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及其加装部件,具体来说,涉及皮卡车货厢上盖的改进。
背景技术:
1、皮卡车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货箱侧板与驾驶室连为一体的轻型载货汽车。它是前面像轿车,后面带货箱的客货两用汽车。其功能优势在于,首先,它兼具家用车和商用车的双重特性(客货两用),具有显著的单位和家庭工具车特征,其次,它构造多样化从而满足了更广泛的需求(双门或四门、长货厢或短货厢、两驱或四驱、汽油或柴油发动机)。
2、但是现有的皮卡车后箱平盖,拼装繁琐、内部空间小、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具备安装便携与窗门开启方便的优点,进而解决了拼装繁琐、内部空间小、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具备安装便携与窗门开启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包括上盖主体,所述上盖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皮卡车且对称设置的安装扣,所述上盖主体设置有侧窗与尾门,两组所述侧窗均铰接在上盖主体的左右两侧,尾门铰接在上盖主体的后侧,所述上盖主体的顶部铰接有置物架,所述侧窗、尾门与上盖主体之间安装有液压支撑杆,所述侧窗与尾门的拐角处设置有脚踏座,所述脚踏座包括固定块与脚踏板,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盖主体上,脚踏板折叠连接在固定块上,远离尾门一侧设置有透明窗口。
6、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强筋,数组加强筋平行支撑在上盖主体的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扣的数量至少为四组,四组安装扣对应设置在上盖主体的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侧窗与尾门设置有锁扣,两组锁扣分别对应安装在侧窗和尾门的下方。
9、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为“日”字形架体,且架体上设置有数组捆绑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支撑杆的数量为四组,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侧窗与尾门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上盖主体相连接。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内置螺栓将上盖主体的内部对称设置的安装扣与皮卡加固连接,主体设置有侧窗与尾门,形成三开门,相比传统的皮卡尾箱通风透气效果更佳,可增加采光效果,通过绳索跨穿置物架上捆绑孔将不同尺寸的行李进行固定,两组锁扣分别对应安装在侧窗和尾门的下方。从而使侧窗与尾门在上盖主体上更加稳固,不易发生脱钩的情况,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侧窗与尾门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上盖主体相连接。使用户进行物品拿取时开启侧窗或尾门更加便捷。
1.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包括上盖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皮卡车且对称设置的安装扣(2),所述上盖主体(1)设置有侧窗(3)与尾门(4),两组所述侧窗(3)均铰接在上盖主体(1)的左右两侧,尾门(4)铰接在上盖主体(1)的后侧,所述上盖主体(1)的顶部铰接有置物架(5),所述侧窗(3)、尾门(4)与上盖主体(1)之间安装有液压支撑杆(6),所述侧窗(3)与尾门(4)的拐角处设置有脚踏座(7),所述脚踏座(7)包括固定块(71)与脚踏板(72),所述固定块(7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盖主体(1)上,脚踏板(72)折叠连接在固定块(71)上,远离尾门(4)一侧设置有透明窗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强筋(11),数组加强筋(11)平行支撑在上盖主体(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扣(2)的数量至少为四组,四组安装扣(2)对应设置在上盖主体(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窗(3)与尾门(4)设置有锁扣(9),两组锁扣(9)分别对应安装在侧窗(3)和尾门(4)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5)为“日”字形架体,且架体上设置有数组捆绑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卡车货厢专用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撑杆(6)的数量为四组,支撑杆(6)的一端安装在侧窗(3)与尾门(4)上,支撑杆(6)的另一端与上盖主体(1)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