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渔轮及钓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天前  16


本技术涉及垂钓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渔轮及钓具。


背景技术:

1、渔轮是钓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面上的渔轮基本上配备有磁力缓速机构(或者称之为磁力刹车机构)。饵在飞行的过程中,做抛物线运动,前阶段饵飞行初速度高,带动线轮高速旋转,此时需要较大的磁力介入,否则会导致乱线;后阶段饵飞行的动力势能降低,过多的刹车力介入会对饵滑行造成过多的牵引,从而减小了抛投距离,所以就需要一种自适应的缓速装置,从而提升抛投效果(距离)。

2、传统的渔轮磁力刹车机构,只能在抛投前手动调节磁石刹车组件对线轮刹车力(阻力)介入的大小,无法与线轮转速相匹配起到自适应介入刹车力(动态调节的效果)。手动调节档位偏小时,抛投放线过程中前阶段会出现乱线的情况;手动调节档位偏大时,磁力介入过大,导致抛投距离不理想。

3、专利公告号为cn220044631 u公开了自适应磁力缓速装置、渔轮及钓具,其可实现抛投放线时前阶段转速高出线稳定,后阶段转速底减小刹车力使饵的飞行受到牵引力越小从而提升抛投距离的自适应缓速效果,其技术原理是,将磁性件设置于移动环的外围表面,磁体移动组件在金属线轮的转速下自动深入或退出金属线轮的方式调节磁体移动组件旋入金属线轮内部的面积,以自动改变金属线轮切割磁体移动组件旋转时产生的磁感线的面积,从而自动调节磁体移动组件对金属线轮的阻力大小。由于市面上线杯根据线杯容线量的大小分三种,线杯容线量大小依次为,微物水滴轮、范用水滴轮、远投水滴轮,其中,微物水滴轮的内径最大,容线量最小,范用水滴轮和远投水滴轮的内径相对较小,容线量也相对较大,而专利公告号为cn220044631 u中公开的磁力缓速机构由于需要深入至线轮中才能形成磁感线面积变化,因此,该磁力缓速机构仅适合内径较大的微物水滴轮,而不合适内径较小的范用水滴轮、远投水滴轮。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微物水滴轮、范用水滴轮、远投水滴轮皆可适用的磁力缓速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渔轮及钓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包括线杯和磁力缓速机构,所述磁力缓速机构设于所述线杯的一侧,所述磁力缓速机构包括磁体移动组件、连接座和复位弹簧,所述磁体移动组件活动套设于所述连接座,所述磁体移动组件包括移动环和磁性元件,所述移动环靠近和/或者远离所述线杯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磁性元件设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连接座周向设置有螺旋槽,所述移动环设有与所述螺旋槽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螺旋槽设置的路径移动时,所述移动环相对于所述连接座做螺旋运动,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螺旋槽中,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起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磁体移动组件通过所述线杯的旋转产生磁感线,并在所述线杯的转速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线杯,以改变磁通量。

4、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移动环的内圈的侧壁上。

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环设有限位部,所述连接座周向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部置于所述限位缺口中。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缺口的间隔宽度小于所述螺旋槽的长度。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部和盖体部,所述座体部和所述盖体部组合形成有所述螺旋槽。

8、进一步地,所述座体部靠近所述盖体部的一侧设有槽形切口,所述盖体部靠近所述座体部的一侧设有弧形外凸部,所述槽形切口与所述弧形外凸部组成形成所述螺旋槽。

9、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元件为磁石或者磁铁。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手动调节机构,所述手动调节机构包括侧盖、手动刹车底座、调节旋钮、螺旋移动块、限位弹簧以及弹簧定位柱,所述手动刹车底座与所述侧盖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移动块与所述移动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螺旋移动块均套接于所述手动刹车底座上,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螺旋移动块两者的接触面均为螺旋面,所述弹簧定位柱与所述螺旋移动块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定位柱与所述螺旋移动块之间。

1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渔轮,包括渔轮主体和上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所述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与所述渔轮主体连接。

12、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钓具,包括上述的渔轮。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包括线杯和磁力缓速机构,磁力缓速机构设于线杯的一侧,磁力缓速机构包括磁体移动组件、连接座和复位弹簧,磁体移动组件活动套设于连接座,磁体移动组件包括移动环和磁性元件,移动环靠近和/或者远离线杯的一侧设有安装槽,磁性元件设于安装槽中,连接座周向设置有螺旋槽,移动环设有与螺旋槽配合的凸起;凸起沿螺旋槽设置的路径移动时,移动环相对于连接座做螺旋运动,复位弹簧设于螺旋槽中,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凸起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螺旋槽的侧壁连接;磁体移动组件通过线杯的旋转产生磁感线,并在线杯的转速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靠近或者远离线杯,以改变磁通量。通过在移动环靠近和/或者远离线杯的一侧设置用于安装磁性元件安装槽,便可利用磁体移动组件靠近或者远离线杯以调节两者间距大小的方式来改变磁体移动组件的磁通量大小,从而自动调节磁体移动组件对线杯的阻力大小,由于是采用调节间距的方式而非深入线杯的方式来调节阻力大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磁力缓速机构对微物水滴轮、范用水滴轮、远投水滴轮皆可适用。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杯和磁力缓速机构,所述磁力缓速机构设于所述线杯的一侧,所述磁力缓速机构包括磁体移动组件、连接座和复位弹簧,所述磁体移动组件活动套设于所述连接座,所述磁体移动组件包括移动环和磁性元件,所述移动环靠近和/或者远离所述线杯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磁性元件设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连接座周向设置有螺旋槽,所述移动环设有与所述螺旋槽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螺旋槽设置的路径移动时,所述移动环相对于所述连接座做螺旋运动,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螺旋槽中,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起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磁体移动组件通过所述线杯的旋转产生磁感线,并在所述线杯的转速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线杯,以改变磁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移动环的内圈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环设有限位部,所述连接座周向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部置于所述限位缺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缺口的间隔宽度小于所述螺旋槽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部和盖体部,所述座体部和所述盖体部组合形成有所述螺旋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靠近所述盖体部的一侧设有槽形切口,所述盖体部靠近所述座体部的一侧设有弧形外凸部,所述槽形切口与所述弧形外凸部组成形成所述螺旋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为磁石或者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调节机构,所述手动调节机构包括侧盖、手动刹车底座、调节旋钮、螺旋移动块、限位弹簧以及弹簧定位柱,所述手动刹车底座与所述侧盖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移动块与所述移动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螺旋移动块均套接于所述手动刹车底座上,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螺旋移动块两者的接触面均为螺旋面,所述弹簧定位柱与所述螺旋移动块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定位柱与所述螺旋移动块之间。

9.一种渔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渔轮主体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所述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与所述渔轮主体连接。

10.一种钓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渔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渔轮及钓具,渔轮自适应缓速装置包括线杯和磁力缓速机构,磁力缓速机构包括磁体移动组件、连接座和复位弹簧,磁体移动组件包括移动环和磁性元件,移动环靠近和/或者远离线杯的一侧设有安装槽,磁性元件设于安装槽中,连接座周向设置有螺旋槽,移动环设有与螺旋槽配合的凸起;凸起沿螺旋槽设置的路径移动时,移动环相对于连接座做螺旋运动,复位弹簧设于螺旋槽中,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凸起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螺旋槽的侧壁连接,磁体移动组件通过线杯的旋转产生磁感线,并在线杯的转速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靠近或者远离线杯,以改变磁通量。本技术的磁力缓速机构对微物水滴轮、范用水滴轮、远投水滴轮皆可适用。

技术研发人员:廖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豫
技术研发日:20240126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