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电梯井道脚手架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
背景技术:
1、在电梯井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梯井道脚手架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传统的电梯井道脚手架的基础做法一般采用落地或者型钢搁置的悬挑钢梁形式,如公告号为cn207484935u的中国实用新型文件公开的一种剪力墙电梯井可调式操作平台。具体来说,通过呈倒三角的操作平台在楼板或者钢梁上立脚手管,并通过在楼层位置设置拉结来维持脚手高度方向的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常自上而下采用满搭设形式。因此,从安全承载角度考虑,上述方式搭设而成的脚手管高度一般需要控制在25m以内。
2、因此,传统的电梯井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必然存在以下三个弊端:
3、1、电梯井脚手架的架体利用效率低,搭建费时费力且成本高,这是由于井道脚手架形式类似于落地脚手架,因此需要从底部的操作平台一直往上搭设,从而导致租用的搭设材料较多,安装和拆卸均需要花费大量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搭设过程相对复杂麻烦且危险系数较高。
4、2、电梯井脚手架的使用率低,因为在实际结构施工阶段中,电梯井脚手架仅顶部两框使用率较高,底部更多为闲置状态,这无疑增加了施工成本和浪费,而且受制于人员操作面的原因,即脚手架上供施工人员站立和工作的平面,电梯井脚手架的搭建均滞后于实际施工生产层。
5、3、在承载和效率方面存在安全风险,由于脚手高度方向的稳定是通过在楼层位置设置拉结来维持,脚手管高度受到承载能力限制,并且一旦拉结失效,整个脚手架有可能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涉及常规房建施工中电梯井道内的脚手架的搭设的一种便捷做法,也可适用于其他常规3m左右留洞防护架的施工。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电梯井脚手架使用效率低、周转差等问题,大幅提高电梯井位置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并且能够解决电梯井脚手滞后施工操作层的问题,加强了电梯井位置的施工安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包括三角框架;
4、所述三角框架包括若干单榀三角撑,相邻两个单榀三角撑之间设有水平连接杆,所述单榀三角撑由基底横梁、基底侧梁和竖向斜拉杆两两铰接构成,所述基底横梁上设有吊点坠板,所述竖向斜拉杆和所述水平连接杆均为伸缩调节杆;所述单榀三角撑的右侧面螺纹连接有顶撑,所述顶撑通过螺纹调节长度并顶靠于电梯井侧壁;
5、所述基底横梁左端活动连接有角钢支托,角钢支托可沿连接轴翻转;当架设固定三角框架时,所述角钢支托的横向外侧边翻转至与基底横梁的上端面在水平方向上齐平,所述角钢支托的竖向外侧边顶靠于所述基底横梁的右端面形成自锁,此时,所述角钢支托的内侧面卡设于电梯井边梁上;当起吊移动三角框架时,角钢支托的竖向外侧边翻转至与基底横梁贴合;
6、所述基底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立杆支托,所述立杆支托包括支托横板和锁边立板,所述锁边立板的上端面与支托横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锁边立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基底横板相配的固定槽,所述电梯井脚手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托横板上。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撑包括基底横梁顶撑和基底侧梁顶撑,基底侧梁顶撑靠近基底侧梁上端,所述基底横梁顶撑位于基底横梁右端。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述角钢支托通过合页铰链与基底横梁活动连接,角钢支托可通过合叶铰链翻转180°。进一步地,所述合页铰链包括两块通过铰接轴铰接的活动板,位于铰接轴两侧的合页铰链下端面分别与角钢支托的横向外侧边和基底横梁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使角钢支托可相对基底横梁翻转180°。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调节杆包括丝杆和位于丝杆两端的套管,所述套管一端设有与丝杆相配的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与丝杆活动连接,所述套管另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孔。
10、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撑包括顶撑螺杆和位于顶撑螺杆外侧端面上的顶撑板,所述顶撑板的外端面上还设有防滑垫。
11、进一步地,所述角钢支托采用大角钢构造,所述角钢的边长范围为150~175mm
1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通过正三角的设计,利用了正三角重心下沉的优势,同时利用已完成的结构维持架体的稳定性,解决了电梯井脚手架的使用效率低、周转差等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通过角钢支托的可翻折设计结合顶撑的伸缩调节,利用吊点坠板实现了整体吊升,解决了实际施工中电梯井脚手滞后施工操作层的问题,加强了电梯井位置的施工安全问题。
15、(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结构简单,拼装迅速,完成拼装后只需通过吊升即可整体移动,大幅提高电梯井位置施工进度。
1.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包括电梯井脚手架,所述电梯井脚手架由横向脚手管和纵向脚手管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包括基底横梁顶撑和基底侧梁顶撑,基底侧梁顶撑靠近基底侧梁上端,所述基底横梁顶撑位于基底横梁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支托通过合页铰链与基底横梁活动连接,角钢支托可通过合叶铰链翻转1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铰链包括两块通过铰接轴铰接的活动板,位于铰接轴两侧的合页铰链下端面分别与角钢支托的横向外侧边和基底横梁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使角钢支托可相对基底横梁翻转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杆包括丝杆和位于丝杆两端的套管,所述套管一端设有与丝杆相配的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与丝杆活动连接,所述套管另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包括顶撑螺杆和位于顶撑螺杆外侧端面上的顶撑板,所述顶撑板的外端面上还设有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脚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支托采用大角钢构造,所述角钢的边长范围为150~1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