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二轮车充电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1、由于电动车出行极为方便舒适,尤其对于路程较近的出行电动车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目前为方便电动车的充电需求,而且室内充电危险极大,大部分小区内都建立有室外电动车充电停放区域,便于小区内的大量电动车实现统一管理。然而对于一些电动车的充电停放区域不是只供电动车充电,而且同时供电动车停放,导致一些不用充电的电动车会停放到充电插座处,充电插座被遮挡,妨碍其他电动车的充电,让需要充电的电动车车主要在挪车后进行充电,致使充电不方便。
2、中国专利文献cn214478140u公开了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包括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若干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朝向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开设有第二走线槽,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和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使插座本体能够在安装架上左右滑动,所述插座本体插接口的上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铰接有保护盖,所述安装槽的上侧壁设置为斜面部,所述安装槽的下侧壁设置为水平面部,所述安装槽的下侧壁连通有至少一个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延伸至所述插座本体下端。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充电插座被挡后需要挪车的问题,具有使用方便、防水性能好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该充电桩如果有多个插座,已经在进行充电的插座会挡住后续的插座在安装架上移动,停车棚里后续插座移动不到的空间会因无法充电而被浪费。
3、另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1786185b公开了一种适配器和轨道插座,该类设计的插座在插座行业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若将该设计使用在充电桩,虽然可以达到让使用者可以在一条充电桩上任意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充电的目的,但是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充电桩是公用物品,为了保障财产安全,插座不能设计得像对比文件一样可完全取下;另一方面,为了充电桩开发者的运营考虑,每一个插座都需要单独的控制线路来控制充电桩的通电,所以充电桩每个插座的火线都要分开与控制柜接通,这也是现有技术中二轮车充电桩的常规要求。
4、此外,中国专利文献cn113771671a公开了悬动式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主要涉及汽车充电系统领域。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停车场需要专门划分充电区域,不能有效利用停车资源的问题,有效的实现了停车场的可充电全覆盖,又有效保障了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该设计的导轨必须提前定制位置,相邻两个分支轨(即充电位)之间的位置无法进行充电,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二轮车在车棚里停放时排列紧密,每一个位置都可能会存在充电的需求,所以该对比文件的设计只适用于电动汽车而不适用于二轮车充电的环境。
5、因此,鉴于上述问题需提供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可满足用户在任意位置充电的需求,并且每一个插座都有独立的控制线路来控制充电桩的通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二轮车充电桩不能在任意位置充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包括停车棚,所述停车棚由三个水平排列的立柱一和两个水平排列的立柱二组成,两个所述立柱二位于三个立柱一的前侧,位于中间的所述立柱一的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充电桩主机,位于左右两侧中同一侧的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之间均共同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的横杆,位于中间的所述立柱一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和定位杆,所述导向杆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的上侧,两个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均设有多个移动式插座,所述导向杆和定位杆的间距大于移动式插座上下高度差的两倍,三个所述立柱一和两个立柱二的上端共同设有挡雨棚;
4、所述移动式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由前后相互对应的前置盖和后置盖组成,所述前置盖的内表面安装有插孔座,所述前置盖和后置盖的内表面上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均滑动安装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扣,两个所述滑扣均位于对应一侧的所述卡槽内;
5、所述前置盖和后置盖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四个伸缩杆,其中两个所述伸缩杆位于上侧,另外两个所述伸缩杆位于下侧,所述前置盖和后置盖之间还共同设有四个用于保证伸缩杆转动的轴承一,四个所述伸缩杆的内部均套设有拉力弹簧,四个所述拉力弹簧远离插座本体的一端均设有用于防止拉力弹簧变形的轴承二。
6、优选的,位于上侧的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下端对应伸缩杆两侧的部分均安装有多个滚珠,所述导向杆的横截面内表面轮廓与梯形块的外表面轮廓对应。
7、优选的,左右两侧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伸缩杆之间均共同设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中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过线口,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分别套设有正极线和负极线,所述正极线的起始端与前置盖的插孔座正极接通,所述负极线的起始端与前置盖的插孔座负极接通,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的末端均穿过对应一侧下方的伸缩杆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上部均固定安装有外齿圈,两个所述外齿圈的外表面均与两个齿条相适配。
8、优选的,位于下侧的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固定安装有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所述正极线的末端位于正极接触块内,所述负极线的末端位于负极接触块内,所述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均呈整体轮廓相互平行的梯形,且所述正极接触块与梯形块的轮廓垂直,且所述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均由两个通过卡扣式结构固定的外壳组成,所述正极接触块的上端对应伸缩杆两侧的部分均安装有铜弹片,所述正极线与其中一个铜弹片接通,所述负极接触块的上端对应伸缩杆两侧的部分均安装有可调式接触器,所述负极线与其中一个可调式接触器接通,且被接通的所述铜弹片和可调式接触器的位置相反,所述铜弹片和所述可调式接触器的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推力弹簧,两个所述推力弹簧的下端均设有梯形弹块,两个所述梯形弹块的外表面下部均可穿过对应的正极接触块或负极接触块。
9、优选的,所述铜弹片包括内部中空的弹片本体,所述弹片本体的上部外形呈m形,所述弹片本体的下部呈矩形,所述弹片本体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弹片本体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正极线的末端通过圆形端子和螺栓与对应的定位销安装。
10、优选的,所述可调式接触器包括整体呈t形的绝缘块,所述绝缘块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呈倒t形的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内均设有接触片,所述负极线的末端通过y形端子和螺栓与其中一个定位销安装。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横截面呈与正极接触块、负极接触块轮廓对应的梯形,且所述定位杆的梯形轮廓上表面一侧固定有多个左右贯穿的内嵌条一,所述定位杆的梯形轮廓上表面另一侧固定有左右贯穿的内嵌条二,所述充电桩主机的下端固定有分叉布置的线管,所述线管的内部均穿过有相应的零线和火线,多个所述内嵌条一的起始端均与一个单独的火线接通,所述内嵌条二的起始端与零线接通。
12、优选的,所述前置盖和后置盖的下端共同设有伸缩块一,所述前置盖和后置盖的上端共同设有伸缩块二,所述伸缩块一和伸缩块二的轮廓均呈h形,且所述伸缩块一的开口处前后宽度等于正极接触块或负极接触块的前后宽度,所述伸缩块二的开口处前后宽度等于梯形块的前后宽度。
13、优选的,当所述负极接触块整体呈竖直状态时,多个所述内嵌条一的位置与多个接触片对应,且所述负极线与同一侧的其中一个接触片接通,当正极接触块整体呈竖直状态时,所述内嵌条二的位置与铜弹片对应,且所述正极线与同一侧的铜弹片接通。
14、优选的,所述铜弹片、接触片、内嵌条一、内嵌条二的材质为黄铜,所述定位杆、正极接触块、负极接触块的材质为塑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充电桩,通过移动式插座中梯形块、正极接触块、负极接触块的设计,让使用者可手动操作将需要使用的移动式插座先移到指定的位置,再从导向杆移动到定位杆上,让后续的插座需要充电时,可移动经过正在充电的插座,并且操作方式简单,满足了用户在任意位置进行充电的需求,提高了住户生活的便捷度。
17、2、本充电桩使用时,在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转动至完全水平之后,铜弹片、接触片会分别与对应的内嵌条一、内嵌条二接触,每个移动式插座中的负极线对应的接触片不同,即每个内嵌条一与独立的一根火线接通,内嵌条二与零线接通,使用者可以在充电桩主机前进行扫码选择对应的移动式插座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了独立控制插座通电的效果,满足了开发者的运营需求。
18、3、本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伸缩块一和伸缩块二会分别对梯形块、正极接触块或负极接触块进行限位,只有对应一侧的伸缩块被压缩时,相反一侧的梯形块、正极接触块或负极接触块才可取出,使得移动式插座一定会限制在导向杆和定位杆其中一根杆内,作为公用物品可以防止移动式插座被人私自带走,提高了本充电桩插座的合理性,并保障了资产的安全性。
19、4、本充电桩,由于正极接触块、负极接触块上部两侧都分别设计了两个铜弹片或可调式接触器,所以在安装时,即使工作人员误将定位杆的左右方向装反,电工也可以通过调整正极线和负极线末端的接线位置来选择正确的接线方法,待校准之后可正常使用本充电桩,增加了安装时的容错率,且本充电桩大部分零件为组装好的成品,安装简单方便,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
1.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包括停车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棚(1)由三个水平排列的立柱一(11)和两个水平排列的立柱二(12)组成,两个所述立柱二(12)位于三个立柱一(11)的前侧,位于中间的所述立柱一(11)的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充电桩主机(2),位于左右两侧中同一侧的所述立柱一(11)和所述立柱二(12)之间均共同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的横杆,位于中间的所述立柱一(1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4)和定位杆(15),所述导向杆(14)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15)的上侧,两个所述导向杆(14)的下端均设有多个移动式插座(3),所述导向杆(14)和定位杆(15)的间距大于移动式插座(3)上下高度差的两倍,三个所述立柱一(11)和两个立柱二(12)的上端共同设有挡雨棚(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侧的两个所述伸缩杆(34)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梯形块(35),所述梯形块(35)的下端对应伸缩杆(34)两侧的部分均安装有多个滚珠(351),所述导向杆(14)的横截面内表面轮廓与梯形块(35)的外表面轮廓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伸缩杆(34)之间均共同设有连接管(37),两个所述连接管(37)的外表面中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过线口(371),两个所述连接管(37)的内部分别套设有正极线(372)和负极线(373),所述正极线(372)的起始端与前置盖(31)的插孔座正极接通,所述负极线(373)的起始端与前置盖(31)的插孔座负极接通,所述正极线(372)和负极线(373)的末端均穿过对应一侧下方的伸缩杆(34)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管(37)的外表面上部均固定安装有外齿圈(39),两个所述外齿圈(39)的外表面均与两个齿条(331)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位于下侧的两个所述伸缩杆(34)分别固定安装有正极接触块(311)和负极接触块(312),所述正极线(372)的末端位于正极接触块(311)内,所述负极线(373)的末端位于负极接触块(312)内,所述正极接触块(311)和负极接触块(312)均呈整体轮廓相互平行的梯形,且所述正极接触块(311)与梯形块(35)的轮廓垂直,且所述正极接触块(311)和负极接触块(312)均由两个通过卡扣式结构固定的外壳组成,所述正极接触块(311)的上端对应伸缩杆(34)两侧的部分均安装有铜弹片(316),所述正极线(372)与其中一个铜弹片(316)接通,所述负极接触块(312)的上端对应伸缩杆(34)两侧的部分均安装有可调式接触器(317),所述负极线(373)与其中一个可调式接触器(317)接通,且被接通的所述铜弹片(316)和可调式接触器(317)的位置相反,所述铜弹片(316)和所述可调式接触器(317)的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313),两个所述挡板(313)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推力弹簧(314),两个所述推力弹簧(314)的下端均设有梯形弹块(315),两个所述梯形弹块(315)的外表面下部均可穿过对应的正极接触块(311)或负极接触块(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弹片(316)包括内部中空的弹片本体(3161),所述弹片本体(3161)的上部外形呈m形,所述弹片本体(3161)的下部呈矩形,所述弹片本体(3161)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销(3162),所述弹片本体(3161)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163),所述正极线(372)的末端通过圆形端子和螺栓与对应的定位销(3162)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接触器(317)包括整体呈t形的绝缘块(3171),所述绝缘块(317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呈倒t形的限位槽(3173),多个所述限位槽(3173)内均设有接触片(3172),所述负极线(373)的末端通过y形端子和螺栓与其中一个定位销(3162)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5)的横截面呈与正极接触块(311)、负极接触块(312)轮廓对应的梯形,且所述定位杆(15)的梯形轮廓上表面一侧固定有多个左右贯穿的内嵌条一(16),所述定位杆(15)的梯形轮廓上表面另一侧固定有左右贯穿的内嵌条二(17),所述充电桩主机(2)的下端固定有分叉布置的线管(21),所述线管(21)的内部均穿过有相应的零线和火线,多个所述内嵌条一(16)的起始端均与一个单独的火线接通,所述内嵌条二(17)的起始端与零线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盖(31)和后置盖(32)的下端共同设有伸缩块一(36),所述前置盖(31)和后置盖(32)的上端共同设有伸缩块二(38),所述伸缩块一(36)和伸缩块二(38)的轮廓均呈h形,且所述伸缩块一(36)的开口处前后宽度等于正极接触块(311)或负极接触块(312)的前后宽度,所述伸缩块二(38)的开口处前后宽度等于梯形块(35)的前后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极接触块(312)整体呈竖直状态时,多个所述内嵌条一(16)的位置与多个接触片(3172)对应,且所述负极线(373)与同一侧的其中一个接触片(3172)接通,当正极接触块(311)整体呈竖直状态时,所述内嵌条二(17)的位置与铜弹片(316)对应,且所述正极线(372)与同一侧的铜弹片(316)接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轨道式可移动插座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弹片(316)、接触片(3172)、内嵌条一(16)、内嵌条二(17)的材质为黄铜,所述定位杆(15)、正极接触块(311)、负极接触块(312)的材质为塑料。