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及设置于底板上的尾板、座板、调节组件;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安装板、侧板、蜗轮、蜗杆、锁止件、弹性件、连接座,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并左右间距式布置,所述底板设置于两个侧板的下端后段位置,所述侧板的下端前段位置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斜面,所述安装板设置于两个侧板的斜面上,所述蜗杆可转动式设置于两个侧板的前段位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齿合,所述连接座可活动式连接于蜗轮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连接座、底板上,所述锁止件的一端可转动式设置于安装板上并位于连接座的侧旁,所述锁止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块,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轴向间距布置的档位槽,所述锁块受限于任一档位槽上;所述尾板具有两个椅背架和一个转轴,两个椅背架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板的外侧,两个侧板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为弧形结构,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板的滑轨与两个椅背架相连接,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椅背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大角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可左右伸缩式设置于锁止件上,所述锁块的一端受限于档位槽上,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锁块在锁止件上位移的第一操作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功能大角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组件包括有第一联动件和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一端连接于锁块,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操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大角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与螺纹孔匹配连接,所述连接座随螺杆的转动在安装板上前后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大角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以上并左右间距式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大角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有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弹簧,所述第一杆体的后端连接于底板,所述第二杆体的前端连接于连接座,所述第一杆体具有前端开口的活动槽,所述第二杆体的后端伸入活动槽内,所述弹簧设置于活动槽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活动槽的内端面、第二杆体的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