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特种养殖业,特别是涉及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的装置及技术。
背景技术:
1、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蚯蚓的习性有六喜和六畏的特点,六喜是: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暖、喜酸甜和喜独居,六畏是:畏光、畏震、畏浸、畏盐、畏辣和畏冷热。
2、蚯蚓的益处很多: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第二蚯蚓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第三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食品和药材;第四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为蚯蚓对人类的益处特多,所以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蚯蚓的利用和养殖事业。人工养殖蚯蚓与开发利用的热潮席卷全球,我国从1980年开始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市进行试验与推广人工养殖蚯蚓,至今仍热度不减。常规蚯蚓的养殖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1)盆养、(2)箱养、(3)砖池养、(4)平地堆肥养、(5)地槽养、(6)田地养、(7)架式养(箱养的简单叠加)、(8)塑料大棚养等多种方式,养殖方法和流程日趋成熟和精细,虽然人工养殖蚯蚓历史悠久,尽管人们探索积累总结养殖蚯蚓的经验方法层出不穷,但是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3、1.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4、蚯蚓是分解者,对于人类来说,它可以分解掉人类生产的有机垃圾使其变成无机物供植物等利用,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于土壤中,与农作物和植物和谐共存,并不需要单独的领地;然而在常规蚯蚓养殖中,为了防止蚯蚓的逃逸和方便收集,往往养殖户会包下大批优质土地并搭建大棚,来单独构建蚯蚓的饲养居所,使得我国本就稀缺的田地和林地更加捉襟见肘。
5、2.占用大量人力资源:
6、目前蚯蚓养殖生产步骤:
7、选择场地→建设蚯蚓床→发酵粪料→引进蚯蚓种→提纯复壮→扩大种蚓群→循环生产目前蚯蚓养殖操作步骤:
8、发酵调制粪料→把发酵调制好的粪料装箱→放入种蚯蚓→20天分离种蚯蚓→把粪和卵块堆成堆孵化→幼蚓分条降低密度养殖→加入新粪料→保水保料→幼蚓约40天长大后分离→成蚓→利用→重复循环生产
9、在常规蚯蚓养殖中,每个生产步骤和操作步骤中几乎绝大部分都需要人工操作来完全,造成效率低下,劳作辛苦,并且过分依赖个体经验,以致最后的养殖结果良莠不齐。
10、昆虫地鳖,别名:土鳖、土元,身体扁,棕黑色,雄性有翅,雌性无翅;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松土中,怕光,昼伏夜出,常在野外老式土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逐年扩大,野生土元已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各地中药材交易市场上的价格逐年攀升,因此地鳖的人工饲养也意义非凡,地鳖和蚯蚓是两个物种,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有共性的特征和习性:
11、(1)土生土长的天性,生活环境依赖土壤;
12、(2)喜暗怕光和昼伏夜出;
13、(3)和其他昆虫比较,地鳖饲养和蚯蚓饲养过程中防止逃逸相对简单,可控性强;
14、同理,昆虫地鳖的人工饲养也没有摆脱占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困境,所以地鳖和地龙(蚯蚓的别名)的饲养可以合并思考和解决难题。
15、虽然理论上蚯蚓养殖和各类药用昆虫的养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我国养殖的这几十年中,养殖方式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改进,一些先行的养殖者始终把所有心思用在引诱别人养殖的商业思维中,采用高价售种苗和饲材、传授含金量不高的经验以及承诺高价回收并毁约等一些商业伎俩,急功近利获取短视利益,预先透支高额利润,造成后进的养殖户无法盈利甚至大量亏损,极大的挫败了养殖信心,造成了社会上的各种所谓的“养殖骗局”,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土地和人力成本过高,养殖效率低下,技术无法突破等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利用独特的装置和技术来实现立体式和机械化培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极大的提高了养殖生产力和效率。
2、本发明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下:
3、1.节约土地资源:
4、利用单个装置内多层设计的结构,以及多个装置的叠加,让饲养的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从“地下室建筑”搬入了“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立体式培殖模式,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
5、2.节省人力资源:
6、在分阶段的培殖过程中,采用各种装置和机械,各阶段均实现了机械化监控和运作的培殖模式,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
7、3.使培殖装置和技术更加程序化和同质化,适合规模化推广生产培殖饲养。
8、本发明方案的技术方法如下:
9、本发明通过工厂模块化生产制作和现场装配相结合的方式来制作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培殖装置,现场安装施工方便快捷,即装即用效率高;利用设备管线监控探测和调节培殖箱里的温度和湿度和ph值,经综合管理以达到最适宜动物和昆虫生长的各项条件;本发明通过:饲料准备、育种准备、混合装填、监控维护、收获分离和循环生产的主要步骤来实现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新技术,非常适合生产规模化的拷贝和推广。
10、本发明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发明利用独特的装置和新技术来实现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提高了培殖生产的产能和效率,具体采用工厂模块化生产制作和现场装配相结合的方式,模块化生产和现场安装施工方便快捷,即装即用效率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式培殖模式,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本发明培殖各阶段均实现机械化模式监控和操作,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本发明使培殖装置和技术更加程序化和同质化,适合规模化拷贝和推广,从而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更能获得较大收益。
1.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的装置及技术,其特征是:通过工厂模块化生产和现场装配相结合的方式来制作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培殖装置;利用设备管线监控探测和调节培殖箱里的温度和湿度和ph值,经综合管理以达到最适宜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生长的各项条件,通过饲料准备、育种准备、混合装填、监控维护、收获分离和循环生产的主要步骤来实现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新技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的装置及技术,其特征是:新建培殖箱体的尺寸、材料和强度标准参照20尺柜和40尺柜集装箱来制作生产培殖装置;或者利用淘汰废旧的集装箱来进行改装和改造制作成培殖装置;培殖箱体制作生产和利用参照标准集装箱强度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集装箱的机械装卸设备(叉车、传送装置等)来实现培殖箱的移动、翻转和叠加装配,又能机械翻转箱体解决翻土等一些日常维护工作,从而总体实现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的装置及技术,其特征是:现场装配时,春夏秋冬四季中,培殖箱四季的总图摆放位置与季风向的夹角调整成不同角度摆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的装置及技术,其特征是:利用集装箱的叉车来实现培殖箱底顶的翻转,实现整箱翻土,各层的培殖基土上原本就留有一定暴露在空气中的空间,经略微振动,并由于重力因素,原本缺水缺氧的底部基土便暴露翻转为上层基土,由于内部隔板的双面及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板单面均设置设备管线,经翻转后,依然能保持上补水下加温并增氧的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机械化培殖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的装置及技术,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培殖对象是:喜暗怕光和可控性防止逃逸简单的陆生环节动物和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