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固定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研加工治具。
背景技术:
1、自行车后叉是连接后轮和车架的重要部件,其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自行车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自行车后叉的制造通常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切割、弯曲、焊接、打磨、涂装等。其中,内研加工是一种常用的工序,用于在后叉的尾钩处开设内研孔,以便安装后轴和后轮。内研加工需要使用专用的内研机,将后叉固定在治具上,然后用内研刀沿内研孔的轴线旋转切削,以达到所需的内径和精度。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用于自行车后叉的内研加工治具,一般是采用螺栓或螺母等紧固件,将后叉的尾钩夹紧在治具上,然后将治具安装在内研机上进行加工。然而此种治具的紧固件操作繁琐,夹紧力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后叉的变形或损伤,而且夹紧位置不易调整,不适合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后叉;同时拆装效率低,不利于后续的组装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研加工治具,该种内研加工治具,能够快速、精确、稳定地固定待加工工件,方便内研加工和后续组装加工,提高自行车后叉的制造质量和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化结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包括固定座,顶部开设有第一半圆孔;
3、治具盖,一侧与所述固定座铰接,底部开设有第二半圆孔,所述第一半圆孔与所述第二半圆孔形成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可固定待加工工件;
4、快拆装机构,设于所述固定座一侧,并压合在所述治具盖另一侧顶面。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顶部设有l型槽,所述l型槽内设有所述治具盖。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拆装机构包括支撑件,设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治具盖一侧面;
7、两块l型板,底部与所述支撑件铰接;
8、曲柄,一侧铰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9、快拆把手,一侧与两块所述l型板的顶点铰接,中部与所述曲柄另一侧铰接;
10、压紧件,设于所述l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治具盖上方。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为螺杆,两块所述l型板之间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螺杆螺接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两块所述l型板的顶点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所述快拆把手。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治具盖的高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靠近所述治具盖顶面一侧设有橡胶块。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拆把手上设有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上设有防滑纹路。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治具盖一侧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有所述固定块。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该种内研加工治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将待加工工件的夹持端放置在第一半圆孔,再盖上治具盖,推动快拆把手,即可快速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治具上,实现待加工工件快速、精确、稳定地固定,方便内研加工和后续组装加工,提高自行车后叉的制造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螺杆与套环之间的螺接配合,可调整压紧件对治具盖的压紧力度,保证自行车后叉的加工质量。
1.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半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顶部设有l型槽(11),所述l型槽(11)内设有所述治具盖(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装机构(4)包括支撑件(41),设于所述固定座(1)远离所述治具盖(2)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45)为螺杆,两块所述l型板(42)之间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螺杆螺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l型板(42)的顶点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所述快拆把手(4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槽(11)的深度大于所述治具盖(2)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45)靠近所述治具盖(2)顶面一侧设有橡胶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把手(44)上设有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上设有防滑纹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盖(2)一侧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座(1)一侧设有转动槽(12),所述转动槽(12)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有所述固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