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4月前  52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具体是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


背景技术:

1、变频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现有的变频器主要包括有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部的控制板、单管组件和电容组件等,其中,单管组件包括有驱动板、固定连接于驱动板上的单管和与单管相固定连接的散热器,电容组件包括有电容板和固定连接于电容板上的电容。

2、变频器的壳体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上壳体、下壳体和底板。上壳体、下壳体和底板通常需要独立开模,并以此制作而成,成本较高;组装时,往往采用螺丝等紧固件实现上壳体、下壳体和底板的连接,操作十分的不便。

3、此外,通常会在壳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散热孔,在其另一侧侧壁上安装风扇,将控制板、单管组件和电容组件等设置在形成于散热孔与风扇之间的通风通道中,以此来有利于散热。由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工作环境中的灰尘、油污等会随着进入壳体内的气流而被带至线路板上,从而对线路板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所采用的上、下壳体相扣合后即可卡接在一起,完成紧配组装,以降低成本,便于组装;并且,在不影响单管和电容这些较大元器件散热的基础上,使得控制板、驱动板和电容板均避开通风通道,以避免被灰尘、油污等污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包括有上壳体、下壳体、控制板、单管组件和电容组件,所述的单管组件包括有驱动板、固定连接于驱动板上的单管和与单管相固定连接的散热器,所述电容组件包括有电容板和固定连接于电容板上的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扣合于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相卡接,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散热孔,下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开口并安装有风扇网,在下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通风通道,所述的单管和电容分别倒置于所述通风通道中,所述散热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底面。

4、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体连接的卡扣,所述的上壳体扣合于下壳体上后,所述卡扣卡接于相对应的所述卡槽中。

5、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风通道在所述散热孔和风扇网的内侧分别对应设有电容容置腔和风扇容置腔,下通风通道的中部设有单管容置腔。

6、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容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容容置腔的外侧顶面上,所述电容向下延伸并倒置于所述的电容容置腔中。

7、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器包括有冂形主体和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若干个散热翅片分别一体连接于所述冂形主体的横向部分的内侧面,在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的散热通道沿所述通风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8、进一步的,所述单管容置腔的底面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体连接的隔板,两侧的所述隔板均沿所述单管容置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冂形主体的两侧竖向部分分别对应贴靠于两侧的所述隔板的内侧。

9、进一步的,所述冂形主体的两侧竖向部分的底端均向内折弯并形成折弯部,所述的折弯部和下壳体的底面上均设有对应相通的螺孔,有螺丝自外向内旋入相对应的所述螺孔中,将所述的散热器固定于所述单管容置腔的内侧底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扣合后即可卡接在一起,以此完成紧配组装,既无需单独开模制作底座,降低了成本,又无需采用螺丝等紧固件实现连接,便于组装。

12、2、本实用新型在下壳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散热孔和风扇网,以此在下壳体的内部形成通风通道,将控制板安装于上壳体的内部,将单管和电容分别倒置于通风通道中,在不影响单管和电容这些较大元器件散热的基础上,使得控制板、驱动板和电容板均避开通风通道,避免了被灰尘、油污等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包括有上壳体、下壳体、控制板、单管组件和电容组件,所述的单管组件包括有驱动板、固定连接于驱动板上的单管和与单管相固定连接的散热器,所述电容组件包括有电容板和固定连接于电容板上的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扣合于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相卡接,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散热孔,下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开口并安装有风扇网,在下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通风通道,所述的单管和电容分别倒置于所述通风通道中,所述散热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体连接的卡扣,所述的上壳体扣合于下壳体上后,所述卡扣卡接于相对应的所述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通道在所述散热孔和风扇网的内侧分别对应设有电容容置腔和风扇容置腔,下通风通道的中部设有单管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容容置腔的外侧顶面上,所述电容向下延伸并倒置于所述的电容容置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包括有冂形主体和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若干个散热翅片分别一体连接于所述冂形主体的横向部分的内侧面,在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的散热通道沿所述通风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容置腔的底面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体连接的隔板,两侧的所述隔板均沿所述单管容置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冂形主体的两侧竖向部分分别对应贴靠于两侧的所述隔板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冂形主体的两侧竖向部分的底端均向内折弯并形成折弯部,所述的折弯部和下壳体的底面上均设有对应相通的螺孔,有螺丝自外向内旋入相对应的所述螺孔中,将所述的散热器固定于所述单管容置腔的内侧底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变频器结构,包括有上、下壳体、控制板、单管组件和电容组件,单管组件包括有驱动板、单管和散热器,电容组件包括有电容板和电容,上壳体扣合于下壳体上,并与下壳体相卡接,控制板安装于上壳体的内部,下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散热孔,下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开口并安装有风扇网,在下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通风通道,单管和电容分别倒置于通风通道中,散热器固定安装于下壳体的内侧底面。本技术的上、下壳体相扣合后即可卡接在一起,完成紧配组装,既降低了成本,又便于组装;并且,在不影响单管和电容这些较大元器件散热的基础上,使得控制板、驱动板和电容板均避开通风通道,避免了被灰尘、油污等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梁富生,张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海尚变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3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