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2天前  14


本技术涉及可视化管理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1、bim一般指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在其bim进度管理中通常采用可视化管理面板进行进度的智能化管理。

2、现有的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面板通常采用智能显示屏实现bim的进度管理,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方便携带、也不方便调节展示的角度。

3、因此需要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包括可视化智能面板,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的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支杆组件,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顶面的前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左右两侧的下方设置有转轴,所述下底板顶面的后侧边缘处开设有插槽,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拉带,所述下底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拉带;

4、所述伸缩支杆组件包括设置在凹槽内部上侧的设置有上套板,所述上套板内部的下侧套接有下滑动板,所述上套板的外侧设置有螺栓,所述下滑动板的外侧面并且与螺栓对应均匀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下滑动板的下端连接有插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套板与凹槽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转轴与限位板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滑动板与上套板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栓贯穿上套板,并且螺栓与上套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栓与螺纹槽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插板的外形结构为凹形结构设计,并且插板与下滑动板的连接方式为滑动式插拔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限位板、转轴能够方便可视化智能面板与下底板进行转动折叠,设置的伸缩支杆组件、插槽能够从后方对可视化智能面板进行支撑,从而能够方便可视化智能面板展示倾斜角度的调节,并且设置的第一拉带、第二拉带能够在可视化智能面板、下底板折叠到一起后,方便装置整体的携带,综上设计,进而能够增大装置整体的便携性、展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包括可视化智能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1)的背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支杆组件(3),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1)的下方设置有下底板(4),所述下底板(4)顶面的前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限位板(5),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1)左右两侧的下方设置有转轴(6),所述下底板(4)顶面的后侧边缘处开设有插槽(7),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拉带(8),所述下底板(4)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拉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板(301)与凹槽(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与限位板(5)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动板(302)与上套板(30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03)贯穿上套板(301),并且螺栓(303)与上套板(30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03)与螺纹槽(30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05)的外形结构为凹形结构设计,并且插板(305)与下滑动板(30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式插拔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可视化管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BIM进度管理用可视化管理装置,包括可视化智能面板,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的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支杆组件,所述可视化智能面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顶面的前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限位板,通过设置的限位板、转轴能够方便可视化智能面板与下底板进行转动折叠,设置的伸缩支杆组件、插槽能够从后方对可视化智能面板进行支撑,从而能够方便可视化智能面板展示倾斜角度的调节,并且设置的第一拉带、第二拉带能够在可视化智能面板、下底板折叠到一起后,方便装置整体的携带,综上设计,进而能够增大装置整体的便携性、展示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菁,安宗礼,侯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3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